豫东战役:两变战术歼敌9万,刘伯承称赞,只有粟裕敢这样打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5-02-11 14:10:3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心飞扬

编辑|t

引言

1948年,解放战争打得正热乎。这时候,一个看似“不听话”的将军,却悄悄改变了战局。没错,他就是粟裕。

本来中央定下的战略是向东南挺进,可粟裕掐指一算,觉得这招不行。他大手一挥,给中央发了封“斗胆直陈”的电报,说咱们应该在中原打几个大规模歼灭战。

然而,更刺激的还在后面!战斗进行中,他先是改打开封,后又突然决定放弃这座城,改去围歼区寿年兵团。这一连串的变招,打得国民党晕头转向,最后直接歼灭了9.4万敌军。

粟裕“斗胆直陈”,硬刚中央的猛将

1948年,中原战场的硝烟未散,国共双方进入战略决战的关键阶段。毛主席原计划让解放军进行第二次战略跃进,直插东南。

但粟裕站在地图前,琢磨了整整两个月,心里直打鼓。他分析了一遍敌我态势,得出一个结论:这一步棋,危险太大,搞不好是自己往枪口上撞。

当时国民党在中原的兵力仍然占据优势,胡宗南、邱清泉、黄伯韬等悍将屯兵在河南、山东、安徽交界处,摆出一副严防死守的架势。

而解放军的力量相对分散,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虽然屡战屡胜,但要深入敌后,补给线能不能撑住都是问题。

粟裕心一横,决定“斗胆直陈”。他亲自起草了一封电报,4月18日发往中央军委,明确表示:部队不过江,先在中原打一场大歼灭战,把国民党军打疼,才能争取战略主动。

这封电报发出去,他自己心里也没底,毕竟改变中央战略不是闹着玩的。谁知,毛主席不仅同意,还让粟裕到河北城南庄当面汇报。

4月28日,粟裕来到城南庄,面对中央领导,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作战方案。他精准分析了敌情,列出详细的兵力分布,对战场环境如数家珍。

毛主席听完,点点头,当场拍板同意:“就按你的想法打!”这一下,粟裕彻底放开手脚,开始调兵遣将。

整个战役计划的核心,是先在鲁西南地区寻找国民党王牌部队邱清泉第五军作战,但粟裕在5月底发现,邱清泉死活不上钩,迟迟不愿进入他的包围圈。

粟裕果断调整战术,把目光投向开封——国民党控制的省会城市。“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粟裕的战术调整让国民党措手不及。

开封,是中原的交通枢纽,也是国民党军的战略重镇,防守部队由整编第六十六师、保安旅等组成,拥有完备的城防体系。攻克开封,不仅能削弱敌人的力量,还能吸引援军,从而制造歼敌的机会。

开封一夜变天,粟裕打出“教科书级”攻城战

6月15日,解放军3个纵队秘密向开封集结,16日晚,突袭外围据点,迅速攻占南关、宋关等要地。

国民党守军刚反应过来,解放军已经兵临城下。李仲辛师长大惊失色,连夜向郑州告急,请求增援。

开封的城墙高达十米,墙基厚达七米,四周布满壕沟、碉堡、铁丝网,还有密集的火力点。这种坚固的城防,按常规打法,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攻破。

但粟裕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他命令部队采用“奔袭+突击”战术,快速突破敌人外围防线,一举撕开缺口。

6月17日凌晨,解放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从东南两侧发起总攻,突击队员趁夜摸到城墙下,用炸药包炸开缺口,随后大部队一拥而入,巷战迅速展开。

国民党守军抵抗激烈,特别是龙亭、华北运动场等核心阵地,成了死守的堡垒。战斗持续到19日凌晨,解放军终于突破核心防线,守军大部被歼灭,残部退守城西北角的最后据点。

眼看大势已去,6月22日清晨,开封守军全部投降。人民解放军在中原地区拿下第一座省会城市,震动全国。

蒋介石得知后暴跳如雷,命令邱清泉、区寿年两大兵团火速增援,务必收复开封。粟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知道,国民党一定会倾尽全力反扑,而这正是解放军围歼敌军的好机会。

诱敌深入,睢杞大捷,一网打尽9万敌军

开封战役刚结束,粟裕就果断下令撤军。这一举动让许多人疑惑,刚打下来的省城,怎么说丢就丢?

但粟裕算得清楚:敌人必然会集中兵力来“收复失地”,而解放军如果坚守开封,必然陷入苦战,不如主动放弃,诱敌深入,再找机会歼灭他们。

6月26日,解放军主动撤出开封,邱清泉、区寿年两大兵团如约而至。邱清泉率第五军驻扎定陶、城武一带,区寿年兵团则进驻睢县、杞县之间。

两支国民党部队相隔40公里,正是解放军出手的机会。粟裕当机立断,报请中央同意之后,命令各部迅速包围区寿年兵团。

6月27日夜,解放军发动攻击,短短两天时间,区寿年部队被压缩至睢县城内。此时,邱清泉本想增援,却发现自己被解放军牵制,根本无法前进。

国民党军陷入绝境,睢县城内弹尽粮绝,7月6日,区寿年兵团全线崩溃,区寿年本人被活捉。至此,豫东战役进入尾声。

粟裕不再恋战,迅速调整部署,防止敌人继续反扑。7月8日,毛主席发来电报,批准解放军撤出战场,战役正式结束。

整个战役历时20天,解放军以伤亡3.3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9.4万人,包括1个兵团部、2个整编师、4个正规旅、2个保安旅,取得空前胜利。

战后,刘伯承夸赞粟大将敢打,是优秀的将领!这不仅是对粟裕胆识的认可,更是对其军事才能的最高评价。

豫东战役不仅打破了国民党在中原的防线,还为后来的淮海战役奠定了基础。粟裕,这位“战神级”将领,靠着一系列出奇制胜的战术,把国民党军打得溃不成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参考资料:

粟裕指挥豫东战役大捷.文史精华.200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