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乙巳初二,看望老人之后,下午前往老城区一一建昌古城,品味新年味道。从顺城街到道沟经黄家巷进入老城区。

在黄家巷的长廊小坐一会儿,这处设计比较合理,游客或市民,在走累的时候可以在这里小憩一下,今天下午阳光灿烂,正是艳阳天,晒太阳的人不少,的节日氛围里,颇为悠闲自在。

进入左营巷,穿行在修复的仿古建筑之中,静静的小巷时不时看见拍照的人,身着彝装,在摄影师的指点下不停地变换姿势和表情,一边是汉族的仿古建筑,一边是彝族的服饰文化,也不知道冲不冲突。

继续向北走去,进入清真古寺附近,街道上摆了不少的。彩车都是售货的小摊子,近几日好像生意还可以,摆在路边的小摊,游客正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如果在平时是看不见这些彩车的,这些小巷深处就更加安静一些。

古寺旁种了不少的花木,正在灿烂地绽放,树枝上挂着祈福的红布条,节日的红灯笼相映成趣。更加喜气洋洋。金黄的花朵。绽放没有细看,不知什么植物,飘来阵阵的香气。

继续漫步前行右手边是紫薇书屋,院子有一个古井和一棵紫薇树,古井倒是旧物,紫薇树可能是后来移栽的,一面墙壁是真正的古建,砖石垒砌,透露着岁月的沧桑。后院也有不少的客人悠闲的坐在椅子上,室内书架上摆着几百本的图书,增加一股书香的味道,现在看纸质书的人不多了,更多的是在看手机媒体。品一杯香茗,寻一份幽静,闻一股书香,这个小院也是一个好去处

走在府街之上,看来来往往的游客,湛蓝的天空就是有点名气的西昌蓝。前几日气温下降,较寒冷,今日气温升得很快,被太阳晒在身上发热。
府街也是建昌古城一条主要的街道,因过去政府衙门所在地故名为府街。以前那也是非常有名的一条街道,人气很旺,现在改造之后,剩下不少古老的建筑,有的进行了外观装修,改造成为仿古的建筑。

散步府街之上,映入眼帘引人入目的还是两株高大的黄葛树,已经成为府街上的地标,背后是东门安定门。两棵高大的树木,只要经过了不少的修剪,如果不修剪的话,宅的枝条和树叶是非常茂密的,至少是上百年的老树。枝繁叶茂的树冠,如果是夏天是个荫凉的好去处。在平时,也是小孩爬上爬下,锻炼身体和玩耍的好地方。不过家长看见小孩爬树一定十分担心,呼叫看叫小孩赶快下来。

这两棵高大的黄果树,在新春的世界里依然神采奕奕焕发出无限的升级,天气的回暖似乎又看见新芽的长城正在迎接新年的到来。来来往往的游客走过他们的面前,它们迎来送往多少个春夏秋冬,见证了建昌古城沧桑的历史和今无的旧貌换新颜。

古树旁边有一条路,里面有一个院落,据说是原西昌军分区的军械修理所,大多为旧的建筑,时代的痕迹依然历历在目。大门的左手边有一个几十年前的老旱厕,也是时代的见证。

在吉羊巷里,路过马骀美术馆,还有禹王宫的蜀绣展览馆。马骀据说出生在吉羊巷内,回族,民国时期著名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为张大千的师兄,出版有《马骀画谱》等著名的美术教材,创作《邛都八景》,在上海制作成锌版,托人带回西昌,表达出他对家乡的热爱。可惜他的儿子在日本侵略上海的时候被炸死,他不久之后郁郁而终,不然他的成就不可限量。

禹王宫内的蜀绣和彝绣展览,作品的尺寸有大有小,色彩艳丽。细看之下有个别作品的造型欠缺功力,给人美感不足。

建昌古城内除了南街上的人流,涌泉街上的人流就排第二位,街上生意兴隆,观景的,拍照的,购物的导演忙得不亦乐乎。


到建昌古城游玩的外地游客也不少,大家操着各地的方言,品评建昌古城的美好。


站在建昌古城的南街北望四牌楼,满满的一街游客,据说排在四川旅游热点的前三位。

在大通门前的小广场上,四位财神爷打扮齐全,正和游客合影,送给大家一个吉祥欢乐的新年,还恭喜发财。

地面如果弄得平整,建昌古城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