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阅读提示
社区联结千家万户,承载着无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基层治理的基石。北京市朝阳区作为首都超大城市现代化主城区,围绕“五宜”朝阳建设,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的“共朝美好”基层治理共同体,搭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共商共治等“有事商量着办”平台,累计完成1.6万余个实事项目,凝聚社会各方治理合力,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日前,“‘同心圆·同筑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主题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举办,来自河北、贵州、福建等十余个省市的社区书记代表齐聚一堂,通过主旨发言、成果展示、圆桌沙龙、实地参观等形式,共同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方法和新路径。
朝阳区作为首都超大城市现代化主城区,近年来,围绕“五宜”朝阳建设,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的“共朝美好”基层治理共同体,搭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共商共治等“有事商量着办”平台,累计完成1.6万余个实事项目,凝聚社会各方治理合力,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五联”机制打造“五感”社区
活动中,北京大学中国政府治理研究中心荣誉主任何艳玲以“大治理与大动员”为题做主旨发言。随后,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河北省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水部街道建华社区、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的4位社区书记分别就各社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了交流。
“社区联结千家万户,承载着无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与期待,是基层治理的基石。”安华里社区书记宋鹏程表示,聚焦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这一关键任务,近年来,安华里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探索“联建、联治、联动、联心、联创”的“五联”工作机制,并陆续与武汉东湖新城等社区结为伙伴社区,开展跨区域交流互鉴活动,通过全国各地伙伴社区携手,不断提升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水平,打造安全感、宜居感、便利感、归属感、幸福感满满的“五感”社区。
“安贞街道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具有人口密集化、居民老龄化、小区老旧化的‘三化’特点,治理难度较大。”安贞街道工委书记张中华介绍。过去五年,安贞街道持续夯实“一会三平台六联盟”区域化党建组织体系,聚焦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顽疾,创新推出“一带三好”物业服务模式,入选“2024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同时,街道工委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四区六街”边界治理,明确“组织共建、人才共育、阵地共享、活动共办、难题共解”的“五共”联动治理机制,推进19个项目落地,让互联互通互动、共建共治共享成为边界治理常态。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同体
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发起“基层治理共同体倡议”,并与参会的10余个省市社区、基层治理专家、社会组织、地区单位等携手成立基层治理共同体联盟。未来,联盟成员将以“党建先锋领航行动、邻里守望互助行动、资源共享互惠行动、共商共治参与行动、以文化人铸魂行动、科技赋能创新行动、精细服务提质行动、成果共享惠民行动”八大行动,共同推动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共同破解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共同探索社区治理机制路径。
“我们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邻里活动深化邻里情谊,推动社区间资源的有效流动与共享,汇聚社区居民的智慧与创意,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治理带来的实惠和便利,共同分享社区发展的喜悦与成果。”宋鹏程表示。
活动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同体线上平台正式启动。未来,安贞街道将以“基层治理共同体倡议”为抓手,充分发挥“一会三平台六联盟”区域化党建体系优势,做细做实党政群共商共治,推动法治、德治和自治有机融合。依托“贞心365”APP搭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同体线上平台,以“共过佳节、共庆七一、共育人才、共解难题、共创品牌”为思路,常态化开展主题活动、“数智微课堂”、基层治理主题沙龙、“云参观、云展示”直播互访互动等,及时共享治理成果和创新实践,进一步促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
探索为民服务的新模式
“朝阳区具有经济繁荣、社会安全、公共服务优质、生态宜居、多元共治等显著特征。”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徐宏桢介绍。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此前,朝阳区发布了“共朝美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共”体现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朝”代表朝阳区,彰显地域特色,也是方向性指引。“美好”则是目标指向,希望与多方力量协作共创,让朝阳区在经济发展、社会秩序、民生福祉、环境改善等多方面迈向美好未来。
“下一步,朝阳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耕‘共朝美好’品牌,引进多方力量,深化治理共同体联盟建设,不断优化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推动构建充满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 徐宏桢说。
活动现场,朝阳区44个市级名书记工作室书记代表、各省市及安贞街道社区书记代表、“四区六街”代表等共聚一堂,以搭桥梁·话新篇为主题,围绕“发挥社区治理共同体作用,提升为民服务实效”等内容,展开圆桌对话,交流如何充分发挥社区治理共同体优势,探讨为民服务的新模式,为基层治理开启新篇章。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