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琬七的剧场
编辑|琬七的剧场
01
刘畅不愿意入赘宁王府,结果被宁王打断了腿,扔在了狱中。
但刘畅并没有立刻就服输,而是绝食抗议,宁愿断腿也绝不同意和县主成婚。
不过这样的坚持并没有持续多久,刘畅听闻今日送来的点心是蒋长扬和牡丹成婚的喜饼之后,很快就崩溃了。
他爬过去,将花朵一样的喜饼塞到嘴里面,崩溃地笑起来。
然后他就咬牙切齿地同意了自己和县主的婚事。
从这个时候开始,县主就成了刘畅达成目的的手段之一,他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还想要在女人身上寻找自尊的男人了。
借着县主上位之后,他不仅将之前在马厩侮辱他的人惩治了一番,还给父母做了一顿饭,送去了狗肉恶心老两口。
他开始虚情假意地对着宁王俯首称臣,就想让这个人再帮自己一把。
看上去,刘畅似乎简直就是在卧薪尝胆,想的就是哪一天能够爬上高位去压迫别人,而不是被别人压迫。
但这每走一步,刘畅似乎都充满着怨恨,他不仅对周围的人不满,对于身世也极其不满,看上去这周围人就没有让他满意的。
确实,刘畅周围的人都不怎么尊重他,也根本不在意他到底想要什么。
他从始至终就像是一个玩物一样,不是被自己的父母摆布,就是被宁王摆布。
但其实,刘畅并不是没有机会为自己争取。
02
牡丹嫁进刘家的时候,刘畅就因为她是父母逼着娶的,所以根本瞧不上牡丹,也不愿意跟她有什么瓜葛。
就算是后面自己已经在细微之处对牡丹动了心,也没有想要好好对她。
因为他骨子里为人处世的核心就是要跟父母对着干,所以父母觉得好的,就算是他也觉得不错,心里还是下意识地抗拒。
所以在刘家人还比较认可牡丹的时候,刘畅每天都给牡丹冷眼看。
直到牡丹跟刘家人闹翻,想要跟刘畅和离,刘家父母也开始想方设法针对牡丹,刘畅才觉得牡丹和自己好像站在了同一个阵营。
于是他想要和牡丹重新开始,但奈何此时牡丹的心已经凉透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要离开。
所以刘畅发现牡丹被父母派人追杀的时候,才会放了牡丹离开。
他放牡丹离开就像是给了自己自由一样。
但反过来说,如果他一开始就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牡丹,而不是事事都要抱持着一种逆反心理,那么他应该早就发现牡丹的好了。
虽然他和牡丹并不合适,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最后闹得牡丹看他满是厌恶。
非得和谁对着干,就是将自己困在了这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里面,说白了是自己绑住自己。
刘畅这种事干得实在是太多了。
03
和县主之间其实他也不是没得选。
县主在前夫那里受了委屈,所以变成了一副以权压人的样子,但这本质上还是意味着县主并没有什么安全感和价值感。
毕竟她看到的就是如果自己没有这些,可能根本就活不到现在。
但年少的刘畅和县主相爱的时候也是有这些东西卡在中间的,只是那个时候宁王也并不在意女儿的感受。
所以县主和刘畅本来就是两个同病相怜的人,根本谈不上谁更幸运。
但是没有被权力磋磨过的刘畅却觉得自己的认知高县主一等,所以县主丧夫归来之后,他竟然开始瞧不起县主以权压人了。
但实际上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牡丹嫁给他的时候,他在一边咬牙切齿,嫌自己的父母给自己找了个商户之女做老婆,是折煞了他。
这门第观念在他的脑海中明明也是根深蒂固的。
动不动就瞧不起别人的也是他自己。
县主非得要嫁给他的时候,明明他可以选择多体谅对方一些,去了解一下她的苦处,但他却非得直接硬生生地推开昔日的爱人,还将问题全部甩给她。
被这样对待的县主怎么可能放过他,所以她才破罐子破摔,最后想出来给刘畅扣上与自己有私情的帽子,用世俗观念捆绑住他。
而刘畅的父母一看能抱上县主的大腿,很快就倒戈变卦,这就让刘畅的逆反之心又像是熊熊烈火燃烧起来。
然后他就又一次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愿意再分辨,只想赶紧甩掉县主这个大麻烦。
但县主哪里跟牡丹一样,她有个权势滔天的爹,所以刘畅最后也没能摆脱县主,不仅和县主成婚了,还被打断了腿。
这也真是没谁了。
04
就连仕途也是,毕竟宁王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如果能靠他坐上比较高的位置,说不定还有机会一展抱负。
但他就非得按照自己想的来,想一条路都走得干干净净。
这本来没有错,可问题是现实不允许啊!
这种时候,难道是和宁王较劲的时候吗?如果一条路不能直达,曲折一点又有何妨呢?
只要他上了任,周旋之下不要真的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想来就算是宁王倒了,刘畅起码也罪不至死。
但刘畅很显然也想不明白这些,他只会不停地去埋怨周围人为什么不考虑他的感受,埋怨周围人不愿意给自己自由。
但他真的在埋怨这些人吗?确实有。
其实他最痛恨的人是自己。
毕竟自由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自己想要自由,才能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