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一座小山村,李壮平出生在这里。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生活艰难,但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画画。
有一天,父亲病了,李壮平去外面找草药,遇到了几位军人。
军人们看了他的画,夸他画得好,还说他有当画家的潜质。
这个评价在李壮平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个梦想的种子。
长大后,李壮平做过很多工作,农民、工人、老师,但对绘画的热爱从来没有减少。
凭着这份热爱,他闯到了大城市。
可是,想靠画画挣钱并不容易,尤其是像他这样默默无闻的画家。
为了生活,他不得不画一些大众喜欢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真正想画的。
虽然生活越来越好,内心却变得麻木,没有一幅能代表自己的作品。
直到有一天,李壮平读到了屈原的《九歌·山鬼》,诗中的神灵眷恋,深切思念或未遂的伤感让他感动。
尤其是郭沫若对巫山神女的解读,更让他着迷。
于是,他决定要用油画的方式展现屈原笔下的山鬼。
为何选择女儿做模特李壮平面对诗中的山川河流,鱼虫鸟兽,并不觉得难。
难的是山鬼的形象。
这位灵动、纯洁、面容姣好的女子,不光要长得美,还要敢于做裸体模特,这可不好找。
李壮平找了四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甚至一度感到绝望,想放弃。
一天,迷茫的李壮平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女儿李勤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气质优雅,正符合他对山鬼形象的理解。
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女儿当他的模特。
这个想法有悖伦理道德,他便与同样为画家的妻子商量。
妻子起初不同意,但她也知道丈夫是为了艺术创作,看到他这些年呕心沥血的付出,最终同意了,只要女儿也同意。
当李壮平将想法告诉女儿李勤时,李勤非常震惊,一口回绝。
李壮平虽遗憾,但也不愿强迫女儿,便去韩国继续寻找合适的人选。
谁料一年后,事情发生了转机。
六年创作期内的约定李勤从小接受艺术熏陶,父亲倾心培养她,希望她继承自己的衣钵,成为画家。
李勤考上美术学院后,理解了父亲找她做人体模特的苦衷和对艺术的追求,便同意了。
为了完成伟大的创作,不受外界干扰,李壮平和女儿约定至少六年内不能谈恋爱。
因为恋爱会沾染世俗气息,不符合神女的纯洁气质。
李勤毅然决然地答应了这个约定,几乎断绝了与世人的来往,全心投入创作。
在这六年里,李壮平的妻子时常在画室陪伴父女二人,鼓励他们继续创作。
李勤也时常欣赏父亲完成的画作,父女二人配合默契,一幅又一幅作品诞生了。
父女对艺术的追求到了着迷的状态。
舆论与艺术的冲突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李壮平一家所在的四川德阳也受到严重波及。
当时李壮平正在创作,没有让灵感中断,决定在画室完成画作后再逃离。
作为模特的李勤也同样做出决定,坚持保持姿势直到画作完成。
2008年底,《东方神女山鬼系列》画作终于完成。
次年春天,李壮平带着女儿参加重庆黄桷坪的艺术节展会,作品引起了轩然大波。
起初,人们赞不绝口,甚至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画作。
随着关注度攀升,人们发现画中的神女原型竟是画家的女儿,在创作时女儿是衣不蔽体。
舆论迅速发酵,李壮平和女儿受到谴责。
人们认为李壮平“卖”女儿的身体赚钱,网上骂声不断。
看到父亲因舆论抑郁成疾,李勤心里不好受,公开声明自己是自愿当模特的。
但这并没有止住辱骂,甚至有人指责她不知检点,认为父女的行为是道德沦丧。
李勤经过几天沉淀,慢慢看开了。
她和父亲光明磊落,唯有艺术创作的追求。
最终,李勤选择支持父亲继续进行画作推介,李壮平也决心不再受外界影响,潜心投入艺术创作。
结尾看着李勤和父亲在风波中依然坚持艺术创作,不禁让人思考艺术与伦理的界限。
李壮平的选择和李勤的坚持,虽然在道德层面引争议,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和牺牲,令人敬佩。
或许,伟大的艺术作品诞生时,总伴随着非议和不理解。
李壮平希望他的画作能表达内心的想法,给人们带来更多思考和讨论。
未来,或许更多人能够理解这份艺术追求,尊重创作者的精神。
李壮平和李勤父女,为我们展示了一副超越尘俗的画卷,也许它不仅仅是艺术,还包含了一种坚持与执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