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2月13日,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正式宣布结束合并谈判,本可能创造出全球最大汽车集团的合作计划就此终止,原因众说纷纭,但最终“日本汽车”没有出现,“日·本”合并也黄了。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日产和本田来说,它们在中国市场也遇到了开年危机。日产汽车官方消息显示,1月日产中国区销量为4.54万辆,同比下滑约30.79%;本田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为6.889万辆,同比下滑31.8%……
相比之下丰田在华表现略好,1月在中国的销量为13.65万辆,同比减少了13.9%,与行业同比下降12.1%的走势相近,算是表现稳健。但日产和本田在华遇到了开年不利,甚至从它们在华的合资公司表现出的数据来看,下滑幅度更加惊人。
而好消息是,日产和本田在华也将开启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攻势,从它们在华合资公司春节后的宣传来看,东风日产N7,广汽本田(烨)P7、东风本田(烨)S7或许将成为它们反攻的希望,当然丰田那边也有……
遭遇开年危机 日系合资车企大幅下滑
受春节假期和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不少购车需求会在2024年12月提前释放,且一般而言,经历上一年末的销量冲刺,新一年的1月是销量“回调期”。乘联分会公布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2025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滑31.9%。
但即便如此,日产和本田1月在华销量下滑幅度也要超过行业大盘。甚至如果从合资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下滑幅度更加惊人。据东风集团股份公布的1月产销快报,东风日产1月销量47,372辆,同比下滑37.3%,而东风本田则同比下滑69.3%至19,971辆。广汽集团的公告则显示,广汽本田1月销量15,123辆,同比下滑57.14%。
需要提到的是,广汽本田公布了另一口径的统计结果:1月终端销量38342辆,这一数据甚至比公告中的去年同期销量更高。但以集团公告产销快报公布的销量来看,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均在2025年遇到了开年危机。甚至,如今的它们已经和造车新势力们持平了。
当然,如果考虑到合资品牌近年来在国内市场的弱势,它们的下滑倒也没有显得那么不容易接受。乘联分会数据显示,1月,主流合资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为49万辆,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30%。
新年希望在新能源日产、本田反攻能否取得成果?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走高的背景下,合资品牌销量下滑普遍与新能源汽车表现不佳有关,日产、本田在华合资车企销量下滑也不例外。因此,它们的新年希望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的东风日产N7、东风本田(烨)S7、广汽本田(烨)P7。
其中,东风日产N7主打智能属性,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搭载高通骁龙8295P处理器,内置了momenta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高阶智驾系统。节后的宣传中,该款车型也在智能化方面着墨不少,还宣布了,实现合资车企首个实车接入DeepSeek-R1深度推理大模型,使车辆能够精准识别用户意图,提供更自然、更流畅的人机交互体验,实现语音控制、导航规划、娱乐系统推荐等功能,精准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东风本田(烨)S7、广汽本田(烨)P7是本田“烨”品牌下的全新车型,也是姊妹车型。按照此前发布时的说法,两款新车均搭载全新一代纯电动车专属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Architecture W),主要是在运动属性、智能属性以及外观设计上进行突破。比起产品,这两款车最有趣的是春节后的宣发过程中去掉了“烨”,而这变化反而引起了更多认可,网友多称“听劝”。
那么,日产、本田能否在2025年开年不利后逆袭呢?凭借其全新新能源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