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经常说大学最重要,这次抗疫确确实实让大家感觉到大学的作用。疫情当前,有的大学急着把学生送走,有的则安慰学生留下。
武汉大学无疑选择了后者,在各高校包机、专列等高规格护送学生回家的时候,武汉大学坚持不放假,学期教学计划不变。
从12月5日起,武汉大学有序恢复线下教学,所有课程考试,安排在第17周及以后进行,确有困难不宜通过线上考试的课程,安排下学期统一线下考试。
众所周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关联奖学金、保研分值等诸多关键因素,为确保考试公平,武汉大学要求同一门课程,采取同一种考试方式,也就是线下的就都在线下。
考虑到疫情特殊因素,假如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课程考试,请按学校要求办理缓考手续,说的直白点,可能就是后期补考了。
武汉大学的坚守,不是鲁莽的英雄主义,而是行胜于言。最终,各地学子在回家的路上,见证了从百年武大里传递出的勇气和担当。
武大究竟是什么情况?武汉大学现有普通本科生29450人,硕士研究生20085人,博士研究生8616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623人。
百年风云际会,百年珞珈沧桑,武汉大学不一样。这波疫情以来,武大学业不停,校园就是师生的阵地,所有人都坚守校园,此举就是让学生知道,大学是一个读书的地方,不管遇到多么大的艰难险阻,都要给一个完整的学业期待,逃离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武大前期也实施了“在校学生离校申请”提交小程序,对于申请离校的同学,统一安排车辆送往“四站一场”。据了解,前期近1400名同学提交离校申请,其中已离校约1100余人,这个数字显然是一个特殊到可以忽略的零头。
追求真知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漫长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坐得住冷板凳,才能求得真知、增长学识。窗外风声起,踏上回家路,温室里不会长出硕果。
近年来,武大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和“以质量和创新为主题推进研究生教育”的理念,设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和研究生学术创新奖,在全球高校毕业生就业力排行榜中居内地高校第六。
武大的秩序是什么?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作为天之骄子,必须有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沉着冷静。
讲起疫情防控,武大的经历可能比谁都丰富,为新冠科技贡献度排名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别位列全球第二、第三。其中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蓝柯团队是国内最早发现和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的团队之一。
随着全国优化防疫新10条出台,武汉大学校园生活,也逐步正常。“考试月,在图书馆复习才更有底气”,目前图书馆所有阅览区全部开放,日均入馆1.2万人次。
同时,武汉大学校内食堂恢复堂食,校内循环巴士也正常运行,戴口罩,错开座,井然有序。事实证明,武大这次又胜利了。
学者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学者的高度决定大学的高度。学生能坐下读书,关键是老师站上了讲台。武大的老师,为学生们作了行为示范,解读了学者风范。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武大把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其卓越精神和一流意识,不止于体现在办学治校过程中,更应该成为武大精神的重要内涵,融入了学生的求学经历最终激励学生成为行业标杆、时代翘楚。
武大的底气是什么?作为全国最美大学,武大山水与建筑相得益彰,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珞珈校园涌现出了无数情系社稷、温暖人心的凡人善举。
武大校友真给力,在抗疫物资最紧俏的时刻,全球数十万武大校友自发组织,曾调用一切资源上演“生死速递”,通过包机、专车从全球各地将物资运往一线。
当年武大校友捐款捐物超过12亿元,占武汉市接受捐赠总额的四分之一。武大的校友为什么这么热爱武大,因为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学校从来没有抛弃他们,而是把他们留在了珞珈山下。
无需任何更多解释,即便不讲知识和专业,就算读个人情世故,也应该明白了武大的良苦用心。
相比之下,那些拿着学校开的路条,踏上返乡路的学子,又能读到什么呢?你有什么留言,请补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学则不固![横脸笑]
一点小问题就哭爹喊娘的,那还有大学生精神吗?
武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