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石窟寺,你知道几处?

星之旅说 2024-05-05 17:46:33

一眼千年 千年一瞬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石窟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護法,以及佛本行、佛本身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

中原北方地区是石窟寺最集中区域,南方地区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国一至国八全国112座代表性石窟寺,四川28处,甘肃18处,山西12处,河南12处,陕西9处,新疆7处,河北5处,山东5处,江苏2处,江西2处,辽宁1处,内蒙2处,宁夏1处,青海1处,西藏2处,云南1处,浙江1处,重庆2处。

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石窟寺,你去过哪个?接下来打算去哪个石窟呢?欢迎石窟寺爱好者点赞收藏,咱们一起慢慢巡礼。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建造:北魏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

云冈石窟,这片开凿在砂岩石壁上的洞窟群是拓跋鲜卑人的杰作,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有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造像最高17m,最小2cm,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1500多年来,一直俯瞰着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的开凿,要追溯到北魏文成帝时期。其时,离太武帝灭佛的阴霾已过去十多年,人心呼吁法门,佛法呼吁兴复,所以才在文成帝的首肯下,由高僧昙曜主持,在都城大同西郊的武周山,如火如荼地拉开大幕。云冈石窟集全国人力物力经70年之久所雕凿,穷数代之顶级工匠,可以说,凝视云冈,就是在窥探当时北方的艺术巅峰。

云冈石窟,文明闪耀随着贵霜帝国的衰落,中亚文明成熟的造像技术搭上了大乘佛教东传的顺风车,沿着丝绸之路造访了西域。兴许是大千世界的机缘,北魏崇佛,于是在北方的苍茫荒漠里,巍峨的佛像傍山而坐,此后千年,八风不动。这一坐不得了,中国本土宗教艺术中神祇造像的空白得到了弥补。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

建造:北魏至元

地址:甘肃省敦煌县

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千年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窟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塑,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技艺和丰富想象力。这些壁画和彩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文化风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吸引着无数人前来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敦煌为河西走廊的重镇,从十六国开始每朝每代的供养人都会出资请优秀的画师工匠在石窟内绘制佛经故事与泥塑佛像用以装饰石窟以及传播佛教信仰,那些一千多年的藻井、飞天、塑像、衣褶、棋盘格团花纹、卷草纹、连珠纹、回形纹、垂幔、莲花、经变画、本生故事画、供养人画像、孔雀石、青金石、朱砂、金箔、琉璃……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创作水平与描绘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则构成了丰富的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学。

敦煌自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着不平凡。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明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交流的重要见证,走进每一个洞窟都像是跨过一扇穿越千年的大门。两千多年,人们把最美的时光、最美的艺术封存在了大漠石窟中,为后人留下了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圖、2000多身彩塑。这些惊心动魄的石窟,美得令人窒息的壁画,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场极致的视觉盛宴。

(榆林窟)

榆林窟

建造:北魏至元

地址:甘肃省安西县

榆林窟,又名榆林寺、万佛峡和上洞子等,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约七十公里的南山峡谷中,榆林河(又名踏实河)从峡谷中穿流而过,两岸榆树成林,石窟因此得名。现存洞窟最早建于唐代,历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多个朝代,距今1000余年,洞窟分上下层共有四十三个。东崖三十二个,西崖十一个。窟形、彩塑、壁画的特点、题材和风格,与莫高窟基本相同,同属敦煌艺术系统,故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

榆林窟洞窟形制主要有三种:1.中心塔柱窟。主室中央建有方形塔柱,塔柱四面开单层龛并有造像,共三例。2.中心佛坛窟。主室平面方形或长方形,窟顶呈覆斗形,主室中央建有佛坛,以方形数量居多。西夏、元出现圆形或八角形多层佛坛,共二十九例。3.大像窟。顶部呈穹窿形,主室正壁雕塑规模宏伟的大像,前壁开明窗,仅存一例。

(榆林窟)

各类窟形均始于唐代,以后成定式沿用。原本东、西两崖上层洞窟甬道前均有贯穿各个洞窟隧洞,现今由于保护洞窟之因已被封堵。彩塑破坏较为严重,现存塑像均经重修。现存大象两身即24.7米的倚座弥勒佛像和长约11米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像各一身。壁画整体保存较好,根据内容、风格和用色等方面的特点,可划分为唐代,五代、宋代,西夏、元代五个时期。

唐窟共有十四个,仅第25窟保存完整。该窟壁画构图疏密得当,色调清丽淡雅,线描精准流畅。这些壁画绘画工艺精湛,描绘的各类人物呼之欲出,画出的各种器物栩栩如生,展现的艺术形式令人惊叹。由于声名没有莫高窟那么响亮,被大家认为可去可不去,是被低估的一块艺术圣地。其实榆林窟艺术价值完全不输给莫高窟,在敦煌石窟中占有一席之地。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建造:北魏至唐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和香山上,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共计400多年的建造和雕刻,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外国人开窟造像,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建造:北魏至明(始建于后秦)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

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它位于秦岭西端北侧,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因山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可能是四大石窟中名气最小的,但却是最特别的。因为这是在140多米的悬崖绝壁上开凿的石刻和壁画,「谁家麦垛百寻高,飞栈凌空浮九霄」形容得再合适不过了,由衷佩服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全盛于北魏北周,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王朝,1600余年的开凿和修缮,才形成了今天所见的规模。现存石窟221座,与云冈、龙门不同的是,麦积山石窟以泥塑著称,被称作“东方雕塑陈列馆”,像133特窟的微笑小沙弥,121窟特窟的窃窃私语佛都是古代泥塑的经典之作,是现实主义世俗化的代表作。

造像以泥塑为主,酥脆的砂砾岩易于上色但也更易被风化。可以看到很多石窟中的造像已被残食得面目全非,但也有很多洞窟中造像衣着艳丽的色彩依然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洞窟中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展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建造:北魏至明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积石山,为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开凿于西晋初年,可谓石窟鼻祖,存有窟龛183个,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这里早于敦煌石100多年,壁画和佛像保存完整,精彩绝伦。

(炳灵寺石窟)

现存窟龛中最早的洞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西秦,此后的北魏、西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各代均有建造。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炳灵寺石窟是古丝绸之路南去吐蕃的必经之地,其历史可远溯到西秦时期,两公里长的红砂岩悬崖上,石窟神龛鳞次栉比的分布排列,就这样静静的屹立于黄河岸边,守望千年。炳灵寺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可沿凌空栈道游览,下寺景色最为壮观,其内的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异常精美,它如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镶嵌在水库西南的小积石山中,虽没有敦煌莫高窟那么举世闻名,但也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石窟艺术。

(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

建造:东魏、北齐至元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邯郸市,开凿于北齐,在这个只有二十八年的“短命”朝代,举全国三分之一的财力来修造的国家工程,可以说全部都是经典,一窟比一窟震撼。石窟分为南北两处,大小洞窟三十余座,造像五千余尊,北响堂规模宏大,是精华之所在,南响堂规模小,但胜在精巧,两座都值得一看。

(响堂山石窟)

北响堂石窟与龙门、云冈并列为我国三大皇家石窟,由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开凿,现存洞窟22座,以南洞刻经洞、中洞释迦洞和北洞大佛洞最为雄伟,三窟中又以大佛洞装饰最华丽,规模最大。窟内佛头均被盗或损毁,现有佛头均为后世补修。

南响堂石窟,由北齐权臣高阿那肱出资修造,是上下两层合为一体的楼阁式塔形窟。现存大小石窟9处,自下而上分别为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迦洞、力士洞和千佛洞。因灭佛和盗窃损毁严重,整座石窟仅存三尊北齐佛头。

(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

建造:唐至宋(传开凿于三世纪)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

新疆是佛教随丝绸之路东传的第一站。石窟是佛教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新疆拥有中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由西向东分布在疏勒地区(今喀什)、龟兹地区(今库车、拜城)、焉耆地区(今焉耆)、高昌地区(今吐鲁番)。龟兹石窟以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千佛洞)为典型代表,它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大约建于公元3世纪(一说1世纪末),止于公元9世纪,是龟兹石窟中规模最大,保存壁画面积最多的一处石窟群。

(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七公里木扎提河北岸、却勒塔格山对面的断崖上。石窟总体走向呈东西向,绵延约三公里。在历史沧桑中,克孜尔石窟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残存雕塑凤毛麟角,新1窟内的泥塑彩绘涅槃佛像是目前新疆境内唯一的一躯。而数量最多、保存较好的壁画则成为克孜尔石窟最珍贵的遗存。

洞窟分为四个区域:谷西、谷内、谷东和后山。目前已发现的洞窟总数为349个,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对外开放洞窟为谷西区的六个石窟,第27窟(多龛窟)、32窟(因缘故事“小儿散花供养佛、佛渡恶牛”等)、38窟(伎乐窟)、34窟(思惟日神窟)、10窟(僧房窟)、8窟(十六佩剑者窟)。千佛洞,如同一位沉睡的智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洞内光线幽暗,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带你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在微弱的灯光下,你可以看见洞壁上密密麻麻的佛像,他们或立或坐,或微笑或沉思,仿佛在向你诉说着千年的秘密。

(库木吐喇千佛洞)

库木吐喇千佛洞

建造:唐至宋(传开凿于三世纪)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库木吐喇千佛洞,又称库木吐喇石窟,维语“沙漠中的烽火台”之意,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以西约20公里的渭干河谷东岸,是新疆地区第二大石窟群。库木吐喇千佛洞现存的石窟群可分为两区,分别是谷口区和大沟区,现已编号的洞窟有112个。绝大多数石窟集中在大沟区,区内共有80个洞窟,沟内外崖壁屹立,依壁凿窟,窟室密集,沿沟口北侧拾阶而上,可到著名的“石窟五所”,即第68-72窟。

(库木吐喇千佛洞)

库木吐喇千佛洞凿是始凿于公元5世纪,7世纪进入盛期,于11世纪左右废弃。库木吐拉石意是继克孜尔之后的龟兹佛教造像艺术中心在内容和风格上颜受唐朝影响,与中原佛教艺术相近,以多种佛教艺术风格并举和汉风艺术突出为主要特征,明显地反映了不同文化系统共存及其互相影响互相取代的迹象,是龟兹地区石窟艺术与中原艺术最接近的一处。

库木吐拉石窟早期洞窟形制与克孜尔千佛洞大致相同,对研究新疆地区宗教艺术的演变、发展和衰落有重要的价值。主要是中心柱窟与方形窟两种,中心柱窟佛堂平面呈长方形,主室窟顶多为纵券形。正壁中央凿一大龛,左右侧为券形通道口,经行道通入后室或后行道。有的方柱体各壁凿一龛。壁画题材多同于克孜尔石窟,即主室券顶中脊绘天象图,券顶侧壁绘菱形山峦为背景的佛本生故事或因缘故事。

(皇泽寺摩崖造像)

皇泽寺摩崖造像

建造:唐

地址:四川省广元县

皇泽寺石窟现存南北朝及隋、唐、宋时期摩崖造像1203躯,共6窟41龛,题记碑刻34处。其中第28窟大佛窟造像,开凿于初唐,是皇泽寺石窟中规模最大,造像最为精美,内容最为丰富的龛窟,为敞口平面半圆形穹窿顶窟,窟前接三层楼式的木构建筑,雕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门左右两边雕刻二力士像,后壁上部雕刻天龙八部。

(皇泽寺摩崖造像)

大佛窟高7米,宽6米,深3.6米,开凿于唐代中期。主佛阿弥陀佛,立于莲台之上,左手曲举胸前,右手施无畏印,体态雄健魁伟,表情庄严肃穆。主佛左右侍立迦叶、阿傩二弟子。迦叶袒右肩,左手执香炉,右手握拳下垂;阿傩左手捻串珠,右手上举,拇指中指相并。外侧观音,大势至二位菩萨,也都刻得眉目清秀,端庄慈祥。左右护法、金刚、力士等造像,惜风雨剥蚀,已面目难辨,但所见一肢一臂,仍旧雄姿英发,形态不凡。

这座石窟内刻有一“供养人”像,在全国“佛界”中再也找不出相同的面孔。他身着官服,头戴唐制双翅官帽,双手合掌跪于佛前虔诚祷告,在大佛足下,显得卑微而又渺小。据张大千老先生考证认为,此“供养人”应为被废后的唐中宗李显,因希求复帝,以取悦母后,正为其母祈祷之。另一说法为章怀太子李贤。因李贤曾令范晔诠译《后汉书》,有影射皇权旁落之嫌而得罪于武则天,被废为庶人;后令李贤监造“皇泽寺”时,令石工将自己的像雕于大佛脚下以示忏悔请罪。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建造:唐、宋

地址:四川省广元县

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城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干年,从而形成一座佛崖长近388米,高45米,造像950余龛,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之所以在广元会有如此大规模的摩崖石刻,一方面因为千佛崖所在的嘉陵江东岸有大片崖壁可以利用,且属于侏罗纪黄沙岩,质地细腻松软,非常适于开窟造像。更重要的原因,是源于广元独特的地理位置。广元位于川陕甘三省交界,是连接西南西北和中原王朝的咽喉之地。千佛崖前,嘉陵江边,古代是金牛古道,近代是川陕公路,是出川入川的必经之路。交通要冲,过客熙攘,既利于佛教传播,又方便信众礼佛。因此,千佛崖之于蜀道,犹莫高窟之于丝绸之路。

佛龛层叠分布,密如蜂巢,是四川规模最为宏伟的石窟群。现存造像基本都是唐代遗存。这些窟龛很多都是由唐代宰相和高官出资开凿,规模宏大,华丽至极,尤其是中心坛背屏式雕像,更是独步天下。有庄严肃穆的释迦佛、三世佛、弥勒佛、阿弥陀佛、多宝佛,有雍容华贵的菩萨,虔诚追随佛祖的弟子,形态各异的人形化天龙八部,自由翱翔的飞天,威风凛凛的力士,虔诚礼佛的供养人等。

(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摩崖造像

建造:唐、宋

地址:四川省大足县

相比较莫高窟,大足石刻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当你来过此地,就会发现原来大足石刻是一个宝藏,一个不输于敦煌的宝藏。大足石刻作为南方石刻之中最为璀璨的篇章,在首批国保和世遗名录中熠熠生辉。与北方石窟较为端庄稳重的风格相比,以大足为代表的川渝石刻带有着晚唐至南宋开始流行的密教风格,且比较鲜明的呈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

(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代末年,一直延续至南宋。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内,人们沿着500米的崖壁精雕细琢,总共造像近万尊,雕刻主题也与传统北方石窟存在差异,更深刻的体现了佛教世俗化在那个时代的流行。从唐代的丰满雍容到五代的精致小巧,再到宋代的巧夺天工,这里展现出唐宋石刻艺术的巅峰,也从侧面反映了唐宋时期中国文化和经济的繁荣。

北山的凿石声响延续了二百多年,经历了晚唐、五代、北宋、南宋。一尊尊佛像在石头里被唤醒,从唐的丰满端庄,大刀阔斧。到宋的优雅活泼,精雕细琢。时代在变,技法在变,不变的是匠人的精神和信仰。

(宝顶山摩崖造像)

宝顶山摩崖造像

建造:宋

地址:四川省大足县

唐朝末年,当中国北方石窟艺术走向衰落之际,在长江沿岸响起了阵阵凿石声。千锤万凿铸就了大足石刻这一丰碑,也让我们在这人间奇迹下久久伫立。宝顶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宋代,令人震撼的是这里都是巨幅雕刻,从千手观音到释迦涅盘圣迹,从华严三圣到六道轮回,每幅作品都犹如一幅在巨大石壁上展开的精美画卷。当我们站在石刻前,隔着千年光阴,与创造者凝视对望。透过石壁上飘逸的线条,斑驳的颜色,我们跨越时空对话,走进了千年前人们的内心世界。

(宝顶山摩崖造像)

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虽不是热门旅行地,但却是巴蜀地区重要的石窟代表。而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千手观音了。这龛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有的资料说有1007只姿态各异的手,也有说870只,不管怎样,这样的数量都足以让现场充满视觉震撼。目前造像被整体覆盖在大悲阁内,你会看到整面山崖上被雕成各种姿势、手握各种法器的手,在贴金彩绘的装饰下,在大悲阁内熠熠生辉。

主座的观世音菩萨通高3米左右,宝相庄严,优雅宁然,点缀有璎珞宝冠,宝冠上装饰有圆形纹样和佛像,菩萨结跏趺坐,四力士左右抬座,供养人左右分立。在众多手中,有四双位于菩萨身前,或合十、或抚膝,其余手臂在身后呈现辐射状分布,异常壮观。

(石钟山石窟)

石钟山石窟

建造:南诏、大理(公元649-1094年)

地址:剑川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如果想在大理探索文化古迹,南诏和大理国的历史是不容错过的一环。这个时期留存至今的文物,大多数与佛教有关。作为第一批国保中最冷僻、云南保存最完好的石窟寺——剑川石钟山石窟,印刻着南诏大理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习俗和信仰,展示了一个佛教密宗“阿叱力”映照下的妙香佛国。

(石钟山石窟)

石钟山的1号窟、2号窟均以君主为主要侍奉对象,是中国石窟寺造像极为特殊的题材。其中2号窟是南诏王《阁逻凤出巡图》,反映了南诏王在出巡途中召开“政教合一”议政会的宏大政治场面,是中国唯一雕刻君主议政活动的石刻雕像。

5号窟为三龛一组,中间一龛是座仿木构的石雕殿堂“维摩诘经变”。和敦煌壁画中坐高床的富贵员外相不同,这里的主尊维摩诘坐在园林中,呈现消瘦愁眉的苦脸相,因此也被民间误称为“愁面观音”。

(石钟山石窟)

第七窟的甘露观音胸腹处有一方洞,有人称它是受藏传佛教影响的密教窟,洞里本装有七宝、经书等物,历经岁月被人盗取破坏之后才留下这样的空洞。也有人称,它在雕刻时就被掏空,暗喻观音牺牲自我、普度众生之意。

第八窟的“阿央白”造像是最具争议的,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剑川地区白族人民的原始生殖崇拜的痕迹,也有人认为是雕刻过程中石材崩裂的结果。石窟上层正中有雕莲花座,座上原有雕刻已被损毁,取代的是女阴石刻“阿央白”,两边还有护法天王守护左右。

结束语

石窟值得看吗?如果你对石窟艺术感兴趣,答案一定是值得,非常值得处在不同时间线的人们,隔着千年光阴,沉默不语,凝视对望。透过那些斑驳的壁画,我们和古人对话,从那些飘逸的线条、绚烂的颜色中进入这个从未触及的佛国世界。

在繁忙的生活中,让我们暂放下足迹,走进一处处石窟寺,通过一幅幅壁画、一个个雕塑,去感受那些古老驼铃声中,蕴藏的丝路智慧和宁静。您可以静下心来,与千年的佛像对视,听讲解员娓娓道来那些关于信仰、艺术与人类共鸣的故事。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