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石头布”是阿拉小辰光无师自通的游戏之一,有时候当裁判,有时候定输赢,俗称:豁出算账。
比如说,家里的酱油、盐用光了,可上街有段路呢,大人就会打发我们这些小屁孩去买。由于我们痴头寡脑的玩得太疯,谁都不想当那个“葱头”。但是大人的话就是圣旨啊,要是不听,轻则“吃栗子”,重则“挨板子”。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用“剪刀石头布”来解决。这办法比做思想工作简单多了,既快捷,又方便,几秒就能分出胜负:谁输了谁就去买!其实,这“剪刀石头布”虽然是小时候的玩意儿,但它公平、公正、公开,也是一种承诺,更是儿童诚信的启蒙。
西方有个童话特别有意思,说的是有两个难兄难弟遇到了死神。死神说:“你们俩只能活一个,你们猜拳吧,输的就得死。”这俩兄弟商量好都出石头,一起死。结果呢,哥哥出了剪刀,弟弟出了布。哥哥想让弟弟活,弟弟却想让哥哥死,结果弟弟输了,被死神带走了。这说明算计别人可能会算到自己头上,有些人傻乎乎地想输,其实他已经赢了!就像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这看似简单的小游戏,还有大学问呢。据说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们通过实验发现了“剪刀石头布”的一个制胜策略。简单地概括:如果你的剪刀输给了对手的石头,那么下一轮你更有可能拿出能战胜石头的布;而如果你是获胜者,那么下一轮你更有可能沿用相同的出手。嘿!把简单的游戏弄成复杂的学问,我就问你:你烦不烦你?

网络图片
穿越时空。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北仑新碶公社务农,那时的生产队里,凡即时分配诸如稻柴、鱼类、瓜果、蔬菜等地作货,若有大小或优劣之分时,总是就地取材“拔长短”:截取若干长短不一的稻草,攥在手里,露出头的部分一般齐,每人拔一根,约定长者优先。这就是所谓“拔长短”定前后,是“剪刀石头布”的升级版。此种办法简单、高效,不需要开会研究,不需要分配原则,更没有长官意志,不失为一种公平易行的土办法。
搁到现今,“剪刀石头布”还有另一番意思,即恋爱密码:布是“5”的意思,剪刀是“2”的意思,石头是“0”的意思,“520”代表“我爱你”。假如人约黄昏后,对方冒了句:“剪刀石头布!”哇噻,那就是对上号了,恭喜你,脱单有期!

网络图片
还有一种比“剪刀石头布”更上档次的,就是“划拳”,亦叫:豁拳。在浙东乡村,婚宴寿诞、红白喜事,那拳是一定要豁的。豁拳可是个技术活,得有技巧,每一次出手都是一场心理战。喝酒前,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各说一个数,谁说的跟总数相符谁就赢,输的人就得喝酒。咱们宁波地区的豁拳酒令那可是非常地道、吉祥:“一定恭喜,哥俩好,三元及第,四喜红,五魁首,六六顺,七巧图,八仙过海,快得利,全福有。”哎哟阿姆嗨!那可是热闹了,相当的闹热。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作为从古传到今还流行的饮酒游戏,既能斗智博彩,更能烘托喜庆。不管是后生家还是老头伯,若临其境,豁出算账,谁都想撸起袖子“豁出算账。”

网络图片
不知是谁先一声:“全福有啊!”顿时,几十桌人一齐豁,那豪情,地动山摇;那威势,霸气侧漏。简直让人忘乎所以,将落寞的乡村豁出无限的欢乐与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