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无效社交,断、舍、离

墨澜清风文化说 2024-08-25 02:08:55

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名扬海内外。

很多亲友也蜂拥而上,要么嫉妒诋毁,要么想尽办法沾光。

一开始,莫言出于好心,看重情谊,总是能帮就帮,能应就应。

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任由关系破裂。

正如他说的那样:“获奖之后,我跟很多亲戚再也不联系了。”

放弃无效社交,学会断、舍、离,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

01 际遇不同,该断就断

看到这样一句话:“相遇在风中,聚散不由你我。”

不同的际遇选择,意味着不同的命运轨迹。

曾经以为的情深义重,天长地久,也敌不过岁月消磨。

当我们在时间线上渐行渐远,踏上截然不同的旅程,就不必再强求。

因为世事无常,有的人只能陪你一程,无法走完一世,该断就断,坦然前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鲁迅在《故乡》里面,写自己儿时的伙伴闰土。

鲁迅是家里的少爷,闰土是帮佣的儿子,而身份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友谊。

两人年纪相仿,亲密无间,经常一起天马行空。

闰土称他为“迅哥儿”,和他一起雪地里捕鸟、海边捡贝壳、瓜地里刺猹(chá)。

可三十年后,再次重逢,中年的闰土,一开口就喊了句“老爷”。

人生各有归途,我们往往被命运推搡着前行,最终山水不同路,鱼鸟不相逢。

来来往往,聚散无常,皆是缘分。

不亏不欠,各自安好,便是圆满。

02 交情不深,该舍就舍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起初我们热衷社交,最后却发现:相识百人,不如知己二三。

朋友,重在质量,而非数量,与其无效社交,不如享受独处。

那些交情不深的关系,该舍就舍,才能停止内耗,专注成长。

贾平凹曾在《敲门》中写,自己很爱交朋友。

但凡听到敲门声,哪怕正在专心写作,也会风风火火地去开门。

一边从书房小跑出来,一边嘴里还热情地回应着:“来了来了!”

但当他开门后却发现,很多人来找他,并非出于友谊,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有人请他捧场,有人邀他画画,还有人直言想托关系。

这些朋友,让他烦不胜烦:“热闹之后自己什么也没收获,反而弄得一身的疲惫。”

后来他下定决心,没有预约的朋友,通通拒绝开门。

这样贾平凹才有了自己的时间,读书写作,岁月清欢。

钱钟书说过:“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

花费大量时间结识无关紧要的人,是最大的不明智。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是社交不从众,清醒不合群。

03 三观不合,该离就离

三观,是人和人最远的距离。

勉强自己和三观不同的人相处,必定话不投机半句多,身心俱疲。

没有心灵层面的沟通,表面上关系再好,也会支离破碎。

再费劲也不是一路人,与其强留,不如放手,各走天涯路。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

管宁和华歆(huà xīn)一同在园子里除草种菜,看到地上有一块金子。

管宁视若无睹,看金块和瓦片毫无区别,继续挥舞锄头。

华歆则捡起金子看了看,然后又扔了出去。

还有一次,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外面有高官乘着官车、穿着礼服经过。

管宁不为所动,而华歆立马放下手中的书,跑到门外看热闹。

于是管宁隔断席子,拒绝与华歆同坐。

成年人的圈子,只筛选,不教育。

三观一致,才能长久;三观不合,不必强求。

0 阅读:0

墨澜清风文化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