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杏林湾鸟岛,75万平方米的鸟类栖息地,预计2025年底建成完工

厦门所见所闻 2025-04-14 10:38:26

厦门杏林湾鸟岛:候鸟的诗意栖居地!

在厦门集美区的碧波之上,杏林湾如同一颗镶嵌在城中的翡翠,而今,这片水域正孕育着一场生态奇迹——一座规划面积达75万平方米的“鸟岛”即将诞生。

这座人工生态奇迹不仅将成为厦门最大的鸟类栖息地,更以独特的自然美学与人文关怀,诠释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愿景。

一、鹭岛明珠:杏林湾的生态基因

杏林湾地处集美新城核心区,是集防洪排涝、生态景观与城市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

这里曾是白鹭、鸬鹚等珍稀鸟类的天然家园,每年秋冬,成群结队的鸬鹚从北方迁徙至此越冬,紫水鸡等“最美水鸟”更常年在此繁衍生息。

2023年,厦门启动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通过环保疏浚与生态修复,将淤泥转化为鸟类栖息地,让这片水域重焕生机。

二、匠心独运:鸟岛的生态构想

鸟岛的设计融合了生态智慧与艺术美感。

从高空俯瞰,75万平方米的栖息地如同一条璀璨的“项链”环绕湾区,由12万平方米的人工岛与63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共同构成。

人工岛以“鸬鹚捕鱼”为灵感,塑造出两处形态各异的滩涂,为候鸟提供栖息、觅食的理想场所;

而“水下森林”则通过种植耐盐碱植物(如海滨木槿、苦郎树等),构建起鱼类与鸟类的共生生态链,净化水质的同时丰富食物资源。

三、生态守护:人与自然的对话

鸟岛的建设并非简单的工程堆砌,而是对生态规律的深刻尊重。

厦门市观鸟协会专家指出,鸟类作为“驱食性动物”,对植被多样性有着严苛需求。

为此,设计团队在不同水深区域种植了木麻黄、构树等乔木,以及水黄皮、单叶蔓荆等灌木,既为鸬鹚提供夜栖场所,又吸引昆虫与小型生物,形成完整的生态食物链。

施工期间,工程团队更因白额燕鸥在此筑巢繁殖,主动暂停施工并开启保护模式,展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四、候鸟天堂:生物多样性的见证

目前,杏林湾已观测到52种冬候鸟,包括黑脸琵鹭、凤头潜鸭等珍稀物种,鸟类总数达158种。

随着鸟岛的逐步完善,预计未来将吸引更多候鸟安家。

厦门市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曾获评“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而鸟岛的建成无疑为这座城市的生态名片再添亮色。

五、未来展望:诗意栖居的延续

2025年底,当鸟岛正式开放时,游客可通过环杏林湾自行车道或生态观景台,近距离感受“万鸟齐飞”的震撼场景。

月光环的流光溢彩与杏林阁的古韵相映,水舞秀的全息投影讲述着嘉庚精神与生态故事,共同勾勒出一幅“城在林中、林在水中、人鸟共生”的画卷。

这座人工鸟岛不仅是厦门生态修复的典范,更将成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注脚。

结语

杏林湾鸟岛的诞生,是厦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缩影。

它以科技与匠心重塑自然,用生态智慧书写文明,让候鸟的振翅之声,成为这座海滨城市最动人的乐章。

未来,这里不仅是鸟类的诗意栖居地,更将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见证。

0 阅读:10

厦门所见所闻

简介:游弋字里行间,尽数人间百味。专注厦门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