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对越战场上越军使用的中国武器

猴大爷聊历史 2024-08-01 17:24:34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时,志愿军装备了2110挺高射机枪,其中苏制1938式德什卡DSHK高射机枪是主力。该枪作为野战防空用的37和85毫米高炮的替补,专门打击超低空飞行目标。凭借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1953年,我国开始仿制这种高射机枪。

当年10月,按照老大哥送来的全套设备和技术资料中国开始试制,期间,老大哥还派专家和技术工人来中国做指导。到了1954年的7月17日至8月12日期间,新式高射机枪终于通过生产鉴定,并被命名为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开始生产并装备部队。

当时,承担生产54式高射机枪任务的,是代号为“9426”的国营山东前进配件厂。前进厂设计之初只生产“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所以,他们最开始启用的第一个厂名是“五四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厂”。后来为了对外保密,就称为“国营山东前进配件厂”,后来干脆改名为“山东前进厂”。1975年,前进厂达成最高产量为802挺,1979年为军品收尾之年,生产了600挺。前进厂历年总产量是5833挺。

54式高射机枪,全称“1954年式12.7mm高射机枪”,简称54式12.7mm高射机枪。该枪口径12.7毫米,全枪长2323毫米,全重93千克。它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闭锁片偏移式闭锁方式,击发机构为击锤平移式,供弹机构采用单程输弹方式,初速830—850m/s,枪口动能17000焦耳,理论射速540—600发/分钟,战斗射速80发/分钟。在战斗中通常采用5-10发短点射,或11-20发长点射,又或是连续式的发射方式。

该枪配备的弹药为54式12.7mm穿甲燃烧弹和54式12.7mm穿甲燃烧曳光弹。

其中54式12.7mm穿甲燃烧弹,全弹长147毫米,全弹质量130—137克,弹头质量48.3克。在100米距离处,对厚度为20毫米钢板的穿透率为90%;54式12.7mm穿甲燃烧曳光弹,全弹长147毫米,全弹质量115—124克,弹头质量43.9克。在100米距离处,对厚度为15毫米的钢板的穿透率为90%。

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可对付1600米以内的空中目标及800米以内的地面轻型装甲目标和火力点,每挺机枪配70发开式弹链10条;容弹量70发的弹链箱10个、枪管2根。可安装在三脚架或轮式枪架上使用,在两种枪架上均可实现平射与高射状态的转换。

该型号高射机枪除了步兵使用的型号外,还衍生出“1954年式舰用机枪”和“1959年式坦克高射机枪”两个型号,二者的枪身部分与1954年式高射机枪相同,但改用车载/舰载座架。

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是我军第一款制式高射机枪,装备部队后,受到官兵的一致好评,部队反映“该枪操作灵活,可分解运输,不受地形限制,可靠性好,故障少。”

在部队,54式高射机枪配属给团属高射机枪连。1964年全军大比武后,曾尝试将该型高射机枪下放到步兵营,增加一个营属高射机枪排,但最终没能执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54式高射机枪太重了。

1970年,“减肥”后的54式高射机枪设计定型,被命名为“54-1式高射机枪”,新机枪的改进包括将102千克的轮式枪架,换成55千克的三脚架,将作用不大的散热槽取消,枪身减重至33千克。然而,即便是“瘦身”到了55千克,这个重量对于骡马驮载来说还是太大。

到了1975年,我军对编制进行调整,步兵营机枪连下边编制一个驭手班,编有12匹骡马用于驮载枪械、弹药、器材和工具。步兵营机枪连装备的57式重机枪、53式重机枪,54式高射机枪,皆由这个班负责运送。57式7.62毫米重机枪,算上三脚架全枪重不过29千克,53式重机枪,全枪重也不过30.4千克,马匹算是负担得起。

就这样,54式高射机枪一直装备到1990年代才从我军的现役装备中彻底退役,服役时间长达30多年。

期间,该枪参加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苏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多场战役,为保卫共和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我军,54式高射机枪还装备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参加了很多战斗,其中尤以越南用的最多!

抗美援越期间,我军将大量的54式高射机枪无偿支援越南,北越军用它专打美军直升机。

溪山战役中,北越装备的338挺54式或者DSHK高射机枪就给美第1骑兵师(直升机部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经常有直升机被击落或者击伤。甚至北越将机枪部署在山顶,伏击美军准备降落的C-130、C-123D、C-7A等运输机。

整个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一共有6000多架UH-1在越南参战,其中被击落、机械故障坠毁、在机场被炸毁或迫降后被遗弃就有3305架,1074名飞行员、1103名空勤射手和532名搭载士兵丧生,其中很多就是54式高射机枪干掉的。

北越军还经常用54式高射机枪平射,压制美军的7.62毫米机枪。

尝到甜头的北越军队,在主力部队每个连里面,都部署了1个54式高射机枪排,装备2挺机枪。

除了美军,苏军也曾吃过54式高射机枪的苦头。

苏军入侵阿富汗后,美军为援助阿富汗游击队大量采购武器装备,这当中就包括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阿富汗游击队的队员用毛驴托载着54式机枪,穿梭在阿富汗贫瘠的山头上,他们在那里埋伏着54式高机和毒刺式导弹,只要苏军的直升机低空支援或者降落抢救伤员,54式高机和毒刺式导弹就立即开火,苏军直升机当时就成为活靶子。

除了对付空中目标,阿富汗游击队还用它打苏军的装甲车。苏军的BMP步战车的侧面装甲很轻易地就会被54式高机的穿甲燃烧弹撕开,AK74和PKM机枪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无法与54式抗衡,也就是AGS17榴弹发射器的30毫米榴弹可以勉强抵挡。

然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战场上面对54式高机的失败战例,并没有引起我军的足够重视,结果导致在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被越军狠狠地上了一课。

越北地区,山高林密、多深谷,道路稀少。防御中的越军把高射机枪部署到道路两侧的高山上,利用高射机枪杀伤距离远的特点封锁道路。高机子弹口径大,一旦击中甚至可以将人拦腰打断,对步兵杀伤很大。架在山顶上的高射机枪,射界开阔,火力凶猛,可攻击1000-1500米内步兵和800米内轻型装甲目标及火力点。

我军当时步兵营一级是没有大口径机枪的,7.62毫米重机枪弹又无法压制敌人,导致开战之初,我军吃了不少的亏。

1979年2月17日,41军122师365团9连攻打南山。战斗中,5班、9班在向南山西侧高地越军主阵地冲击时,突遭越军设在山顶的12.7毫米高射机枪和东北侧凹地岩洞机枪的猛烈射击,9连立即让重机枪班组织火力压制。但是,我军的7.62毫米重机枪,根本就打不着对方,而且还是从低处向上仰射,重机枪班的正、副班长和2名战士先后牺牲,重机枪也被打哑。

同一天,14军42师126团8连攻打越军117号高地。经过激战8连成功占领高地。本来胜利就在眼前,但是立足未稳的8连遭到越军从三个方向的反击,敌人使用轻重机枪、高射机枪和迫击炮猛烈夹击。8连反击,但是机枪打不到越军,阵地上的碉堡已被摧毁,我军没有可以依托掩护的地方,暴露在阵地上。8连请求炮火支援,可炮击却迟迟不到。最终,8连在付出了伤亡60多人的代价后,被迫放弃阵地撤退。

整个对越作战期间,我军克制越军高射机枪的方法不多,效果也不太理想。58式14.5毫米高射机枪,需要汽车牵引,离不开公路,很难深入山地丛林支援步兵战斗。40火箭筒、82无后座力炮和重机枪因为射程不如高射机枪远,往往需要抵近射击,唯一能压制越军高射机枪的就是各种火炮和坦克。

这一情况,在之后的两山轮战中得到改变。

而54式高射机枪因为重量太大,在85式、89式等新型号高射机枪相继问世后,最终卸甲归田退出了现役。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