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35岁男子直肠癌手术成功,5年后骨转移,复发因素有3个

廉护养护 2024-10-31 03:43:3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好的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人生总有意想不到的转折。那年我在门诊遇到小张时,他还是位朝气蓬勃的程序员,每天穿梭在写代码和咖啡间。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彻底改变了这个35岁年轻人的人生轨迹。

记得那是个寒冷的冬日下午,诊室里暖气开得很足,小张紧张地搓着手坐在我面前。"医生,我这个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查了网上很多资料,都说我这个年纪不应该得这种病..."他的声音略微发颤,眼神中透露着焦虑。

原来近半年来,他总觉得排便习惯改变,且伴随着间歇性腹痛。起初每次疼痛发作,他都觉得是熬夜伤了肠胃,随便吃点胃药就算了。可最近三个月,症状越发明显,甚至出现了便血。"刚开始我以为是痔疮,直到上周发现马桶里一大滩暗红色的血,这才真的慌了。"

作为一名从医二十余年的消化科医生,我深知年轻人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的趋势。详细询问后,小张的生活习惯可以说是"标准示范":每天早上匆匆灌杯咖啡就出门,中午要么叫外卖要么随便对付,晚上经常和同事去撸串喝啤酒。作为互联网公司的高级程序员,996工作制度让他常年保持着不规律的作息。

"您这个工作压力一定很大吧?"我一边记录病史一边问道。

"可不是嘛,项目期限追着赶,有时候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烦了就抽根烟提提神,这都成习惯了。"小张苦笑着说。

听完这些,我心里已经有了大致判断。肠镜检查显示,在距肛门6厘米处有一个约4厘米的肿块,表面溃烂,活检结果证实是中分化腺癌。

告知诊断结果时,小张整个人都愣住了。"医生,我才35岁啊...我还有老婆孩子要养..."他的眼眶瞬间红了。

这种场景我见过太多,每次都令人心痛。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要对自己有信心。现在医疗技术发达,早期发现就有很大希望。你的肿瘤虽然不小,不过还没有明显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随后的诊疗过程进展顺利。手术切除了肿瘤及周围淋巴结,术后病理分期为II期。经过半年的辅助化疗,小张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期间我反复叮嘱他要改变生活方式,定期复查。

然而五年后的那个下午,当我再次在诊室里见到小张时,心情异常沉重。他的主诉是持续了两个月的腰痛,一开始以为是腰椎病,吃了止痛药也不见好转。PET-CT显示多处骨转移,这个结果让我们都始料未及。

"医生,我真的按您说的戒烟了,怎么还会这样..."小张的声音哽咽了。

仔细回顾病史,我发现了三个关键的复发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生活方式未能从根本改变。虽然戒了烟,可是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依然保持着久坐的习惯。研究表明,每天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的人,结直肠癌复发风险会增加40%。而且他的饮食习惯仍然不够健康,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结构增加了肠道炎症风险。

第二个致命因素是随访意识不够。术后前两年他还比较规律地复查,可是随着病情好转,渐渐放松了警惕。原本半年一次的复查间隔被拉长,甚至出现了超过一年未复查的情况。这直接导致我们错过了早期发现复发的最佳时机。

第三个因素则是压力管理欠佳。IT行业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为了适应新技术的更迭,小张经常加班学习。持续的高压状态导致他的免疫功能持续低下,这为癌症复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病人老王的例子。老王同样是直肠癌术后患者,现在已经存活15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质量。他最大的不同在于术后的管理特别到位:每天坚持步行一小时,严格控制饮食,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最重要的是,他培养了园艺的爱好,心态始终保持平和。

国际研究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若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20%以上。规律运动能够提升机体免疫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均衡的饮食尤其是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则能够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面对小张的骨转移,我们立即调整了治疗方案。通过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配合双膦酸盐控制骨转移,他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他对生命的态度。

"现在我早上七点就起床,先去公园散步,看看晨光,听听鸟叫,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小张在近期复诊时告诉我,"公司也调岗到了压力小一些的部门,虽然收入少了点,但是生活质量提高了。"

看着他脸上重现的笑容,我感慨万千。癌症治疗不是一场短跑,而是马拉松。医者的使命不仅是治愈疾病,更是帮助患者找到与疾病相处的平衡点。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下患者占比逐年上升。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高压力、久坐少动、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预防胜于治疗,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做起: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研究表明,昼夜节律紊乱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机体修复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维持。

合理膳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够改善肠道环境,降低癌症风险。同时要限制加工肉制品的摄入,减少烧烤、腌制食品的食用频率。

坚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每天保证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既能提升心肺功能,又能改善肠道蠕动。工作时要记得间歇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重视心理健康,学会减压。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支持。

定期体检,警惕早期症状。一旦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高危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这些年来,我见证了太多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我常常告诉我的病人:"得了癌症不是终点,好好配合治疗,保持希望,生活还会继续。关键是要学会与疾病共处,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希望通过分享小张的故事,能唤起更多人对健康的重视。生命的质量,往往就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及时体检、规律作息、健康饮食,这些看似平凡的习惯,或许就是延续生命的关键密码。生命可贵,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健康而努力。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