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君刘禅,黄皓非奸,乐不思蜀?不乐又能怎样?

未了的时光 2024-11-08 18:21:58

他以勇武冠绝三国,襁褓时代于长坂坡乱军之中七进七出,自始至终护卫在己方猛将的胸前;

他年少有为,刚过束发之年,便已成就三分天下之霸业,在他的信任与支持下,他麾下的治世能臣从万千的历史风云人物中脱颖而出,成就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威名;

他在位的四十年中,他连续16次,以一州贫乏之地力、弱国之资的正义之师,对抗物华天宝、九州隆盛的不义之强国,而且一直都是进攻的一方;

他在将近花甲之年,终于单人独车踏入北伐16次都未曾到达的魏都洛阳,并与不共戴天之宿敌谈笑风生,随口说的一句此间乐,成为童叟皆知的名句,流传千古;

即便他的身影消逝在历史长河中1700余年,他依旧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君主之一,历史上能与其名号比肩的帝国继任者,只有胡亥那个祸害了。

那么他是谁呢?请记住他的名字——刘禅。

历史中的贤主,戏剧中的昏君

刘禅是难得一见的好君主,当看到这样的标题,可能会颠覆很多人心中关于刘禅那些,昏庸无能,乐不思蜀,宠信黄皓,等等符号塑造出的固有印象,其实这也正常,这说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和由其演化出的文艺作品是真的深入人心,毕竟绝大多数的历史,对于人们而言,只是一个个或者喜欢、或者讨厌的故事而已!

昭烈帝留给刘禅的并不是什么文景之治,也不是开元盛世,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稚子抱金”般的烂摊子,这个局面的成因源于关羽荆州集团失利引发蝴蝶效应,所催生出的奠定三国后期格局的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蜀汉国本动摇

公元221年刘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拉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关于战争的目的,无论你认为这是刘备仁义的终极体现,还是蜀吴势力集团关于荆州问题矛盾的延续,其实都是可以的,但令刘备始料未及的是,他的选择致使兴复汉室的的理想成为了“真”的口号,逐鹿中原的勃勃雄心,彻底沦为只具有宣传意义的形象工程。(具体情况可参见姜维北伐)

夷陵之战开战之前的蜀汉,就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过渡时期,关羽阵亡、黄忠病逝、张飞遇刺,马超重疾,魏延蹲守汉中,只剩年事已高的赵云反对讨伐东吴,名将凋零,庞统为流矢所中,早亡,法正辞世,诸葛亮固守成都,智囊缺失,而夷陵之战,更是将所有缺陷放大到极限,并演化出蜀汉武将系统几乎完全被摧毁,文官智囊集体坍塌,损失巨量精锐部队和绝大多数新生代军事骨干的悲剧,导致后期蜀汉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境。

年轻新锐武将,大部分在夷陵之战前后被杀或投降。刘封,关平,张南或被斩或被杀,镇北将军黄权所率领的对抗曹魏的军事集团整体投降曹魏,大批训练有素的士兵,颇具战力的荆州水师群体阵亡,指挥系统的中坚力量集体灭亡,幸存下来的或降曹魏,或降东吴,蜀汉一切军事计划都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夷陵之战更严重的影响在于,蜀汉内政外交的策略即便及时转型,也存在政权倾覆的风险,同时也错过了曹魏最高权力移交,内部斗争激烈这一北伐的最佳时机。

至此,汉室兴复无望,夷陵之战后,蜀汉国本动摇。

即便此时的益州已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中最危险的时刻,但必须喊出的口号依旧是,兴复汉室,刘备国号是汉,这是蜀汉与曹魏之间无法弥合的裂痕,同时也是获得道义支持的源动力,因此,必须与曹魏保持永久的敌对状态,以羸弱的身体、脆弱的神经,和“拼个鱼死网破”的决绝,讨伐无法战胜的强大敌人,刘禅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接手益州,并开始了四十年的君主生涯,当然执政的成功也仰仗于诸葛丞相的鞠躬尽瘁。

黄皓被定义为奸臣这一评价能形成广泛的认同,这样的现象不但揭示了历史评价体系形成的主导力量究竟是谁,而且也指明了历史评价的核心,是以谁的利益作为评判的风向标。

文官集团的力量,贯穿历史的力量

皇权,外戚,宦官,文官之间此消彼长的斗争,都要面对被历史书写和纪录的命运,此时一定会出现以自身视角出发而产生的多重的观点,以及站在自己立场上多样的讲述方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除文官集团之外的政治力量,最终都被历史定位于奸臣,这个问题的本身,揭示了一个更为有趣的现象,文官集团是可以掌控历史叙事与编撰的,因此让文官集团厌恶,或者与文官集团作对的所有历史人物,轻则不会受到好的评价,重则会被定义为历史的败类、时代的奸佞,还会以栩栩如生的历史和板上钉钉的故事,让你被其定义的名声千古流传,这就是文官集团的力量,也是贯穿历史的力量。

以蜀汉集团整体的政治生态来说,刘禅将黄皓作为代理人,推至前台,此时黄皓的意志即为刘禅的意志,刘禅代表皇权,那么黄皓即代表皇权,皇帝回避风险,借助宦官以对抗文官集团的事例比比皆是。

“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三国志•后主传》)一方面反应的是无上的信任与尊崇,而另一方面显示的是皇权的虚弱,以及对现实的妥协,历史上,有哪一个统治者能对权力的本身丧失欲望呢?刘禅的实际权力与君主的权力之间差距有多大呢?相信从蜀汉的内政外交便可见一斑,但君主对权力渴望的这一天然追求势必会摊薄甚至损害蜀汉高级官员集团的利益,而在刘禅前端的黄皓也是损害发生的代表,因此,黄皓必然被定义为奸臣,同样的,不能好好的当蜀汉吉祥物的刘禅,也一定会进入了被文官集团评价的队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分辩忠奸与定义忠奸的方式,实际上是那些利益受损的文官集团的的看法,而不是君主的看法、民众的看法,因为作为代代相传的正史,也是基于此种叙述方式将价值的观念、是非的判定,从古代传送到今朝,影响深远,民众只能被动接受并传承文官集团的观念,因为文官集团所代表的官僚体系正是天下读书学子梦寐以求所要加入的行列。

既如此,那么黄皓收获了奸臣的身份,刘禅背负了昏庸的评价,也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在看刘禅的执政表现之前,有个概念需要阐明一下。

妮可罗宾的绿野仙踪

如果坚信历史的进程总会把一个国家和民族推向繁荣昌盛,并且带给人们更好的未来和希望,那么这样的思维与认知,是会遭到历史事实严酷反击的,消失在历史进程中的国家和文明不胜枚举,那些消逝的国家是因为始终没有等到它们的于少保而灭亡的吗?那些消逝的文明,是因为缺少了它们自己的成吉思汗的铁骑而消逝的吗?

伟人并不能独立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伟人于历史中所体现出的价值,本质上是建立在消耗无数平凡之人的生命作为利益争夺的耗材为基础得以实现的,伟人无法创造历史,而是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在历史中的闪转腾挪、贩卖焦虑、怂恿平凡之人,在自己创造的残酷历史丛林中,一边抱怨历史进程的残酷,一边对杀戮进行美化与歌颂,以全体麻醉状态下的疯狂当作精神上的领袖,认为种种疯狂的行为,都是在曲折的历史中披荆斩棘,并宣称这是开辟通往美好文明之未来的唯一前进道路,这中间既有斯大林式样的人为造神与个人崇拜打造的军国主义苏联,也有希特勒样式的中央独裁政府与法西斯主义催生出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希望诸君牢记一点,正是伟人带领凡人亲手创造了残酷的历史,因此被历史残酷的对待,也是理所应当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刘禅的执政生涯吧。

任何一个君主的政治生涯的开启都是诞生于悲剧中的喜剧,刘禅的这出剧目叫做“永安托孤”。

永安托孤,敢竭股肱

夷陵惨败后的刘备没有直接撤回成都,而是驻扎在永安,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误导东吴,作出伺机反扑的态势,并以此努力创造蜀吴再次联合的契机,另外的原因则如刘备自己所说,病得太重,不易移动。

那么我们来看看刘备对于身后之事的安排:

一、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后主传》)

刘备将刘禅托付于诸葛亮,李严为辅政大臣。刘备托孤之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二、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蜀书·诸葛亮传》)

此时刘备对诸葛的表达是,诸葛你的才能远胜曹丕,治理国家,兴复汉室,对你来说,都不是问题,如果我的继任者是可造之才,请你辅佐他,如果他不是可造之才,为了保住辛苦创立的基业不被毁掉,改姓诸葛也是可以的。

三、刘备托孤之时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此时刘备对刘禅的表达是,你和丞相做事,要好好和他配合,对待丞相应当如对待父亲一样。

四、“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这是刘备对李严的嘱托,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诸葛亮对刘备的回答是,我必将用光所有的力量与智慧,贡献我的才能,以忠贞之节操侍奉后主,至死方休!

出身乱世微末之中,投身群雄逐鹿之列,崛起豪强横行之际,后三分天下,踞守一方,成为蜀汉开国君主的一代豪杰——刘备,终于入土为安,章武三年,刘备的灵柩从永安运回成都,葬于惠陵。

同年刘禅承袭大统,成为蜀汉的最后一位君主,由于蜀汉政权只有两任君主,刘禅也称后主,这一年,刘禅只有16岁。

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昏庸所指的是,君主做出的事、颁布的法令,足以令一个国泰民安的社会,陷入动荡不安的混乱,这样祸国殃民的行为,譬如土木堡之变中引发北京保卫战的朱祁镇,但显然,刘禅不是这样的人。

知己知彼,专才专用

他知道自己不具备执政的能力,也知道诸葛亮在这方面具有卓越的能力,因此刘禅的做法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朝堂之上的一切政务,无论大小都交给诸葛亮决定,将蜀汉一切内政外交大事都交给诸葛亮处理,让专门的人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且没有丝毫的君臣猜忌,在蜀汉后期,诸葛亮离世的时代中,蒋琬、费祎、董允接力执政,即便诸葛亮不在了,诸葛亮的话,他也不折不扣的去执行,而这些人也不负诸葛厚望,为蜀汉殚精竭虑,尽心尽力。

费祎死后,姜维继承丞相遗志,继续北伐大业,直至功败垂成,以身许国,而姜维本为降臣,又因北伐无功,遭到益州集团内部排挤,却能始终领蜀汉军队北伐,则更可体现出君主的意志,同理,长平之战的换将决定,一样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刘禅不但没有忘记父亲的嘱托,也没有忘记丞相的嘱托,这些事例,说明刘禅具备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最重要的能力,懂得什么是核心利益,以及怎样平衡自己的欲望与核心利益之间的尺度,这点尤为难得。

他对先辈遗志的尊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君主都要持久,对自身问题与国家政权的认识比历史上任何相同环境下的君主都要透彻,这样的君主,也许可以被定义为平庸,但绝不会是昏庸,平庸是因为蜀汉并没有在接班人的培养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因此在内政、外交、战争等方面全面平庸,也是可以预见到的结果,其实,就算是各方面的才能都齐备了,也不一定能成为出色的君主,因为君主的本质就是政治家,而政治家既不需要内政才能,也不需要外交才能,更不需要以武力赢得征服,因为武力可以征服,但武力不能获得长治久安的政治格局。

在历史中,汉宣帝和霍光,明神宗和张居正,君主与权臣之间的斗争戏码比比皆是,权臣生前横行天下,死后则被诛灭全族,反观蜀汉的君臣关系是怎样的呢?

君臣相护,从未改变过的信任

公元234年,北伐途中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李邈上书刘禅,称诸葛亮倚仗强军,狼顾虎视,独揽大权,是对国家和社稷的重大威胁。诸葛亮死了,边疆战事可以停止,宗族可以保全,全国上下都应该为此感到欢庆,客观的说,蜀汉政权短短的四十二年中,共进行了十六次北伐,北伐给蜀汉民众带来了严酷的生存环境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可谓生灵涂炭,劳民伤财,战事连年,久攻不克的屡败屡战,也可谓祸国殃民。

李邈说了一半的实话,一半以的确存在的潜在风险离间君臣关系的实话,而刘禅并未选择清算权臣,反而是李淼却遭到了以宽容无为鲜有杀戮著称的刘禅的诛杀,这说明刘禅非但不平庸,而且很聪明。

正如前文所说,与曹魏不可调和的矛盾是蜀汉存在的道义旗帜,因此当李淼说出,这样动摇国家存在道义基石的实话,这样削弱国家存在合理性的实话,那么他的人生也就走到了尽头,而这些例子,则更好的说明刘禅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并且他对丞相的信任从未改变。

诸葛亮去世时,他的儿子诸葛瞻不过才8岁,刘禅始终加以厚待,17岁时,与后主刘禅的女儿成婚,虽无过人功绩,仍一路擢升,出将入相,执掌蜀汉大权,后战死于绵竹之战。

对于刘禅平庸的这个观点,大多是来自于,刘禅不具备诸葛亮的治理内政,稳定后方的能力,不具备法正的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能力,不具备关羽的武力征服、镇守一方的能力,但不要忘记,刘禅的身份并不是武将,谋士或者智囊,而是君主,这些能力别说刘禅,即便是他老爹刘备,也不具备啊!所以说,以武将、谋士、智囊的能力去要求君主,是一本正经的无事生非。刘禅不但具备作为政治家、君主的必要条件,甚至在某些领域,做得比他老爹更为出色,因此对于刘禅的诸多苛责,更多的是文官集团的无端指责和三国演义小说的杜撰。

为了长久的伫立于权力的巅峰,中国的历史成为了识英雄、重英雄、杀英雄的无法改变的残酷循环。权倾朝野的权臣在君主式微的情况下,可以活得好的有不少,但不得善终的更多,三国更是一个毫无道义、只讲利益的乱世,君臣互杀,父子相残,屡见不鲜,只有蜀汉政权的核心架构中,刘备倾举国之力为兄弟复仇、兵败托孤,新君刘禅以无上的信任托国于亮,诸葛氏则竭股肱之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权力漩涡中依旧能够建立起如此的信任与正向情感循环,将刘备、刘禅父子与辅政大臣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亘古未有的理想模式,如果刘禅昏庸、无能,这样的系统是无法运行的,这样的回馈是无法产生的。

最后,乐不思蜀,大众对刘禅印象不好,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太深入人心了。

此间乐,不思蜀,一个时代的落幕

其反映出的问题就是,乐不思蜀,四个字简单而片面的对刘禅进行了总结,但鲜为人知的是,东汉天下十三洲,赤壁之战蜀汉巅峰,也只有益州外加荆州的一部分,等于他攥着一把必亡的烂牌在三国乱世,支撑了四十二年,更鲜为人知的是,乐不思蜀之前,年逾六旬的刘禅经历姜维计谋失败,被魏军斩杀,儿子刘璿为乱军所杀,举家迁往洛阳被监视居住,,让一个被监视居住的、自认为朝不保夕的老翁把卧薪尝胆刻于床榻之前,每天对着司马昭大喊还于旧都,这样才是正常的行为吗?如果刘禅真的这样做了,那么,愚蠢昏庸的评价,倒真的是实至名归了。

最后,我们总结性的回看一下,刘禅的一生吧!

于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时,接受蜀汉集团,外部合纵连横化解蜀吴矛盾,内部任人唯贤、休养生息、富国强兵,信任并重用诸葛亮以及他推荐的人才,军政大事全权交托诸葛亮负责,既不大兴土木,也不追求十全武功,当然疆域有限、能力不足也是原因之一,但他并没有成为史书上那些随心所欲的祸国殃民、自得其乐的劳民伤财的昏庸皇帝。

更难能可贵的是,诸葛亮病亡之后,刘禅依旧坚定不移地贯彻他制定的国策,重用并信任诸葛亮推荐的人才。

为众人交口称赞的春秋五霸齐桓公,脱离了管仲之后,耻辱的离开人世,而为人所诟病、乐不思蜀的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还“侥幸”生存了29年,并且你要知道,刘禅是整个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即便放在自始皇帝开始的所有君主中,其在位时长也可保持在第一梯队,这足以证明刘禅作为政治家的能力,如果硬要说刘禅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活得太久,执政时间太长了,没能让他避开成为亡国之君的命运,如果能够避免成为亡国之君,那么历史大体会记录下如下的文字——“刘禅薨,蜀汉亡”。

历史的颜色,任意的涂抹

参考历史中类似的统治疆域、政权所能驱动的人力物力,集团内部派系斗争、集团外部军事压力,相同的历史环境、相同的政治体系,相同的社会生产力,将以上因素加权之后,综合来看,刘禅不但是个出色的政治家,而且还是难得一见的好君主。

只用“好”与”不好”这类简单的判断性结论,来评价一个统治者的功过得失的时候,这种表达或者描述是非常苍白而空洞的,非此即彼的简单结论,不但隐去了历史的证据,丧失了历史的真实,更是丢掉了探究历史的乐趣。

因为它缺乏了对评价标准的阐述,也就是说,如果将中国古代某个历史人物,以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成吉思汗为标准做成的参照物进行对比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的任何历史人物几乎都会成为昏庸废物的典范。

所以对历史人物文治武功进行思考和品评的时候,必然要对复杂历史事件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事件存在于时间轴线上的顺序有着明确的统一,对事件中人物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内在联系有着敏锐而强大的合纵能力,才能梳理出所要论证的历史事件中的人或事,并将这些已知事件,一一放在你所认同的参照系标准中,去评价、去判断,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