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只知道中国的人才在有所成就之后选择背叛自己的祖国远赴国外,但没有人会去深究他们究竟为何要离开。
你可能会说他们就是崇洋媚外,觉得国外的空气都是新鲜的。他们就是不爱国,只认钱,谁给钱他就跟谁走。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真的只是因为钱,国家大可以也用钱来留住这些人,但没有人这么做。
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想要认真搞科研的人没有资金没有设备,而只想评职称的人可以年入百万,名利双收。
这些人不需要多努力,只要有评级,就可以用自己的身份去压制其他人,并且将别人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
这种风气下又有哪个真心想要为国做贡献的人能够留下来?
明明是科研的环境与风气不好,却偏偏要将责任归结给需要养家糊口并且真心想要做科研的人身上,谁又不会失望?
你知道究竟发生了哪些事让高端人才失望远走吗?
人才外流现象屡屡发生?人才外流这件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被抨击的海外学者也不在少数。
比如北大天才许晨阳就在弃美归国六年之后再次远赴美国,成为了麻省理工数学系的教授。
许晨阳在离开中国的时候被群众骂的很惨,都在说他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许晨阳在离开之前说了三句话,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国内的学术研究环境真的不好。
明明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却要被导师抄袭掠夺。
而且中国学术界论资排辈的问题也非常的严重,这种风气下根本就没办法好好的做研究。
事实上优秀年轻的科研人员会因为所谓的资历浅而被否决,很多资历比较深的人害怕自己被超过还会刻意打压真正做学术的人。
原本许晨阳只是想简简单单的研究自己喜欢的数学。
可现实是残酷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在美国毕业之后不接受高校的挽留选择回国。
只可惜中国的学术风气太令他失望。
除了许晨阳以外,还有一个美女生物学家也曾背负这样的骂名。
出生在普通家庭的颜宁是一个具有天赋的孩子,再加上她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了清华大学生物系的学生。
为了增加知识储备,颜宁选择到国外继续深造,面对企业的高薪诱惑她也不为所动,一心只想做出研究成果。
大学毕业之后,颜宁也是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了母校最年轻的教授。
但是回国十年的她跟许晨阳一样也选择了离开中国,成为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系的终身讲席教授。
这个选择也让其背上了骂名。
不过在2022年的时候颜宁表示自己将回到深圳建立深圳医学科学院。
真正了解过颜宁的人应该知道,她当初选择离开只是想要换一种环境来更好的激发自己。
她认为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固步自封,这是不利于科学研究的。
许晨阳和颜宁是出国回来在出国,他们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学术,但其中也多少掺杂着一些利益的纠纷。
可有些高端人才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却依旧没有得到好的对待。
院士出国只能清水挂面?有些媒体在介绍一个人的时候只会着重的描写这个人多么的无私奉献。
会表示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多么的坚韧不拔,最终为我国做出了多么重要的贡献。
这些本身就应该被记住被感念的事,可却没有人说一下为什么如此劳苦功高的人会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做研究。
这里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国激光武器的研究者马祖光。
他为了自己研究可谓是呕心沥血,我们虽然记住了这个伟人,但却也心疼他这一生的艰苦。
马祖光是我国的光电子技术专家,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授。
1987年,他担任国家“863”激光领域第一批领域专家、顾问。
他的家庭并不算富裕,但也温暖和谐。
经历过残酷的战争之后,他没有选择能够带给他更好生活的北京,而是响应国家支援边远地区发展的号召进入了哈工大。
马祖光患心脏病,身体时常被病魔的折磨,在艰苦时期连饭都吃不饱。
可就算是这么艰苦的条件他也坚定的带着自己的学生苦战,使得这个专业从无到有。
马祖光对自己的学生非常的负责,经常在半夜一两点的时候还在为他们批改论文。
不准确的数据、不准确的翻译他都会逐个标出来让学生去改,一遍不行就两遍,直到完全正确为止。
他的妻子都在说他太累了。
也许正式因为这种精神,他的家里一贫如洗,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他出国公派访问的那两年,他也秉持着淡泊名利的精神。
在国外的他每餐都是清水挂面,经费本就不高的情况下他还省出了一万多马克。
可就是这样为国家着想的人,却连一个好的实验室都没有。
阴冷潮湿的地方连设备都保存不好,但马祖光一呆就是许久。
不过很多事情都是马祖光自己不想接受的。
比如学校确实多次为其申报院士,但他不同意,还是在校领导亲自出面的情况下他才接受。
学校给他的奖金也都被他用在了研究上面,想要给他配车、配办公室也被拒绝了。
如果说是这些身外之物马祖光院士拒绝是想要为国家省钱。
那么明明知道院士的心愿,为什么不将这些资金转化为更好的实验室呢?
之后又来宣传院士的无私奉献,是想让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如此的无私奉献吗?
除了马祖光以外,还有李爱珍、林烨做出不同选择的人,他们是兢兢业业的为国付出,但是得到的是什么呢?
李爱珍在中科院里面只能是一个小小的研究院,多次申请院士都没有成功,反倒是在去往美国之后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而在清华大学资助下赴美留学的林烨,为美国研制出了新型洲际导弹,这个成果难道不是名留青史?
明明都是有能力的人,却因为不同的选择在不同的地方大放异彩,这中差异性的结果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只注重利益造成的吗?
厚此薄彼只坑中国人?事实证明,所有认真在研究学术,认真搞科研的人,他们的生活都是艰苦的。
无私奉献虽然是他们的选择,但作为上级的单位是不是可以为其配备更好的研究环境,为其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呢?很有意思的是中国的这些研究人员,就算做到了正教授的位置,他们的年薪也就10万左右。
而那些从外国来的学生们却可以得到20几万的补助,这种鲜明的上对比是真的很有意思。
我国的学子们想要进入最高学府需要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而洋学生只是顶着一个留学生的身份就可以获得更多。
甚至还要单独为他们建造宿舍,单独为其建造食堂,他们的地方成为了禁地,中国人不配进入。
有这种思想的人存在,中国的学术环境怎么能好?
崇洋媚外不仅仅指的是那些留在外国的人,还有那些站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却选择向外国人下跪的人。
要知道国外对待这些高端人才是非常舍得下本钱的,这与我们国家有着鲜明的对比。
据统计美国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三分之一都来自其它国家,而中国人的占比更高。在某一年的得奖者中有6人都是华裔。
每年移民到美国的高端人才达到了数百万,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美国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的人才还是因为他具有学术氛围简单、福利政策好的特点。
美国这种做法其实是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将人才都吸引到自己国家之后,它的研究成果可以带来更大的效益,这是远远的超过了前期投入的。
而中国某些方面的研究确实存在了很大的问题,并不一定是人才的缺失,还有设备的不完善。
这种情况下想要快速研究出来成果的人选择无国外也是无可厚非的。
颜宁不就是在有了成果之后选择回国了吗?
不正之风何时才能解决?其实科研人员的寒心与现在的不正之风也有很大的关系。
像颜宁作为一个正教授一年到头只有10万的年薪,而这都比不上一个明星一天的收入。
尤其是某些明星被爆出一天就可以收入上百万之后,这种矛盾就愈演愈烈。
如果将资金全都用在了这些明星身上,投入到科研的自然就会减少,这种对比是会让人心寒的。
确实有很多声音在呼吁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让他们有更好的科研环境,但这绝非一日之功。
要想让科研人员们留下来就需要提高他们的待遇,并且建立完整的制度。
将决定权放到这些有专业知识的人的手上,而不是让一些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捞钱、挣名声的人来管理。
那些离开了中国的人不是没有爱国情怀,是他们的能力实在是没地方发挥。
就像许晨阳在走之前的三句话确实后来也得到了验证,顶级学者的学术都能造假,还有什么可以值得相信的?
所以清肃不正之风,还给科研人员一个良好的环境才是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
总结如果不改变中国的科研环境,还会有更多的高端人才流失。毕竟这群人并不是孑然一身,他们还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
那些因为工作因素得不到报酬而破碎的家庭是学术界的良心能负责的吗?
不能一味的只要求他们付出不求回报,这是圣人,可世界上又有多少圣人呢?
与其要求他们无私奉献,不如先从自身进行改变。
提高对科研人员的待遇,给予符合他们的身份,改正学术界的不良之风。
将这些事情做好了才能够将人才留住。
属于谁的事就让谁去做,不要让那些外行人在指手画脚。
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才是不可多得的,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才是国家应该做的事情。
尊重人才也是尊重自己,思想不转变永远获得不了新生。
但也不要小瞧了中国人,伟大的中华根基是不会被轻易动摇的。
不知道你怎么看待我国的学术环境?
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留住这些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