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踩刹车,免除中国部分关税,特朗普底牌耗尽,美国领土变禁区

吳欣純 2025-04-15 11:27:14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中方做好了各种准备,但有一项准备没有做,那就是特朗普跪得如此之快。前几天还在大声威胁,叫嚣中国必须妥协,他在等中国的电话;结果说出去的话还没有凉,他就改口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没抡圆,就卡在了半空。最近两出戏,彻底暴露了美方的外强中干。第一出戏:关税系统“精准宕机”。就在中方宣布对美商品加征关税后,美国海关突然宣布“系统故障”,导致特朗普刚签发的“对等关税”政策无法执行。这套说辞的荒诞程度堪比“临时工背锅”——系统早不坏晚不坏,偏偏在关税战升级时坏,还一修就是几十天。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特朗普给自己找的“技术性台阶”。毕竟,若真按计划加征125%关税,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怕是要集体造反。

第二出戏:豁免清单“自打耳光”。更讽刺的是,白宫随后抛出一份长达37页的豁免清单,涵盖智能手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中国出口主力商品,几乎占对美前十大品类的半数。这些领域是美国高科技企业赖以生存的供应链核心。特朗普嘴上喊着“对华脱钩”,身体却诚实地给相关产品开绿灯——这不是认怂,什么是认怂?

这两件事,看似巧合,实则必然。当关税战打到“伤敌八百自损一万”时,特朗普终于发现,自己的“极限施压”成了“极限自残”,然后就是各种“花式找台阶”。

美国经济扛不住了,因为这场关税战,让美国付出了三重代价。

首先是经济,有专家警告,如果不停止关税战,美国经济将倒退十年。亚特兰大联储预测,2025年一季度美国GDP将萎缩2.8%,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7.9,创两年半新低。更致命的是,美国年通胀率可能突破4%,民众为关税买单的怨气直逼“拜登通胀”时期。当年特朗普嘲讽拜登“搞垮经济”,如今自己却成了“通胀推手”——历史果然是个轮回。

其次是美元霸权根基动摇。关税战逼得全球供应链加速“去美国化”。中国企业转向越南、墨西哥转口贸易,欧盟、日本纷纷对美报复性征税。当各国开始用人民币、欧元结算规避美元风险时,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反而成了砸向美元霸权的一记重锤。

最后是服务贸易遭遇“禁入令”。美国虽然是实物贸易方面是出超,但在服务贸易方面,一直是入超,而且规模还不小;既然美国只谈实物贸易、不谈服务贸易,那么我们就帮美国人好好回忆一下。前几天,中国接连发布旅游、留学预警,就是针对美国的服务贸易,此外越来越多的欧洲游客放话“特朗普任内绝不去美国”,美国领土变禁区,这对美国服务贸易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消息。

特朗普曾自信满满地宣称“关税是字典里最美的词”,但真打起来才发现,自己手里根本没牌。

中国的反制,招招见血。美方加征关税,中方立刻对等反制,同时掐住稀土出口、封杀12家美企供应链。更狠的是,中国启动“内循环+区域合作”双引擎:消费对GDP贡献率超73%,与东盟贸易额逼近7万亿。特朗普想靠关税逼中国低头?抱歉,中国的经济底盘稳得很。

反观美国,除了“加税—豁免—再加税”的死循环,只剩嘴硬。特朗普一边威胁“对华关税升至125%”,一边偷偷给盟友降税求饶;白宫高喊“宽宏大量”,却暗戳戳要求中方“给台阶”。这种精神分裂式操作,连华尔街都看不下去了——道指单日暴跌1100点,资本用脚投票给特朗普的政策判了死刑。

特朗普现在踩刹车,晚了。关税战像泼出去的水,伤害早已无法逆转。欧盟、日本、东盟,这些曾经的“美国盟友”,如今忙着和中国签协议、建通道。RCEP框架下,亚洲供应链自成体系;稀土管制令下,美国军工企业急得跳脚。美国农民眼睁睁看着中国市场被巴西大豆抢占,得州石油商人的页岩油堆在港口无人问津:所谓“让制造业回流”,成了天大笑话。

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任,正在崩塌。特朗普把WTO规则踩在脚下,用关税勒索盟友时,他摧毁的不仅是贸易秩序,更是百年来美国建立的“规则霸权”。如今,各国宁可绕开美国另起炉灶,也不愿再当“美元霸权”的陪跑者。

特朗普以为关税是“让制造业回家”的魔法棒,实际成了击穿美国经济底线的穿甲弹;他幻想“美国优先”能让世界屈服,却换来全球“去美国化”的集体反击。这场闹剧终将写入历史课本:一个超级大国如何因傲慢而自毁长城,一个政治狂人如何用关税大棒砸碎自家霸权根基。

至于特朗普,或许未来人们提起他时,只会记得那个一边加税一边找台阶的“滑稽总统”;毕竟,我们确实挺怀念他当初嘴硬的样子。

0 阅读:49

吳欣純

简介:国际军事每日分享,感谢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