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孙子娶妻我给50万,外孙结婚我送张卡,女婿一句话让我心凉了

小周聊情感 2025-03-01 14:33:17

冬天的一个傍晚,刘胜海刚吃完晚饭,就听见家门被推开的声音。

是他的女婿李志伟回来了。

李志伟还特意带回来一份热腾腾的馄饨,放在桌上:“爸,您尝尝看,这家新开的店特别好吃。

”刘胜海本想拒绝,但想着女婿的好意,只好伸手接过。

想起十年前刚搬来女婿家时的纠结,刘胜海不由得心绪纷乱。

那一年,他患了一场大病,儿子刘强却没有出一分钱医疗费,而女儿刘敏和女婿李志伟忙前忙后替他还了债,还主动提出让二老搬去城里同住。

起初,刘胜海心里多少有点别扭,总觉得住在女婿家不合适。

但和冷漠的儿子相比,女婿的照顾无微不至,使得他的心情渐渐变得复杂。

“您别客气,我这也是应该的!

”李志伟总是这么说,每到节假日,都主动接刘胜海和老伴来家里。

他一到家,总是忙着做家务,给刘胜海做饭,甚至连老人家的衣服都是他亲手洗好的。

尽管这些事让刘胜海暖心,但他始终觉得心里有个结,总担心自己给他们增添了负担。

故事的发展还要从刘胜海的“偏爱”开始。

几年前,孙子刘杰到了适婚的年纪,却因为彩礼钱不够而发愁。

儿媳妇来到刘胜海面前,话语中带着委屈:“爸,刘杰相中了一个城里的姑娘,可彩礼真是高出我们预算不少,您能帮帮忙吗?”

刘胜海二话不说,很是干脆地将多年积攒的50万全给了孙子。

他心里想着,孙子的幸福最重要,只要刘杰生活好,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笔钱并没有换来孙子一家对自己的关心。

刘杰几乎没来看过他,逢年过节也是一副敷衍的模样。

儿媳妇对他也渐渐疏远,甚至觉得他是个累赘。

再看看外孙小宇,结婚时,女儿刘敏征求刘胜海的意见,问要不要帮衬一点时,刘胜海随便拿出了一张银行卡,里面只有一万块钱。

他觉得外孙嘛,终究是别人家的孩子,没必要投入太多。

婚礼当天,女儿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刘胜海分明感觉到了她态度的变化,尤其是女婿李志伟冷冷的一句话“爸,您以后还是少管我们家的事吧”,让他的心凉了半截。

新年时,刘胜海照例是被接到女婿家过年。

可这一次,饭桌上一番对话让刘胜海始终记忆犹新。

外孙小宇问了一句:“外公,您什么时候回老家啊?

”这句话像根尖刺扎在刘胜海心里,旁边的李志伟直截了当地接过话茬:“爸,您也住了我们家这么多年了,刘强那边条件也不错,您是不是该回去住住了?”

刘胜海一时语塞,女儿赶紧打圆场,但他知道,女婿不想再让他住下去。

从那天起,他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的种种偏爱与冷漠,尤其是对孙子和外孙的态度。

十年来,他一直在他人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自己却没能真正融入这家庭。

回到房间,他默默收拾东西,女儿从旁看着,满脸的担忧与不舍。

刘胜海心里也很复杂,他知道,自己的偏爱伤害了女儿和外孙,也让自己失去了本应有的晚年幸福。

隔天早晨,刘胜海提着行李,准备返回村里的老家。

女婿李志伟显然有些不舍,但也没挽留什么,只是递给他一张银行卡:“爸,这张卡里有点小钱,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以后,您就别来了,好好养老吧。”

接过那张卡,刘胜海内心百感交集。

他明白,这不到两千元的卡其实不仅是钱,更是一种象征,一种他在这个家中的身份以及待遇的象征。

他回到了曾经养活一家子的老屋,看着窗外的白雪,心继续变得沉重。

这一生,他活得并不容易,却自诩为家庭的顶梁柱。

他也在思考,如果当初能够对儿女一视同仁,或许今天的结果会不同。

遗憾已经无济于事,但他心中仍对儿女的未来寄予厚望,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刘胜海觉得,或许自己晚年的孤独正是源于自己的偏爱与固执。

从中他懂得了,只有一碗水端平,给予平等的关爱,方能真正享受家庭日常的温暖与和谐。

0 阅读:0

小周聊情感

简介:情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