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特朗普在与普京进行了长达2个半小时的通话,之后接受了福克斯电视台的采访。

在谈到中美俄三边关系时,特朗普表示:“作为一名历史的学生,我读过很多历史,而我学到的第一课,就是不能让中国和俄罗斯走到一起。”
特朗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们发现自从特朗普上任后,美俄关系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
奥巴马时期开启了史无前例的清洁能源战略,本来是寄希望于美国占领制高点,继续引领全球经济。

但是没想到,清洁能源政策迫使中国减少煤炭的使用,转而向俄罗斯购买石油和天然气,双方为此合作兴建了6000多公里的管道,累计输气900亿立方米。
能源领域的合作,大大促进了中俄关系。
为此,特朗普公然批评奥巴马的能源政策是糟糕的,让中俄结盟,而这本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俄罗斯领土辽阔,土地很多,而中国没有足够的土地,人口比俄罗斯多得多……在我看来,两国之间一直存在天然的敌对关系。”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开始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展开初步接触,探索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机会,尤其是在能源领域。

普京在莫斯科记者会上也暗示潜在的美俄能源合作,他说:“如果,比方说美国和俄罗斯就能源领域合作达成一致,那么就可以确保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这将使欧洲受益,因为将获得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
拜登在任期间,挑起了俄乌战争,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1020亿美元的援助,涵盖军事、财政和人道主义支持。
武器装备方面包括防空导弹、装甲车、小型无人机等,并帮助乌克兰建立防空系统,派遣军事顾问等,这才让乌克兰有了与俄罗斯一战的实力。
而特朗普上台后,立即着手俄乌停战,并单方面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欧盟都没上谈判桌,乌克兰更是成为了美俄餐桌上的“一盘菜”。
谈判的结果就是美国“拿走”乌克兰50%的矿产,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

特朗普认为,俄罗斯就是美国的朋友,民主党犯了错让这段友谊结束,而他就是来恢复这一切的。
特朗普的这顿操作,目的就是要“离间”中国和俄罗斯。
因为在特朗普认为,俄罗斯要想要获得美国一样的经济实力,只要美国同意和俄罗斯合作,那么俄罗斯就会回到美国身边。
对此,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美方对中俄关系挑拨离间完全是徒劳的”。普京也强调“发展对华关系是俄方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选择,绝非权宜之计,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外部因素干扰。”
但是特朗普却坚定认为策略的正确性,因为当年尼克松也是这样做的。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形成了所谓的“联中抗苏”局面。
不过当时的国际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时中苏出现了很大的矛盾,苏联不仅撤走了全部专家,还要求中国偿还贷款,甚至一度陈兵中苏边境。
而新中国百废待兴,希望和平发展,这时候美国抛出了橄榄枝。并且当时打头阵的是时任美国国务卿、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基辛格。
即便如此,中美合作也是非常的谨慎和扎实,一步一个脚印。

再看现在,中俄关系良好,双方在经济、贸易、能源、军事领域充分合作,每年贸易额高达2400亿美元,不具备当时的国际环境。
现任美国国务卿卢比奥,4个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基辛格。特朗普这种典型的“不靠谱”型总统,也与当年的尼克松差距巨大。
“事以密成”,但是特朗普和普京的谈判“八字没一撇”呢?就开始到处嚷嚷,生怕有人不知道自己想要打破中俄联盟,这事能成吗?
再说前段时间的美俄和平谈判,特朗普政府直接把底牌亮给了俄罗斯,结果被老道的普京直接拿捏,现在美国开始被俄罗斯牵着鼻子走了。
特朗普想要快速结束俄乌战争,转而重返“东亚”,将重心转向对华策略,这一点普京非常清楚。但是普京也知道,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一直不对付。
所以,特朗普这种“亲俄”策略是无法持续的,特朗普4年任期结束后,下一任总统会怎么做?如果民主党重新入主白宫,俄美关系会再度恶化。
因此,俄方更倾向于维持与中国的稳定关系,而非冒险转向充满不确定性的美俄合作。

俄外长拉夫罗夫明确表示“俄中承诺不可违背”,并高度评价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中立立场,表明双方在核心利益上相互支持。
此外,中俄在推动多极化、反对单边主义等议题上立场高度一致,形成了战略协作的深层基础。
因此,特朗普这种阻止“中国和俄罗斯走到一起”的战略不会奏效,甚至会产生反作用。

其一,美国对俄摇摆政策削弱其国际信誉,加速盟友体系松动;
其二,中俄为应对压力可能深化协作,包括在军事技术、金融结算等领域推进“去美国化”;
其三,发展中国家更倾向支持中俄倡导的多边主义,进一步稀释美国霸权。
全世界看到特朗普为了“美国优先”,把乌克兰“端上了餐桌”,又计划抢夺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还多次表示加拿大应该加入美国。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这足以说明,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惜牺牲盟友的利益。
试问,谁敢和这样的国家成为盟友呢?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