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介绍与胶东半岛有关的历史资料,史料的题目为《沙大宗伯传》,系晚清莱阳籍进士周悦让所作,记叙的是清初蓬莱籍礼部尚书(雅称大宗伯)沙澄(祖籍莱阳)的生平。清光绪版《蓬莱县续志》,对该文有收录。
以下是正文——
沙大宗伯传 周悦让
沙公讳澄,字渊如,一字会清,先世莱阳人,高祖通侨居蓬莱,遂家焉。祖梦石、父应鹤,皆赠礼部侍郎。
公顺治二年举人,联捷进士,改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四年授检讨;十年升宏(弘)文院侍读、国子监祭酒;十一年升侍读学士;十三年升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十六年升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侍郎),皆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十二月晋尚书。
康熙五年,母艰归。服阕,以父老请终养。二十年,(父)服阕。二十一年,补授礼部尚书。二十三年,降六级留任。二十五年四月,复还原级。九月,致仕。三十五年十一月六日卒,年七十六。
公性情谨、熟掌故,识大体,有制作皆引据精详,而必与僚寀佥同。虽不能与俗俯仰,而终身无忤于人。
其为庶常也,尝充丁亥会试同考官。其为学士也,尝召见顾问称旨。其为侍郎也,尝署刑部尚书,充顺天庚子科乡试知贡举。其为尚书也,赐黄盖元狐帽紫貂朝服披领。其丁外艰也,谕赐祭葬,有勤劳素著之语。其再任尚书也,议学宫从祀宋儒周、程、张、朱仍称先贤,周子之裔周嘉耀、周公之裔东野沛然授五经博士,均奉谕允。又尝赐鞍马表里及四书、书经、易经诸讲义。其致仕也,康熙三十一年,圣祖念耆旧诸臣,命大臣各举所知,御笔钦点十人,而公与焉,盖其受知如此。
公少多异征,十二岁时登州城覆,母王太淑人赴海殉,公随家人避佛寺中,乱兵屡过皆不入。乙酉省试归,徒步夜过寒亭,逆旅不纳客而狼嗥遍四野,有牛埠王某者,邀之至其家,具食馈赆而别,后遂为石交。尝过泗水城东泗水发源处,水木明瑟,有“子在川上处”石刻五字。因归治城西别业凿井得泉,遂以川上嫡派目之,刻于石。
子五人,汝灃荫七品京官,汝洛以荫历官都匀府知府。
赞曰:“本朝二祖之隆,而公蔚会于其际,繇侍从十余年,致位正卿。当其时,天造草昧,百度惟新,其议礼制度考文见于册典者,宜皆灿烂乎若神明之式,而不少概见于今,然迹其奋庸之骤,与眷顾之荣,非明良相契有,以上答天休,乌能承此渥泽于不替者乎?唐虞之典,夷龙无谟,房杜之传,策书不纪,公傥近之与。”
▶补充:关于沙澄的仕途履历,我们此前曾有过专门介绍,详情可查阅:。
在上述《沙大宗伯传》当中,笔者比较关注这一句:“公少多异征,十二岁时登州城覆,母王太淑人赴海殉,公随家人避佛寺中,乱兵屡过皆不入。”
所谓“十二岁时登州城覆”,指的是明崇祯五年孔有德叛乱攻陷登州一事。从记载来看,沙澄当时只有十二岁,躲在佛寺中才逃过一劫(当时登州城中死难者众多)。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本文由“耳左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