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这个与汉字文化圈有着深厚渊源的国家,曾经以汉字为官方文字长达1800年。然而,在现代化浪潮和殖民侵袭的夹缝中,越南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全面废除汉字,转而推广拉丁拼音化的“国语字”。这一决策看似顺应时代潮流,实际上却埋下了巨大的文化隐患。
当越南逐渐告别汉字之后,是否真的迎来了轻松普及的时代?而与汉字告别的越南,又要如何面对自己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时间的齿轮碾压至今,这一决定对越南的影响逐步显现——文化传承的断裂、古籍的失传、年轻一代对传统的疏离,已经成为越南无法回避的难题。
汉字的缺席究竟给越南带来了什么?在抉择的后遗症中,这个国家又如何找回自己?
1. 汉字入越:千年的文化基石越南与汉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中原的版图南拓,北越地区被纳入中国版图。伴随这一扩张,汉字也随之“跨过山海”,成为越南地区第一种书写语言。最初,汉字并不是以一种文化工具的身份进入越南,而是作为中原王朝治理和记录南疆事务的官方工具被引入。
比如秦始皇时期,汉字用于记录行政事务,传递政令,与中原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进入唐朝时期,汉字在越南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唐代科举制度的引入。唐朝的统治方式被越南模仿,这让汉字逐渐渗透到越南本地的教育和政治体系中。
唐朝末年,当北方战乱频发,中原的注意力逐渐转移时,越南地区趁机脱离中国的直接统治。然而,尽管政治关系发生了变化,汉字作为书写系统的地位却丝毫没有动摇。相反,它因其便利和权威性,被越南统治者视为巩固政权的工具,继续广泛应用于律法、文书、教育和祭祀等领域。
公元10世纪后,越南进入独立的封建王朝时期。尽管名义上独立,但越南的治理模式深受中国影响,汉字在越南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越南的法律文本、皇家诏书、地方行政文书,甚至乡村民约,都离不开汉字的书写。就连钱币上的文字,也大量使用汉字。
值得注意的是,汉字的传播还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例如,随着汉字的传播,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大量被引入,逐渐成为越南知识分子学习的基础内容。自唐朝越南设立文庙以来,孔子被推崇为教育和文化的象征,相关祭祀活动频繁。
此外,汉字还与越南的文人创作紧密相连。从10世纪到19世纪的近千年间,越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诗文化。许多越南王朝的君主和士人都是优秀的汉诗创作者,比如后黎朝的国王黎灏,是汉诗的高手。黎灏主编的《洪德国音诗集》收录了三百余首汉诗,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文学遗产。
2. 喃字的尝试:本土化的未尽之路汉字在越南扎根后,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越南人逐渐意识到一种问题:汉字虽然便利,却并不能完全贴合越南本土语言的表达特点。早在12世纪,越南的知识分子尝试解决这一矛盾,创造了一套属于越南的书写系统——“喃字”。
这种文字以汉字为基础,采用拼合或改造的方式记录越南语口语,从而填补汉字在记录本土语言方面的不足。喃字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承载了越南知识分子对文化独立的渴望。作为一种拼凑字,喃字吸取了汉字的造字逻辑,结合越南语的发音和语法特点进行创新。
例如,一个喃字可能由两个汉字拼合而成,左侧表示发音,右侧表示意义。越南人用这种方式创造了专属的地名、人名和日常用语。随着喃字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也开始用喃字书写,如著名的《金云翅传》。这本小说被视为越南本土经典,体现了喃字在文化表达中的价值。
尽管如此,喃字的推广并未顺利。首先,它的构造较为复杂,学习和掌握难度远高于汉字。一个普通人想要熟练使用喃字,往往需要先掌握汉字,因为喃字的许多部件来源于汉字,这给普通百姓的学习带来了障碍。
此外,由于喃字的形式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地区的喃字书写习惯也存在差异,进一步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明清时期,越南的统治者试图利用喃字进行本土文化的塑造。他们组织翻译了一批儒家经典,用喃字来书写,以期增强民族自豪感。
然而,喃字的推广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喃字一同发展起来的,是汉字在越南科举教育中的持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官员选拔还是日常治理,汉字依然是最重要的工具,而喃字的使用范围则局限于民间书写和文学创作。
喃字虽未能成为越南的主流文字,却在越南的文学与艺术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5世纪胡朝时期,一些改革者试图推动喃字取代汉字,甚至尝试将其纳入国家层面的正式文字。
然而,这些努力并未成功。胡朝之后的历代王朝均未对喃字予以大规模扶持,反而继续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3. 法国殖民与国语字的崛起19世纪中叶,法国殖民者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越南的文字发展轨迹。1858年,法国以保护传教士为借口,对越南发动军事行动,逐步占领了南部地区。作为殖民统治的一部分,法国并未急于直接废除汉字,而是采用拉丁化文字推广策略,从教育、行政等多个方面逐步削弱汉字的影响力。
17世纪初期,法国传教士曾尝试用拉丁字母记录越南语,为传教提供便利。他们设计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体系,用来标注越南语发音。1651年,法籍传教士亚历山大出版了《越葡拉词典》,对这种拼音体系进行标准化,并将其发展为较完整的书写系统。
尽管早期的这套文字主要用于传教领域,但它成为后来国语字的雏形。19世纪60年代,法国军队占领越南南部,建立殖民政权。为了强化统治,法国推行“文化改造”政策,试图削弱越南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在教育领域,法国殖民者创办学校,鼓励使用法文,同时开始推广国语字。由于国语字简单易学,学习门槛低,法国认为它能快速普及,从而加速对越南的文化改造。在此背景下,1865年,首份国语字报纸《嘉定报》问世,国语字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然而,法国的推广策略也面临阻力。汉字和喃字是越南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越南的宗教、礼仪、法律紧密相连。许多知识分子将法国的国语字推广视为殖民文化的象征,认为这是对越南本土文化的侵蚀。
尽管如此,汉字的复杂性和难学性使得国语字在普及速度上占据优势,尤其是在文盲率高达90%以上的越南社会底层,国语字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工具。中法战争后,法国加速了对越南的全面殖民。1884年清政府在战败后签订《中法新约》,彻底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此后,越南的独立地位进一步削弱,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的支柱也开始逐渐崩塌。法国政府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措施,要求公文、教科书和报刊必须以法文或国语字书写。这一阶段,国语字逐渐摆脱了传教用途,成为殖民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
进入20世纪,国语字在越南社会的地位不断提升。一些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利用国语字推广启蒙思想,提倡以国语字代替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新载体。1907年,越南建立东京义塾,国语字教育成为该校的重点课程。
国语字简便的特点使其在底层社会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逐渐对汉字形成替代趋势。到1919年,法国废除了越南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彻底切断了汉字与社会治理之间的联系。此后,国语字的推广速度进一步加快,汉字的使用范围则持续缩小。
在法国殖民者的推动和本土知识分子的支持下,国语字从一种传教辅助工具逐步演变为越南社会的主要书写语言,并为越南之后的独立运动奠定了语言基础。
4. 文化断裂的隐痛:古籍、习俗与传承危机1945年,越南宣布独立后,迅速确立国语字为唯一法定文字,汉字的教学与官方使用被彻底废止。随着这一决定的实施,曾经承载越南历史和文化精髓的汉字在社会生活中逐渐隐退。然而,这场文字改革虽然加速了扫盲,却也带来了深刻的文化断层问题。
汉字的缺席让越南在面对自身悠久历史时,产生了巨大的隔阂。废除汉字后,最直观的影响出现在越南的典籍阅读上。越南的传统文化记载几乎都依赖汉字,无论是历史编年、宗族谱系,还是文学艺术,汉字都是主要载体。
例如《大越史记》这样的重要史书,完整记录了越南从建国至黎朝时期的历史进程。然而,这些内容对使用国语字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越南人来说,几乎无法直接阅读。要解读这些古籍,必须依赖精通汉字的学者或翻译,而这种人才在废除汉字的政策下日益稀缺。
古籍的翻译工作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即便如此,也难以完全保留原文的美感与韵味。文字改革也让越南传统习俗受到冲击。宗族文化在越南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族谱和墓碑是记录家族历史的重要载体。
然而,废除汉字后,大量族谱因后代无法识读而被搁置。一些新修的宗祠或墓碑不得不改用国语字书写,但国语字只能记录发音,无法完整传递汉字所承载的丰富意涵。例如,一个家族的“堂号”可能需要用汉字表意,而国语字只能描述发音,导致部分文化内涵无法准确传达。
另外,越南传统习俗中,“请字”的文化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这种习俗盛行于春节或重大节日,民众会向书法家求取吉祥字挂于家中以祈福。然而,在废除汉字后,这种习俗逐渐淡化,因为越来越少的人能够熟练书写汉字。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回归,“请字”习俗在部分地区又出现复兴趋势,许多人开始重新学习汉字以满足这一文化需求。越南古建筑上的石碑和匾额同样成为文化断裂的受害者。
这些遗址承载了大量汉字信息,尤其是庙宇、祠堂和寺庙中的匾额和楹联,它们曾是宗教信仰和地方历史的重要记录。然而,今天的大部分越南年轻人难以识读这些内容,也就难以全面理解古建筑所表达的精神与内涵。在修缮历史建筑时,甚至需要专家从文献中还原汉字内容,以免失真。
5. 汉字复兴的呼声:现实与矛盾从1945年越南确立国语字为法定文字,到1975年全国范围内废除汉字教育,汉字逐渐退出越南人的日常生活。但随着时间推移,汉字的重要性再次引起关注,特别是在学术界和文化保护领域,汉字复兴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越南与汉字的联系从未完全断绝。即便国语字成为主流,越南语中仍保留了大量源自汉字的词汇,这些词在日常语言和官方文书中频繁出现。司法文件中汉字词汇的占比甚至达到50%以上,这种现象显示出汉字对越南文化根基的深刻影响。
面对这一事实,许多学者开始提出,应将汉字重新引入教育体系,以帮助年轻一代更好地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载。1991年,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后,越南逐渐开放汉语学习。到2011年,汉语已成为越南学校中受欢迎的外语课程。
例如,越南一些大学的文史系专门开设了汉字与古文课程,培养能够解读传统典籍的人才。这种变化虽然缓慢,却表明汉字作为一种文化桥梁的作用正在被重新认知。民间层面上,对汉字的兴趣也在复苏。
每年春节前,河内的文庙都会聚集成千上万的民众,他们寻找书法家定制汉字书法作品,用以装饰家居或祈求好运。这种习俗的回归体现了越南人对传统的情感依恋。
同时,许多地方还在重新修缮古建筑时恢复汉字楹联和匾额内容,努力再现历史原貌。这些活动反映了汉字在越南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潜在价值。
参考资料:越南,为什么全面废除汉字? 环球情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