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同延
01
这篇文章,还是来说说大龄单身。
说起这个群体,不管男女,尤其是条件不错的大龄单身群体,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很容易直接打上的标签是:挑剔。
事实上,挑剔这种心态,本身是没错的。
毕竟选择自己的另一半,余生的伴侣,这么重要的事,如果完全不挑剔的话,才是真的可怕。
但是,话再说回来,挑这个字眼,在涉及择偶的时候,如何挑,抱着怎样的心态去挑,以及到了什么阶段,就不能再挑了等等,其中会产生的问题,其实真的相当多。
而有的时候,稍微有一环处理不好的话,单身这条路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涉及择偶,很多人会认为:只有条件不好的男生,才会一直单身,要是他条件好的话,绝对不至于单身。
这里的条件好,很多人甚至会单独与经济挂钩,说白了就是看钱多不多。
其实,现实不是这样的。
不管条件好还是条件不好,只要涉及婚恋,都是各有各的难题与困境,并不能非常单纯地用条件的好坏,来进行脱单容易与否的判断。
如果你多去生活中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很多条件非常好的人,依旧长期保持单身,无法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甚至很多人,对于另一半这个概念,是比较虚妄的。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无法落地现实,始终都在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想当然地排除以及择偶。
而挑剔的人,往往也意识不到自己的挑剔。

02
前段时间,我身边的一个男生,34岁,他让我帮忙介绍对象。
按照世俗的观念来评价,他是个优质男,985本硕,车房都有且无贷,稳定的工作,收入妥妥中上,并且职业没有中年危机,身高跟长相也还行,绝对在相亲市场上不会减分。
我问他的要求是什么,他说没要求,主要就是看感觉。
同时,他认为自己并不挑,只是运气不好而已,才会一直没有遇到自己理想中的爱人。
而我听到他的要求,瞬间就明白他一直单身的原因:没要求往往就是最高的要求。
看感觉3个字基本等同于虚无缥缈。
事实上,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如果在择偶的时候,没有大概的画像,也没有自己明显偏向或者加分的类型,没有关于细节的任何描述,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不挑,其实这种往往是最为挑剔的。
当然,这种不挑的一再强调,往往把他们自己也骗了。

此时,他们会下意识要求对方的全能。
对方任何一个不符合预期的特征,都会被他们以“没感觉”作为原因进行排除。
这样的人,你给他们介绍过对象以后就会发现,高了没感觉,矮了没感觉,不漂亮没感觉,学历不行没感觉,对方情商不高也没感觉等等。
就算前期侥幸遇到大致合适的另一半,两个人接下来的恋爱进度,也难以有一个正向而长期的发展。
这种对于感觉的一再强调,会让他们在与对方的相处中,过分在意自己的感受,从一开始就带着衡量的眼光去评估对方。
对,就是评估,甚至会在心里进行打分。
这个前提下,两个人往往还没真正走进亲密关系,也没有走到磨合的地步,基本都会散。
只要打分的心思产生,肯定就是一个不断减分的过程。
这是必然。

03
于是,这里就形成一个死循环。
他们总是无法真的建立一段亲密关系,但越是没有走过这个阶段,越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执拗地强调自己的感觉,从而在遇到下一个人的时候,被排除得更快。
当然,扎心的是,他们在排除对方的时候,其实对方可能早就排除他们。
虽然,当初的相识,他们看起来优质的条件,可以有一定的加分,但是并不代表随着继续的了解,他们能够被坚定选择,这完全是两码事。
最终你会发现:两个人在一起,能够走多远,或者能否经营好一段关系,跟这个人的条件好坏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只是相对应而言,条件好前期更能接触到表面合适的异性,能否修成正果,接下来考验的就是更为现实跟落地的东西。
因此,择偶的时候,如果你长期陷于遇不到合适的人这种困境,尤其是自己还在努力寻找的前提下,那么此时多半不是运气的问题,自己的想法可能问题更大。
不是你遇不到,而是这个人,遇到也会被你排除。
你的感觉,可能会越来越古怪。
不管是谁,都要学会去爱生活中具体的人,去接受对方的优缺点,而不是爱自己的感觉,爱幻想中的人设,爱并不存在的美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