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IDG押注,阿里前高管带队赴港IPO

直通汇聚 2025-04-18 14:24:46

去年收入2.43亿亏损超12亿。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第7家按18C上市规则赴港IPO的特专科技企业,来了。

4月15日,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滴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民银资本、国泰君安国际、浦银国际、交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募资净额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海外业务扩张、寻找潜在投资和并购机会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联席保荐人中,除中信证券外,均是滴普科技的股东。早在2020年12月,浦银国际就曾以领投方身份,参与滴普科技4000万美元A4轮融资,彼时其投后估值4.417亿美元。不到两年,截至2022年B2轮融资完成后,滴普科技的估值迅速攀升至9.354亿美元。

而这也意味着,滴普科技顺利上市后,浦银国际等多家联席保荐人将收获丰厚回报。同时,曾就职于华为、阿里的创始人赵杰辉,以及公司背后的IDG资本、高瓴资本、初心资本、晨兴资本、BAI资本、光源资本等早期投资方,更将赚得盆满钵满。

创始人出身华为阿里,7年间获IDG高瓴等多轮押注

现年45岁的赵杰辉,于2001年6月毕业于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并于2004年6月获得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

毕业后,赵杰辉于2004年3月顺利入职华为。他曾在与投资方之一晨兴资本的对话中提到,作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他在华为的核心路由器团队一干就是十几年,“因此有幸参与了华为路由器的整个发展过程”。在此期间,赵杰辉也一步步从核心技术专家,成长为相关领域的团队负责人。

2015年5月离开华为后,赵杰辉加盟阿里,历任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等多个职位。在阿里供职三年多后,他便怀揣“技术普惠”梦想,以“点滴努力,普惠科技”为初心,于2018年5月携手华为前同事杨磊,共同创办了滴普科技。

资料显示,现年45岁的杨磊于2001年7月在西南林学院(现称西南林业大学)获得车辆工程 (汽车运用工程)学士学位,并于2023年8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4年12月至2012年12月,他在华为与赵杰辉共事8年,期间曾担任高级产品经理及高级工程师。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5月起,赵杰辉尚在阿里时,杨磊就开始了首次创业,一手创办北京维擎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创始人兼CEO。

华为前同事、有创业经验,这或许就是赵杰辉找来杨磊,共同创办滴普科技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最初的监事开始,杨磊于2018年7月起就担任滴普科技产品及解决方案团队(PSST)总裁直至今日,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仅凭二人的履历背景,就足以在创业热潮中,吸引到一级市场足够的关注度。“IDG投A轮,红杉B轮,高瓴C轮”的企业融资故事,也基本复刻到了滴普科技身上。

在滴普科技成立半年后,IDG便早早地下场,以领投方身份参与了15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此后更是接连四度出手;高瓴则是在四个多月后,以领投方身份参与了滴普科技的5410万元的Pre-A轮融资,此后更是连续两次领投、一次跟投该公司的新一轮融资。

招股书显示,成立至今,滴普科技累计完成8轮融资,累计获得约7.035亿元和1.233亿美元投资,合计约16.04亿元,投后估值达9.354亿美元(约合68.28亿元)。

其中,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五源资本、兴业银行等;其他资深独立投资者为浦银国际;其他投资者还包括初心资本、晨兴资本、BAI资本、光源资本等。

来源:滴普科技招股书

IPO前,赵杰辉持有滴普科技16.49%股份,并有权行使所附带的45.41%投票权,同时他控制的滴普慧创,又分别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滴普华创、滴普华赢分别持有公司12.43%、2.12%股权;杨磊则持股3.9%,并有权行使10.75%投票权。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现有不同投票权架构下及根据一致行动人协议,赵杰辉有权行使滴普科技34.95%股份所附带的64.17%投票权。

此外,Pre-A轮领投方高瓴合计持有滴普科技15.42%股份,系第一大外部股东;天使轮领投方IDG紧随其后,合计持股11.44%;兴业银行合计持股5.92%;五源资本持股5.90%;初心资本合计持股4.61%;浦银国际合计持股4.48%。

市占率4.2%排名第五,去年收入2.43亿亏损超12亿

滴普科技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前沿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大规模高效整合数据、决策及运营。凭借其AI-Ready的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及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两大基础设施,实现Agentic人工智能应用在企业的部署及实施。

据网信北京公号消息,4月10日,北京市新增23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其中,滴普科技的Deepexi企业大模型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由此成为业界首个完成深度合成算法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双重监管备案的通用企业运营决策大模型。

招股书显示,滴普科技的解决方案,能够助力各行业的企业优化决策、提升运营效率并提高生产力,已经实现了在多个垂直行业的规模商业化落地,包括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

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已为全球各行业累计245名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其中复购客户81名,占客户群的33.1%,显示其高度的客户黏性及客户满意度。

2019年和2023年,滴普科技分别开始对其FastData及FastAGI解决方案进行商业化,这也是目前该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2022-2024年(下称:招股书),FastData解决方案带来的收入分别约为1亿、1.22亿、1.53亿元;2023-2024年,FastAGI解决方案带来的收入分别约为654.9万元、9039.6万元。

由此,报告期内,滴普科技收入分别约为1.00亿、1.29亿、2.43亿,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5.5%;毛利分别约为2955.9万、5177.3万、1.2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9.4%、40.1%、51.9%。

来源:滴普科技招股书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的收入计,滴普科技是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位的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2%,预期于2025年将达到4.4%。

然而,与全球多数AI企业一致,滴普科技同样存在“低收入、高亏损”等通病。

报告期内,滴普科技年内亏损分别约为6.55亿、5.03亿、12.55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约为2.24亿、1.89亿、9703.0万元。该公司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近三年连续产生净亏损,主要是因为不断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产生亏损。

报告期内,滴普科技研发开支分别约为9416.8万、8234.2万、8139.9万元,分别占公司相关年度营业总收入的93.7%、63.8%、33.5%。截至2024年底,其研发团队由143名成员组成,占员工总数的44.3%。

截至2024年底,滴普科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8亿元,上年同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7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滴普科技不仅需要在通用大模型领域,面临阿里、腾讯、华为、百度、字节等巨头的生态压制,还要在垂直场景,直面第四范式、星环科技等竞对的贴身肉搏。

未来,滴普科技将如何应对诸多挑战,也值得外界保持关注。

0 阅读:0

直通汇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