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我,叫张铁军,在辽东军区某炮兵团政治处干部科做干事,负责处理干部调动、晋升等文书工作。这份工作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士兵的个人前途和军队的规章制度,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天下午,我的老乡兼战友刘卫国急匆匆地来到我的办公室。他比我早入伍两年,是个精明能干的参谋。我们曾经一起摸爬滚打,一起扛过枪,三年新兵连的时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老张,帮个忙!”他神秘兮兮地掏出一份调令申请,说是他表哥在大青山训练基地当副营长,能帮他安排个好职位,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我为他感到高兴,正准备接过材料,却发现少了至关重要的团长签字。
按照规定,干部调动必须经过团级领导审批,这是雷打不动的铁律。我委婉地拒绝了他,解释说没有团长签字,我无权办理。
刘卫国一听就急了,他提高了音量:“咱俩这关系,这点小事都不帮?”他试图说服我,认为这只是走个过场,团长肯定会签字,让我先处理文件,签字以后补上。
我理解他的急切心情,但军令如山,我不能徇私枉法。我再次拒绝了他,并耐心地解释,这不是小事,程序不能少。
我的拒绝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的希望。他愤然离去,临走前撂下一句:“你现在当了干部,就变了,以后有事也别来找我!”
办公室的门被重重地关上,我的心也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窗外,落叶飘零,就像我此刻的茫然和无奈。友情和原则,如同天平的两端,该如何平衡?
第二天,政治处主任刘洪波找到我,询问了刘卫国调令的事情。我如实汇报了情况,主任肯定了我的做法,并让我协助刘卫国补齐手续。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祸不单行。就在这时,我接到了老家打来的电话,父亲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县医院。我心急如焚,连夜赶回了老家。
县医院条件有限,父亲需要转院到市里的大医院,巨额的手术费压得我喘不过气。母亲以泪洗面,弟弟还在上高中,这个家仿佛一下子塌了半边天。
多亏了战友们的慷慨解囊,我终于凑够了手术费。父亲的手术很成功,但后续治疗还需要一大笔钱。我不得不向部队请了半个月的假,这在平时几乎是不可能的,多亏了刘主任的帮助。
回到部队后,我发现刘卫国的调令材料已经办好了,上面赫然盖着团长的签字。日期显示在我请假期间,这让我感到疑惑。因为我知道,那段时间团长正在军区开会,根本不在驻地。
我找到政治处的老王询问情况,老王回忆说,刘卫国曾来过,说是让他把材料放我桌上,后来又来取走了一份文件。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我立刻去队部查询,发现刘卫国竟然已经办理了离队手续!
真相只有一个:团长的签字是伪造的!
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揭发刘卫国,他可能会面临严厉的处分,甚至断送军旅生涯。可如果隐瞒不报,将来一旦东窗事发,我将承担全部责任。
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想起他之前还带头给我凑父亲的医药费,我的内心更加矛盾。但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遵守纪律。最终,我还是决定找刘卫国问个清楚。
他却矢口否认,并威胁我说这件事背后有人,让我不要多管闲事。他的态度让我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
第二天一早,我向刘主任汇报了情况。刘主任立即向团长报告。就在这时,团长办公室传来消息,要我立刻过去。
在团长办公室里,除了团长和政委,还有一位来自军区纪检组的高组长。原来,刘卫国所谓的“表哥”根本不是亲戚,而是他用金钱贿赂的关系。他为了调走,不惜伪造签字,挪用公款,甚至在装备采购中做了手脚。
我的坚持原则,无意中阻止了一场更大的腐败。团长和高组长都肯定了我的做法,并告诉我,正是因为我坚守原则,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我得知自己因为表现出色,被推荐参加军校进修。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就在我准备庆祝的时候,却接到了家里的电话,父亲病情恶化,需要更大规模的手术,费用是之前的两倍还多。我再次陷入了困境。
这时,刘卫国的妻子李梅找到了我,哭着求我救救刘卫国。她告诉我,刘卫国是因为母亲重病,家中负债累累,才一时糊涂走了歪路。
我理解她的痛苦,但军法无情,我只能如实反映情况。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刘主任告诉我,军区首长得知我的情况后,特批了一笔救助金,足够支付父亲的手术费用。
我感动得热泪盈眶。组织的关怀和肯定,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原则,做一个合格的军人。
半年后,刘卫国被降职处分,但考虑到他的家庭情况和主动交代问题的态度,没有被开除军籍。我则顺利通过了军校考试,即将开启新的学习生涯。
临行前,我收到刘卫国的一封信,信中充满了悔恨和感激。他说,正是我的坚持原则,才让他悬崖勒马,避免了犯下更大的错误。
七年后,在一次军区会议上,我再次见到了刘卫国。他精神饱满,虽然职级不高,但眼神中充满了坦然。他告诉我,他现在每天都告诫自己,原则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并肩走在阳光下,曾经的隔阂早已烟消云散。我终于明白,坚守原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战友的真正帮助。有时,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最深厚的情谊。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