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买拉菲都不如买茅台,理由有3点,看看你认同吗

张昭看美食 2025-03-26 20:06:35

导语:在中国,买拉菲都不如买茅台,原因有3点,看看你认同吗

在这个酒香四溢的时代,每个人的酒柜里都藏着几瓶心仪的佳酿。有人偏爱那来自法国的浪漫——拉菲,有人则钟情于国酒之魂——茅台。但今天,我要跟咱们中年男同胞们聊聊,为啥在中国,买拉菲还真不如买茅台,理由有三,且听我细细道来。

理由一:茅台是中国人社交的“硬通货”,拉菲只是“面子道具”

中国人谈生意、叙感情,讲究的是“酒桌见真章”。茅台作为国宴用酒,早已成为商务宴请、家族聚会、礼尚往来的社交货币。

数据显示,85%的高端商务场景首选白酒,而茅台以 “开瓶即共识” 的号召力稳居榜首。反观拉菲,虽在红酒圈地位崇高,但中餐配红酒的适配度低,且多数人喝不出82年拉菲与普通红酒的差异,反而显得“用力过猛”。

更关键的是,茅台背后是中国礼序文化的千年积淀。从茅台从线上购买到线下品鉴会,用户分享的不仅是酒,更是身份认同感。而拉菲的庄园故事,对中国人而言始终隔着一层文化滤镜。

理由二:茅台越囤越值钱,拉菲可能越放越“亏”

茅台不仅是酒,更是 “液体黄金”。一瓶品相完好的1982年茅台,拍卖价可达百万级,而同年份拉菲约20万。茅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金融属性强:酱香酒越陈越醇,且茅台年产量仅5万吨,供需倒挂让囤货稳赚不赔;

抗通胀利器:过去20年茅台价格年均涨幅超36%,超过了许多理财产品;

流通性高:老酒回收市场成熟,茅台随时可折现,而红酒圈小众且鉴定门槛高。

反观红酒,存放需恒温恒湿,普通家庭存酒易变质,且市场波动大。2024年茅台股价回调时,仍有大批藏家抄底,而拉菲近年因假货泛滥,流通价值持续缩水

理由三:茅台适配全场景,拉菲只能“活在朋友圈”

茅台早已突破传统酒局:与瑞幸联名的“酱香拿铁”席卷年轻人市场,100ml小茅台瞄准闺蜜小聚,冰淇淋和巧克力跨界破圈。这种 “上得国宴,下得烧烤摊” 的包容性,让茅台覆盖婚宴、家宴、自饮等多场景。

而拉菲的消费场景极为局限:西餐厅配牛排尚可,但涮火锅、吃烧烤时开拉菲?画面太违和。更扎心的是,中年人喝红酒常被调侃“装腔作势”,远不如茅台来得坦荡实在。

若想日常小酌不肉疼,或送礼时多一份低调的诚意,不妨试试这款川派浓香黑马——南池翠N9:

这酒产自四川邛崃(中国基酒核心产区),邛崃古称临邛,自古就是盛产美酒之地,90年代就成为我国著名的原酒之乡,为我国白酒事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酒厂是1988年建厂的老八大原酒厂之一,曾为不少一二线品牌代工基酒,手握2000+老窖池和“168口名优窖池群”。

酒厂严格按照五粮配比(高粱、大米、小麦、糯米、玉米)酿酒,9年基酒+15年老酒勾调,入口绵甜不辣喉,窖香浓郁带五粮陈香,口感接近三四百的名酒嫡系,性价比很高。包装设计复古喜庆,适合老友聚会、家庭自饮、婚宴嫁娶,送礼也不掉价。

结语:

存酒如存人脉,讲究“有用”胜过“好看”。茅台是中年人的社交底牌,而南池翠酒则是懂行者的性价比之选。与其跟风追逐“洋标签”,不如把钱花在真正能喝出价值、喝出感情的好酒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