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战败之后,这些俘虏,最怕的竟然是女护士。
为什么身材高挑,长相姣好的苏联女护士能成为日本战俘心中的噩梦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945年8月9日0点,苏联宣布加入《波茨坦公告》,随着这份声明的发出,也就意味着苏联正式对日本宣战。
众所周知,《波茨坦公告》的核心内容就是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及同盟国将对负隅顽抗的日本军队展开最后攻击,直到日本人彻底投降放弃抵抗为止。
原本,日本人以为六十多万关东军,就算是凭借人数优势,也绝不会轻易的失败,但现实却非常残酷。
因为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转折,一方面,德国在1945年的5月就已经无条件投降了,这意味着日本失去了欧洲战场的牵制。
另一方面,苏联宣战也意味着日本要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协同进攻。
珍珠港事件之后,日本面对火力全开的美国,就已经是节节败退,逐渐陷入到战略收缩的状况之中。
一个美国尚且对付不了,现在又来一个苏联,这个仗要怎么打呢?
冷暖自知,六七十万关东军,他们可以说是最早丧失信心的一拨人。
就算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给他们打了再多的鸡血,但面对荷枪实弹的苏联军队,他们也是完全没有信心的。
兵败如山倒,这话一点都不假,几十万关东军,战败只用了几周的时间,可以说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抵抗。
苏联8月9日全面进攻关东军,到了8月23日,仅仅两周的时间,战争已经结束,面对投降的关东军,苏联制定了日军战俘接收决议。
根据这一版决议,60多万日本战俘,将被分别安置在267个战俘营内,这些战俘营所在的位置就位于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
说起西伯利亚,我们都很熟悉,每年冬天,这里都会诞生一波又一波的冷空气,让我国的冬天变得极为严寒。
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仅仅是南下,就让我国的冬天比同纬度温度更低。
想想看,到了真正的西伯利亚,这里的自然环境该是多严酷呢?真实的西伯利亚,在隆冬季节里零下五六十度都是常见的事情。
西伯利亚原本就没有有效的关押设施,毕竟,从参战到日本投降才一周的时间,苏联人哪里有时间能够造出一座座战俘营地。
为了能顺利关押这些日本士兵,当时的关押条件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不但很多房子的密封性能都很差,甚至都没办法保证完全容纳这么多的人。
例如其中的一些战俘营,原本计划安置超过1000人,但战俘被送到的时候,只有大约一二百人能够有住的地方。
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住所的建造,苏联人也顾不上建筑的质量问题了。
密封性差,供暖照明设施也不全,甚至连厕所也来不及建造。
日本在8月15日投降之后,西伯利亚已经是深秋露重的时节了;
到了战俘送到的九月份的时候,西伯利亚很多地方已经结冰飘雪了,所以战俘们面对的第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御寒。
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前苏联的经济状况也非常糟糕。
在二战结束的时候,别说供给数十万战俘的日常生活,即使是苏联民众,也还过着吃不饱饭,住不起房的艰难生活。
这群战俘的生活条件,就被压缩到仅能维持生命的地步,对于这些战俘,苏联人可不惯着。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日本人来到西伯利亚之后,每天能够分配到的食物非常有限。
大多数人每天只能分到一些黑面包,小豆,高粱或者土豆之类的食物,即使是这样的食物,也非常有限,别说吃饱,就算是想要满足一日三餐也十分困难。
战俘营里,大多数人都只是忍饥挨饿,很多人在来到战俘营之后没多久就患上了营养不良。
除了食物供给跟不上,御寒衣物的供给几乎是没有。
到了1945年冬季,西伯利亚的气温已经降低到零下好几十度,但是很多日本战俘穿的衣服还是夏天抓住他们的时候穿的单衣。
为了取暖,战俘们不得不捡柴火,扒桦树皮烧火取暖。
但饶是如此,极端残酷的环境还是让很多人扛不过去,战俘营出现了大量的死亡案例。
随着死亡的发生,战俘们开始掠夺死者的物资,譬如食物和衣服,一旦见到有人不行了,旁边的战俘想到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救援,而是抢夺为数不多的的物资为己所用。
此外,这些战俘也不是无偿的享受这些有限的食物供给.
正所谓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数十万战俘,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再小的开支也相当庞大,因此,苏联也会要求战俘工作,来换取粮食。
自然而然,工作效率高的人,获取的粮食就多,反之就少,渐渐的,战俘营内开始根据工作完成的情况将战俘分级。
比如一级战俘,获得的面包要更厚一些,三级战俘所得的面包仅有一级战俘的一半,还有些,连最低工作量页完不成,那所得食物就更少了。
当时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战俘营中流行了食品竞技,无非是为了一口吃的。
因为吃不饱,战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自然而然就非常多,打架,斗殴,时常发生。
但这些都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在于面包发放的时候。
所有人都盯着分配面包的人,生怕分给自己的面包被少分了一块,甚至于在分配的过程中,整个现场都屏住呼吸,经常因为多切掉一条边,或者多掉了几个渣子,引发一场斗殴。
根据一些战俘的回忆,除了在分配吃的的问题上,人性展露无遗之外,衣服也成了稀缺品、
西伯利亚的冬天实在冷的厉害,穿的衣服不够厚,又没有足够的燃料取暖,就只有从将死的战俘身上抢夺衣服;
很多时候,一些人还没咽气,就已经被旁边如狼似虎的战俘扒光衣服。
如此场景见多了,大家也就麻木了。
其实如果是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死掉了,对于这些战俘来说,也算得上是解脱,而这些战俘最怕的是,身体还能医治的情况。
那些受伤的战俘,苏联也会将他们送到医院救治,但是救治的条件就一言难尽了。
毕竟,苏联当时的状况也非常艰难,能够提供最基础的医疗,已经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
但是对于这些受伤还死不掉的人来说,无异于一场折磨。
比如战俘生病了,护士就会用给牛马打针的注射器,给他们打预防针,再比如有些士兵冻伤了,为了防止进一步侵害正常器官,就直接进行截肢手术、
很多时候,因为麻药不足,手术只能在无麻药的情况下进行,很多战俘不是被疾病和饥饿夺走生命的,而是生生被疼死的。
虽然这些苏联女护士,貌美如花,但是日本战俘对这些护士却完全喜欢不起来,只要看到她们,就会瑟瑟发抖。
而且,这些女护士除了治病之外,还有检查健康的权力。
她们会定期来检查战俘的身体,如果战俘的肌肉厚实,那么就会被认定为劳动能力强,尽管能多分一点食物,但是工作强度却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可以说,女护士的手轻轻在腿上拍一拍,扯一下皮,就决定了第二天是多干活还是少干活。
而这些俘虏认为,多领到的那一点点口粮,远远赶不上他们付出的辛苦。
所以这些女护士也成了战俘们的噩梦。
可惜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到1946年12月,关东军战俘得遣返就已经陆续开始。
尽管这些战俘在西伯利亚的生活相当苦,但有一说一,他们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暴行,给我国同胞造成的伤害,可远远超过他们所受到的伤害。
这何尝不是因果报应,如果没有当年日本人的军国主义暴行,何来后来的战俘营的悲惨生活呢?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