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清朝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是哪一位么?
据史料记载,这位皇帝每天工作时长高达18-20个小时,不但勤于政务,还不爱美色,你知道是哪一位皇帝么?
八小时工作制,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不懈争取才得来的。
咱们现在熟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就是为八小时工作制而设立的节日。
在1886年,芝加哥35万工人罢工,游行,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
当时的美国迫于各方的压力,才不得不同意了工人的请求。
自此,8小时工作制才逐渐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工作制度,于是在1889年,为了纪念这次斗争的胜利,第二国际在巴黎将每年的5月1日确定为国际劳动节。
由此可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天工作八小时是能够兼顾工作和休息的比较合理的制度。
但是在历史上,清朝有一个皇帝,竟然每天工作至少18个小时,不但远远超过了八小时工作制的设定,甚至超出了一倍不止,这个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
我们先来看看雍正皇帝的日程表,他每天都要批复数十至数百封奏折,不但一字一句的看完奏折的内容,还会认真的批复奏折。
据现存的一些雍正皇帝批复过的奏折来看,很多时候,他批复的批语都高达数百乃至千字。
想想看,一天至少几十上百的奏折,都以这样的规格进行批复,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除了批复奏折,雍正还会召集大臣,有时候是听取来自各地或重要事项的汇报,有时候是针对一些事项的安排和部署。
除了这些常规的工作之外,一些事关礼仪性质的工作,也少不了皇帝的亲自处理,例如祭天祭祖。
此外,雍正皇帝还信仰佛教,因此,每天还会抽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念佛祭拜。
基本上,每天早晨四点不到,雍正皇帝就会起床开始工作,最早也要到晚上八九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遇到一些比较忙碌的时候,干到十一二点也是常事。
更加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雍正帝除了每天的工作强度极大之外,他还不休息,据史料记载,雍正帝除了每年的除夕和生日会休息之外,其他时间是一天不休息。
这样的工作强度,着实令人感到吃惊。
那为什么雍正皇帝把所有的时间都扑在工作上,而不理会其他的俗事呢?
其实这固然有雍正帝勤政和自律的一面,严格来说,雍正帝算得上历史上罕见的勤政爱民的皇帝。
尽管因为封建制度的原因,雍正虽然勤政爱民,也没办法彻底改变底层百姓穷困的局面,但从他本人的行动和想法来说,他是极其希望国家富强,百姓安定的。
不过,人总归是有惰性的,也有私欲的,难道雍正帝就真的如此自律,乃至于除了工作,其他所有事情一概不管?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似乎还真的是这样。
众所周知,皇帝的身边,最不缺的就是妃嫔,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句俗语,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雍正帝也不例外,有明确记载的雍正帝的嫔妃,就高达31个,虽然这个数量看起来不少,但其实,也并不是因为雍正贪恋美色。
首先,古代帝王之所以嫔妃众多,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为了诞育子嗣,在封建王朝中,诞育子嗣才是封建帝国代代有人,延续万年的基础。
所以,不管皇帝自身是贪恋美色,还是无心女色,皇帝的嫔妃都不会少。
雍正帝的后宫,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渐扩充而来的,但是,雍正还真的不喜欢去后宫。
在清朝,妃嫔侍寝,是依靠著名的翻牌子的方式来安排的。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对这个细节描写的就非常仔细,历史上也是确实如此。
一旦嫔妃入宫,只要不生病,能够侍寝,敬事房就会给嫔妃制作一个绿头的牌子。
上面写着嫔妃的名字,到固定的时辰,太监就会托着这些绿头牌见皇帝,要求皇帝翻牌子,确定晚上与哪一位妃嫔见面。
在历史上,除清朝以外的朝代,皇帝与妃嫔之间的夜晚,还是相当自由的,但是到了清朝,这个作为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中礼法制度最严格的朝代,这件事就非常复杂了。
历朝历代,封建王朝的权力中枢实质上都是在皇帝,外戚,宦官,武将,文臣之间流转。
经过这么多的朝代,皇帝为了巩固皇权,没有一个朝代不是在吸取前代的教训,逐步限制外戚,宦官,文臣武将的权力。
譬如秦汉时代,丞相的权力滔天,后世逐渐的发展成三省六部制,将丞相的权力分散到几个人的身上,互为掣肘;
到了清朝,更是设立了军机处,除了直接向皇帝汇报之外,军机大臣也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诸如此类的制度变化,在清朝可谓登峰造极,其中关于后宫的管理也极度严苛,目的无非是防止外戚专权。
所以,在清朝,专门设置了敬事房来管理后宫嫔妃的事情。
皇帝并不是喜欢谁就可以与谁过夜,而是必须通过敬事房翻牌子才能够成行。
别看敬事房只是一群太监在管理,但实际上大多数的嫔妃,对于敬事房的太监还是相当巴结的。
尤其是低级别的嫔妃,更是如此,否则,敬事房随便找个由头,把妃子的绿头牌撤了,妃子可就再也见不到皇帝了。
而这还不是清朝后宫制度最不近人情的地方。
更可怕的在于,清朝的礼法制度里认为,绵延子嗣是妃嫔唯一需要做好的事情,所以,皇帝即便是想要宠幸妃嫔,也绝不可以跟妃嫔过夜。
敬事房的太监会把妃嫔带到皇帝的住处,给出的时间也相当有限,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半小时。
当时辰到了,太监就会在门外提醒皇帝结束,届时不论皇帝是否愿意,妃嫔都必须离开。
可以说,这套制度,完全把女性当作了生育的工具,也是相当的恐怖了。
但从权力的角度来说,因为妃嫔不能与皇帝过从甚密,想要干政,难如登天。
事实上,清朝将近300年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妃嫔干政的案例发生,即便有后宫摄政的情况,也是母凭子贵,皇帝年幼,不得已由太后垂帘听政。
清朝初年的孝庄太后,晚期的慈禧太后均属此类,但无一例外,并没有皇后,妃子架空皇帝,干涉政事的例子。
这也充分说明,清朝对于后宫制度的设置,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极大的增强了皇权的稳定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雍正之所以不时常去后宫,除了他自己勤于政事,极端自律之外,对于权力的空前痴迷,以及后宫侍寝制度相当严苛,都是重要的原因。
想想看,哪怕是雍正看得上的妃嫔,想要日日见面,耳鬓厮磨,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还不得不遵守各种制度,甚至被一群太监盯着,这个皇帝做的也是够辛苦的了。
雍正在清朝,算不上在位时间很长的皇帝,仅仅在位13年。
之所以如此短暂,除了雍正登基的时候,已经年近五十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工作强度实在太大,几乎每天都凌晨起床,工作到深夜,积劳成疾才是他过早去世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