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对峙三条线索:经济脱钩加税,军事合作推迟,文化合作闹情绪

李儒评武器 2025-02-17 11:05:06

01 深夜通话引发震荡据环球网消息,当地时间2月13日,美国总统与俄罗斯总统通电话后首次对外表态,称“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设想缺乏现实基础”。此言一出,迅速引发连锁反应。次日(14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在新年首场记者会上公开回应:“英国仍将全力支持乌克兰的入约进程”。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国防部长在同日北约闭门会议中强调,乌克兰的北约资格“不应成为停战谈判的前提”,《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称,斯塔默当场多次表达不同意见。

这场交锋的背后,是美英罕见的外交对峙。《金融时报》统计发现,自美国新总统1月20日就职以来,两国高层至少已有3次公开立场冲突,涉及气候政策、数字税及苏伊士运河管辖权问题。而此次乌克兰议题的矛盾,恐成为双方关系的转折点。

02 钢铝关税下的联盟裂痕2月12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英国在豁免名单上“意外落选”。数据显示,2024年英国对美钢铝出口额达18.7亿美元,约占相关行业总出口量的31%。伯明翰金属交易所分析师指出,此举或导致英国相关企业至少裁员4500人。唐宁街虽表态“正与美国密切沟通”,但至今未获任何豁免承诺。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2月10日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公开支持英国改革联盟党提出的“经济自主计划”,并配文称“是时候更新英吉利海峡的命名规则”。虽然其“华盛顿海峡”的提议看似玩笑,但《泰晤士报》称英国交通部已三次要求平台撤下该视频。

03 华盛顿的敲打艺术美国副总统万斯2月15日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抛出重磅观点:“美国未来十年的主要挑战或将来自大西洋东岸”。对于记者追问是否指向欧盟,他明确表示:“人口结构变化正在重塑英国的政治生态”。目前英国穆斯林人口占比已达8.2%,印度裔公民突破200万。万斯在采访中多次提及“英国首相苏纳克对印政策”,暗示某些族裔群体可能“改变国家战略方向”。

不过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专家马克·琼斯表示:“这种表态更像是政治施压。美国真正的关切是英国在乌克兰问题的‘不配合’。”据悉,白宫正推动3月前达成俄乌和平协议框架,而英国主张继续军援基辅的政策与之相悖。

04 特殊关系何去何从对于美方频发强硬信号,英国《卫报》梳理出三条线索:

1. 经济脱钩信号:除钢铝关税外,美国在金融监管领域连续否决4项英资银行申请

2. 军事合作降温:原定2月举行的英美联合军演已无限期推迟

3. 文化认同危机:好莱坞八大制片厂联合抵制英国编剧工会的新版分红方案

即便如此,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大卫·史蒂文森认为“彻底决裂可能性仍低”:两国年贸易额达2630亿美元,纽卡斯尔核电站80%融资依赖美资,安全领域更有超600个合作项目。但不可否认,“特殊关系”已进入半世纪以来最敏感阶段。

05 沉默的大多数在想什么路透社民调显示,67%英国民众认为政府应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仅21%受访者支持继续增加援乌预算。曼彻斯特卡车司机安东尼的话颇具代表性:“现在更该关注自家的通胀率(4.8%)和NHS的候诊名单,而不是基辅的坦克缺口。”

历史总是充满隐喻——早在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如今正在展出一份泛黄文件:那是1997年布莱尔政府收到的首份《跨大西洋关系评估报告》,封面用红笔标注的结论依然清晰可见:“维系特殊关系的从来不是情感,而是精确计算的利益平衡。”

免责声明

感谢您阅读本文。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非专业建议或承诺。尽管作者已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无法作出完全保证。

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损失或风险,作者概不负责。文章中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反映任何组织或机构的观点。

读者应自行判断信息的适用性,并承担相关后果。需注意,某些内容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失效,建议您自行核实最新信息。

对于任何与本文相关的争议或问题,作者保留最终解释权。如果您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本文,请确保其来源的可靠性。

在参考本文内容时,请保持谨慎,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建议。

再次感谢您对本文的关注。

2 阅读:17

李儒评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