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M23叛军势如破竹攻占刚果东部矿产重镇时,这个深陷战乱的非洲国家将目光投向了大西洋彼岸。 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齐塞克迪近日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出秘密信函,提出用钴、锂等战略矿产资源的开采权,换取美国帮助剿灭邻国支持的叛军组织。 这份直击特朗普执政风格的提案,正在国际地缘政治棋盘上激起微妙涟漪。
刚果政府开出的矿产清单精准踩中了特朗普的商业神经。 在长达数页的信件中,齐塞克迪详细列举了该国钴矿储量占全球70%的绝对优势,以及锂、铜、钽等现代科技产业命脉资源。 更引人注目的是,刚果承诺向美国主权财富基金开放开采权,这种将国家资源与资本力量深度绑定的提议,恰与特朗普任内推行的"资源换安全"策略不谋而合。
知情人士透露,刚果当局已启动双轨外交机制。 除官方渠道外,该国正通过美国黑水公司创始人埃里克·普林斯搭建沟通桥梁。 这位与特朗普私交甚密的军事承包商巨头,近期频繁出入刚果进行矿产价值评估,其团队已在当地展开实质性磋商。 分析指出,这种绕过现任政府的"影子外交",既反映出刚果对拜登政府的失望,也暴露出其欲借特朗普潜在影响力破局的急迫心态。
从叙利亚油田到乌克兰矿产,特朗普任内的"资源优先"外交政策形成鲜明风格。 2019年他直言美军留守叙利亚东北部"只为石油",2022年更要求乌克兰以矿产资源抵扣军援。 这种将地缘博弈与商业利益直接挂钩的模式,如今在非洲大陆获得新注解。 刚果东部战局恶化恰逢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卢旺达及叛军组织,时间节点的微妙重合引发外界对幕后交易的揣测。
但刚果的"矿产换安全"计划面临多重现实阻碍。 首先,刚果政府要求的"正式安全协议"需要美军深度介入,这与特朗普主张的战略收缩路线存在冲突。 其次,该国基础设施薄弱、安全形势复杂,矿产开发成本远超普通商业项目。 再者,卢旺达作为地区强国的介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长期存在,都让这场代理人战争充满变数。
尽管挑战重重,刚果的提议仍可能撬动美国对非战略调整。 随着全球新能源竞赛白热化,刚果的钴矿直接关系电动汽车产业链安全,其锂资源储备更是储能技术的核心命脉。 若特朗普团队能设计出"低成本介入"方案——如强化军事培训、装备援助配合私营安保力量介入,或将开创大国介入非洲事务的新模式。 这场围绕矿产与安全的博弈,正在考验各方政治智慧与战略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