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坛近日迎来戏剧性转折,宪法法院驳回对代总统韩德洙的弹劾案,这场持续87天的政治危机以现任政府阵营的胜利告终。随着韩德洙闪电复职,深陷弹劾漩涡的尹锡悦政府重获喘息之机,而中韩高层24小时内的紧急通话,更给这场权力博弈增添了国际维度。此刻压力正转向在野党领袖李在明,其政治前途与人身安全面临双重考验。
3月24日宪法法院的裁决犹如政治惊雷,判定韩德洙虽存在违宪行为但未达罢免标准。这位代总统在官复原职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强调将全力稳定国家治理体系,并呼吁各派停止"撕裂社会的极端对抗"。资本市场迅速作出积极反应,首尔股市当日涨幅创三个月新高,显示出商界对政局趋稳的期待。
此次裁决的深层影响正在政坛引发连锁反应。司法界注意到,宪法法院对"违宪不罢免"的判定标准,可能为尹锡悦弹劾案提供关键判例参考。根据韩国弹劾机制,总统弹劾案需至少6名法官支持方能通过,而在野党试图通过安插亲信法官的布局遭遇重挫——代总统韩德洙已明确拒绝任命在野党推荐的马恩赫进入宪法法院。政治观察家测算,现有法官构成下尹锡悦弹劾案极可能以5:4票数遭否决。
正当青瓦台酝酿政治反攻时,中韩外交渠道24小时内完成关键互动。韩国外交部亚太局负责人郑炳元急电中国驻韩大使戴兵,除通报弹劾案进展外,重点强调维护双边关系稳定的诉求。中方回应延续既定立场,重申不干涉内政原则,但"乐见两国关系稳中向好"的表态被解读为对韩方诉求的积极回应。
这场政治地震的最大余波正冲击在野党阵营。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不仅面临26日二审宣判的选举法案指控,更遭遇死亡威胁被迫缩减公开行程。若尹锡悦成功摆脱弹劾危机,执政党势必将启动政治清算,首当其冲的反对派领袖恐难全身而退。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李在明民调支持率仍领先总统8个百分点,但司法困局与人身安全威胁已形成钳形攻势。
随着宪法法院最终裁决进入倒计时,韩国政坛正滑向更激烈的对抗周期。青瓦台与在野党的终极较量,或将重塑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