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在幼苗期发生苗稀的情况时有出现,尤其在返青期,因为早春温度一般不是很高,而此时小麦生长又急需温度,因此一些小麦就会表现出不齐的现象,再加上后面天气情况不好等,就表现出苗稀状态。
林间管理人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会选择一些好的药剂,同时也希望这些药剂能达到最佳效果,那么此时应该使用哪些药剂呢?
小麦苗稀的影响。小麦苗稀指的是小麦个体间的距离太大,密度比较稀,应该是要平均分布的,但此时小麦种植密度小于每亩40万株。
小麦苗稀有生理性和非生理性两种,生理性是由于茎尖分化过迟导致的。
非生理性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1. 種子质量低劣。
2. 种子发芽障碍。
3. 病虫害。
4. 不良气候。
在离开九月份的时候,小麦的种子存量就会非常少了,并且发现枯死现象的根茎也会逐渐增多,若缺水缺肥,或遭遇自然灾害等因素,则会更为显著。
苗稀会对小麦造成极大的危害,这意味着小麦的产量相对较低,并且由于小麦存量少,在进行择优后,最终留下来的这些小麦也很难达到最大程度上的成长。
根据相关测试的数据可知,当每亩小麦存量为30万株时,小麦分蘖率约为225%;
当每亩小麦存量为40万株时,小麦分蘖率约为192%;
当每亩小麦存量为50万株时,小麦分蘖率约为178%;
当每亩小麦存量为60万株时,小麦分蘖率约为160%
因此,由此可见,当每亩小麦存量越低,其对应的分蘖率也就越低。
换句话说,当小麦的数量过少时,它是不能以补充再生物的方式来进行补偿的,因此这就造成了分蘖率过低的问题;
另外,当小麦分蘖率降低后,还会导致其他的不良后果,比如说成穗率也会随之降低,从而使得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由此可见,苗稀不仅会影响到小麦分蘖率,还会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小麦产量。
而用一些调节剂来提前促进小麦拔节生长也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
苗稀施用调节剂的选择。根据现有的经验,在返青期进行回暖促生,再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返青期施用芸苔素内酯是最有效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芸苔素内酯呢?
芸苔素内酯属于植物激素,又称作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发现它通常存在于幼芽、种子和根系中;
作为一种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信号分子,芸苔素内酯在植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能够影响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同时还可以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如盐碱和干旱等。
芸苔素内酯可以诱导一系列生理效应,包括促进种子的萌发、抑制茎伸长、促进叶片扩展等。
总之,芸苔素内酯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植物生物技术领域。
如果农户希望能够通过调节剂来改善小麦的生长,一般都会选择芸苔素内酯作为首选调节剂。
与其他普通调节剂相比,芸苔素内酯要更加高效安全。
其刺激性的元素较少,因此对植物本身的危害相对较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它在促进植物成长方面展现出了更高的效率。
这得益于它能够激活植物自身的生理反应,加速细胞的分裂与伸长,从而使植物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变化,提高其抵御逆境能力。
此外,芸苔素内酯还具有在土壤中残留较少的特点,对于后续作物的安全性也起到了积极影响。
与此相对的是,赤霉素作为一种普遍使用但相对风险较高的制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谨慎控制。
尽管赤霉素能够提升小麦在早期发育阶段的速度,从而有利于后续分穗过程,但如果浓度控制不当或施用时间不当,可能会导致小麦集中分蘖、减少穗数等问题,从而大幅降低产量。
洪饶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水稻春季施用赤霉素对入秋前插秧再生物产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粳58”品种中,18%浓度下惠民1号、40%浓度下中粳10号以及20%浓度下粳59号都得到了有效利用,从而提高了水稻秧苗的整齐性。
虽然赤霉素在一定浓度下可以有效促发水稻生长,但如果浓度过高就会抑制整齐化的效果,因此,在使用赤霉素时严格控制浓度是非常重要的,从而防止出现反效果。
此外,当土壤条件较差或者水肥供应不及时,本身已经受损的小麦苗木将进一步减弱,这时候如果再使用赤霉素,就有可能造成死棵现象。
附加使用多效唑。多效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植物调节的药物,可用于处理冬小麦和春小麦,用以增强抗倒伏能力,从而提高产量。
然而,在处理苗稀的小麦时,需要谨慎使用多效唑,因为多效唑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性。
若盲目施用多效唑,可能导致小麦分蘖受到抑制,从而加重苗稀问题,但同时,多效唑也具有一定的促进分蘖作用,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和使用,以便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尽管多效唑有一定的促分蘖作用,但是它在防止小麦旺长及增强抗倒伏性方面更加适用。
在使用多效唑之前,需要考虑到当前小麦生育情况是否旺盛,如果存在旺盛生长情况,再结合土壤情况及天气因素是否有可能造成冻害等,这些情况判断之后再综合考虑其使用。
比如说当地气候飞温暖,冬季无冻害风险,而当前节点正值冬季返青期,此时的小麦状态显然不至于旺盛,因此适合通过喷施多效唑的方法来避免其旺长现象,以提升后期抗倒伏能力。
由于其具有延缓生长、抑制旺长等特性,所以可以选择合适的施用浓度进行喷施,以确保其达到预期效果,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抗倒伏能力。有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中,不同浇水条件下,喷洒0.2%的多效唑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产量,其中临夏市和华亭县分别提升了13.8%和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