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由陈宝国、张丰毅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山河月明》,竟然成了"叫好不叫座"的典型。
说实话,国产剧市场上,历史正剧一直都是最受欢迎的。以前有《大秦帝国》这样成规模、现象级的作品,后来又有《大明王朝1566》这样口碑爆棚的神作,这些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山河月明》虽然也是一部以明朝历史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但它并没有延续历史剧的荣光。
“神仙阵容”却演出了“凡人效果”,这让人难以置信。在这部剧中,老戏骨云集,陈宝国、张丰毅等实力派演员担任主演,王劲松、杜源、王庆祥等演技派也倾情加盟。
如此强大的配置,本应是历史剧中稳赢的“水准保障”。
然而问题出在哪里呢?直言不讳地说,这部剧有点"双重人格"。表面上打着历史正剧的幌子,其实骨子里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古装偶像剧。
原本80集的剧集量,竟然被削减到了45集,瘦身速度比速效减肥还要给力!削减的内容有哪些?多数是没有史实依据的剧情和宫斗戏码。听起来似乎不是很严重,但这一刀下去,整个剧情就变得支离破碎。
就像你在看书,突然少了好几页,前后内容不衔接,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尴尬的是,《山河月明》在处理历史厚重感方面没有遵循正剧的原则,反而将其改为偶像剧风格的感情戏份。
更让观众气愤的是,剧情的衔接处理太随意了。比如朱棣在军中立功斩首的关键情节,导演组竟然选择了失忆,跳过不提。
观众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剧情就已经蹦到朱棣在军营里和士兵称兄道弟了。这剪辑的手法,说它是"神来之笔",倒不如说它是"来去无影"来得更为贴切。
仅仅有"神仙阵容"并不足够。如果没有好的剧本支撑,再厉害的演员也难以施展拳脚。《山河月明》的遭遇或许给我们提了个醒:做历史剧,必须要把历史的分量摆在应有的位置上。
被观众视为"离谱"的部分是:《山河月明》,这部被称为历史正剧的作品,竟然被改编成了一部"宫廷恋爱剧",这真是出乎观众的意料。
该剧主线剧情,并不是在侧面讲叙燕王朱棣在明朝历史上的赫赫名声,而是像极了一情节事古装佳作"先婚后爱"。
朱棣和徐妙云这对CP戏份过多,甚至让观众忘记了这是一部正经的历史剧。
此外,编剧组甚至还不忘在这个故事中加入一个"标配角色"——海别公主。这位蒙古公主的戏份被加到几乎要喧宾夺主的地步。
本来异国公主这样一个被俘虏的角色,只需要走过场就可以了,但是却强行把她卷入到了复杂的感情纠葛中,硬是凑成了一出"三角恋"。
更加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剧情的重点完全跑偏了。对于朱棣在军中斩敌首级这样的重大情节,剧组选择性的失忆,完全跳过。
镜头切到朱棣和士兵欢乐时光时,观众还没反应过来,这前后剧情的衔接简直比地铁换乘还要生硬。
这么搞下来,历史正剧的底色基本被冲没了。喜欢看正剧的观众直摇头:这哪是在演历史啊,分明是在演偶像剧。
但是,古装偶像剧的观众并不接受这种处理方式:“这除了是个爹还是个将军,太正经了,完全没有我想看的那种感觉。”
简单来说,《山河月明》像是一个认识不清自我的年轻人,想扮演历史剧角色,但又无法摆脱偶像剧的影响;想演绎感情戏,但又要顾及历史事实。
结果两头不讨好,把自己搞成了一个“四不像”。
这种“骑墙”式的创作态度,导致的结果是:历史正剧的铁粉不满足,古装偶像剧的目标受众也没有被吸引到。
网上有一些传言指出这部剧:"这剧怕是得罪了历史老师和言情小说家。"
看来,想要拍好一部历史剧,光靠谈情说爱是不够的。历史的厚重感和史实的尊重度是必须的,否则,即使有再多的实力派演员,也无法挽救这部剧的颓势。
《山河月明》最让人欣慰的地方是其演员阵容的豪华程度,这简直就是老戏骨与实力派的演技大赏,让观众看得十分过瘾。
陈宝国老师饰演的朱元璋,将“草根皇帝”这个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展现出了“接地气”的精髓。
见到大臣时,皇上表现出强烈的威严,仿佛在说"朕就是老大";回到后宫陪伴家人时,他立刻变得温柔体贴,全然是个居家好男人,让人忘记了他的帝王身份。
这演技转换自如,堪称教科书级别。
再次观看张丰毅饰演的徐达,他成功演出了一位将军的形象,那股子将军味儿简直绝了。在军营戏份中的表现尤其令人钦佩。
他运筹帷幄时的冷静,指挥若定的气场,都让人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能打胜仗的名将。
老戏骨就是老戏骨,这气质可不是装出来的。
不要把成毅看作是一个“流量小生”,在剧中扮演少年朱棣的时候,他能够生动地展现出一些少年的意气和英勇气概。角色的性格设定与他的个性非常符合,展现出了不畏艰险的年轻人风采。
他眼神里流露出对军营的向往,那种憧憬和期待之感,被他演得真实又动人。
何晟铭的太子朱标真是让人惊喜。他与众不同地把这个太子演得特别亲民,丝毫没有架子。他对待弟弟们时特别照顾,展现了一个"暖心大哥"的形象。
这个解释让观众们看到太子另一面的性格。
然而,在这场“神仙打架”般的演技盛宴中,却有一位“程咬金”横空出世。雨婷儿扮演的少年徐妙云,竟将这个角色表演得像“五官特技”表演秀一般。
这演技的问题,就连说「用力过猛」都算是轻的。
你瞧瞧,为了展现人物的聪明才智,那五官简直像是在打架,眉毛飞到天上去,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更糟糕的是台词功底,那叫一个生硬,听着就像是在背课文。
有些词被特意加重读音,像在朗诵比赛似的。
这一下子,剧的水平降低了不少。就像是一桌子山珍海味中突然混进了一道夹生饭,即便其他菜再好吃,心里也会有芥蒂。
总的来说,《山河月明》的演员整体水准还是很高的。但这部剧存在的一个短板也很明显,令人不禁感叹: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终究是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
这也给影视圈提了个醒:不管演员阵容多么豪华,只要有一个明显的短板拖累,就会造成损失。
《山河月明》里的徐妙云这一角色,实在让观众既生气又想笑。
这人设简直是开了挂的"天才少女",聪明到能一眼看透所有事儿,智商高得简直快上天了。朱元璋说要和亲,她立马就能猜到这是要让徐达出兵。
这个洞察力,哪怕搁在现代都能去当福尔摩斯啦。
更绝的是,在她的眼里,朱棣就像个“小学生”一样,所有的心思都藏不住。
一个“完美”的角色,却是由雨婷儿来出演,而且她的表演让人感到非常失望。说实话,那演技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无法直视。她似乎想表现出成熟稳重,但结果却是五官都扭曲着;她想要展示聪明机智,但说出的话却像是在背语文课文。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该演员的台词功底实在是太差了,简直是在给观众施加痛苦。他把某些词强行加重音,让人听起来就像是在参加朗诵比赛。
这种表演方式与其说是在演戏,不如说是在"表演"演戏。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个本应是"气质美女"的角色,竟被演绎成了"尴尬担当"。观众都忍不住吐槽:这个角色的人设明明是个成熟大人,可她的演技却像小孩子在装大人。
这反差真是让人难以接受。
在后期剧情中,颖儿将要接棒演绎成年的徐妙云。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出,她的哭戏十分有感染力。观众们都在期待这位姐姐能够拯救这个角色,让徐妙云不再继续“社死”的状态。
其实说白了,徐妙云这个角色就是像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人物设定过于高大上,演员的表现跟不上,导致成为这部电视剧最大的“败笔”。
这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角色设定再完美,也得有匹配的演技来支撑,否则就只是在增添笑料。
历史正剧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然而,该类型剧集的创作依然存在诸多挑战。目前,历史正剧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由小说改编的历史正剧很难摆脱原作的影子,导致人物角色形象单一,故事线不连贯。
第二,编剧笔下的历史事件与真实历史出入较大,给观众带来误导第三,历史正剧的制作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这使得一些制作公司望而却步最后,历史正剧的收视率普遍不高,这使得制作公司对该类型剧集的投资意愿降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作公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编剧在创作剧本时,应尽量还原历史事件,避免过度改编。其次,制作公司可以加强与历史学家的合作,确保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第三,制作公司可以通过创新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最后,制作公司可以加强与电视台的合作,提高历史正剧的收视率。
总之,历史正剧的创作需要制作公司和编剧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山河月明》这部剧,就是“干啥啥不行,尴尬第一名”的典型例子。该剧在历史剧和偶像剧之间摇摆不定,偏要加入狗血三角恋才好;可是又非要端着历史正剧的架子。
两边的观众都被得罪了。
历史剧迷们表示非常失望:"这根本就不是在演绎历史,该讲的内容一点都没讲,反而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戏份。"古偶粉们也不满意:"这部剧太严肃了,连一点甜甜的恋爱都要包裹在历史的厚重感中"。
这部电视剧从80集删减到45集,这种"瘦身"速度简直比极速减肥还要快。删掉的那些宫斗剧情,说实话真的没有什么可惜的,因为它并不是正经的史实。
但是问题在于这个剪辑太随意了,剧情在前后段完全对不上号,观众看得直挠头。
真是遗憾,一部实力派演员云集的电视剧,竟然因为一个短板角色拉低了整体水平。就像是一道精心烹饪的满汉全席,偏偏放了一个变味的菜,整桌菜的口感都被毁了。
总的来说,《山河月明》的失败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训:想要拍好历史正剧,好演员是必备的条件,但还需要注意几个关键因素。
不能因为收视率就随意篡改历史,也不能为了显得"接地气"就胡乱编造情节。
最为关键的是,演员阵容必须得整体在线,没有任何短板可言。
现在的观众可精明了,你给他们看什么,他们心里都有杆秤。现在的观众没有那么好糊弄了,比如《山河月明》就是最好的例子证明这一点。
我们做历史剧,如果不老老实实地把历史讲清楚,把戏演好,就很难吸引观众。
这部剧与经典相去甚远。不过,它的一些经验教训还是值得后来者好好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