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抵达华盛顿前夕,白宫证实了一项震动全球贸易的决策: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美印峰会前,宣布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对等关税”政策。
对于平均关税高达14%的印度而言,这无异于一记重击。莫迪在访美期间向特朗普“妥协”,同意对美国降低关税。特朗普也基于降低对印贸易逆差的原则,宣布将向印度出售F-35隐身战斗机。
一
莫迪摆了特朗普一道?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逻辑直白而强硬,若某国对美国商品征收关税,美国将对该国商品征收同等税率的关税。
印度长期被特朗普称为“关税之王”,其针对美国摩托车、威士忌等商品的关税,一度超过100%,导致哈雷戴维森等美国摩托车品牌几乎退出印度市场。
尽管莫迪政府近期紧急削减了智能手机零部件、电动汽车电池材料等领域的关税,但实际效果有限。例如,印度虽名义上降低关税,却以“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税”等名目变相加税,导致美国企业难获实质利益。
这种“表面妥协”,显然难以满足特朗普的胃口。2024年,印度对美贸易顺差达450亿美元,而特朗普的解决方案是要求印度购买更多美国能源和军备。
莫迪此次访美携带的“大礼包”中,包括增购液化天然气、战车和飞机发动机等承诺,试图以此缓解贸易失衡。
二
印度恐怕很难快速得到F-35
在关税高压下,莫迪此行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美国承诺向印度出售F-35隐形战斗机。特朗普在联合记者会上高调宣布:“美国将增加对印度军售数十亿美元,并为最终出售F-35铺平道路。”
这一表态被视为印度“入伙”美国军事技术同盟的标志性事件。然而,F-35交易的实质进展远未如表面风光。印度外交官员随后澄清,协议尚处于“提案阶段”,正式程序尚未启动。
根据预测,F-35的生产线优先供应美国盟友,印度最早可能需等到2032年,才能获得首批战机。
更值得玩味的是,就在美印宣布合作前,俄罗斯苏-57与F-35同时亮相印度航空展,暗示印度仍在美俄之间寻求平衡。
对特朗普而言,军售不仅是经济收益,更是战略捆绑。印度作为全球最大军备进口国,长期依赖俄罗斯装备,俄式装备在印军中占到近6成。通过F-35交易,美国试图削弱俄印军事纽带,同时将印度纳入“印太战略”的技术同盟。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美印官方议程聚焦关税、军售等双边议题,但“中国问题如同空气般充斥会场”。
美国智库学者直言:“特朗普的顾问们清楚,制衡中国需要印度这个支点。”印度想要在稀土、关键矿产、人工智能、军事工业等领域加强与美国的合作,替代中国的地位。
然而,莫迪的投机,面临现实悖论。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电子元件不降反增,暴涨近三倍;2024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突破800亿美元。
即便在美印热炒“替代中国”的背景下,印度经济的对华依赖程度仍旧不降反升,暴露出其“战略骑墙”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