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骨朵网络影视 2024-12-09 16:44:23

引进片扎堆来到11月的电影市场。《这个杀手不太冷》《最后的里程》《海上钢琴师》《完美的日子》《角斗士2》《蜡笔小新:我们的恐龙日记》《因果报应》……再加上本周末上映的《爆裂鼓手》《如父如子》《魔法坏女巫》等等,引进片的数量高达10余部。

不过这些引进片的票房表现都平平,目前只有上映15天的《蜡笔小新:我们的恐龙日记》票房破亿,预测总票房破亿的也只有动画电影《海洋奇缘2》和“悬疑神作”《因果报应》。与其说寄希望于经典引进片拉动市场大盘,倒不如说是期待这些不同国家、类型、题材的引进片在国产电影独木难支的情况下,能够成为内容市场的重要补充。

就如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在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主论坛“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发展”上所说,“引进片对于中国电影票房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留住了一批喜欢电影的观众,因为他们重新进入了电影院。”

整个2024年,引进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的存在感都不容小觑。《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周处除三害》《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等片各自打破纪录,非传统意义的大片、多元化的内容为引进片市场打开了新的格局。

而在引进片之外,合拍片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也将于2024年底再战电影市场:中泰合拍的《误杀3》已经定档12月31日。壹同制作总制片钱重远在主论坛上透露,《误杀3》的合拍形式不仅是取景这么简单。

引进片重质重量,合拍片也早已走出取景合作的单一合作模式。在本土电影式微的当下,它们能为电影市场带来什么?在“引进来”之余,本土电影又该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引进片由“大”到“小”

以往谈起引进片,观众常提的都是《变形金刚》系列、《碟中谍》系列、漫威、DC、迪士尼等等好莱坞大片,它们表现强劲,一度助力全年总票房不断触达天花板。

但近三年来,头部引进片在国内不断失利,《阿凡达:水之道》《黑豹2:瓦坎达万岁》《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速度与激情10》等等观众耳熟能详的IP通通折戟,反而是《铃芽之旅》《灌篮高手》之类票房成绩亮眼。好莱坞工业大片的吸引力大不如前,观众对着重文化内核、情绪价值的引进片青眼有加。

比如2024年上半年,有两部引进片不得不提,一部是中国台湾的动作犯罪电影《周处除三害》,一部是宫崎骏执导并编剧的动画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它们在中国大陆的票房分别达6.65亿和7.91亿,不仅票房表现优异,在观众群体中也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李捷在金椰主论坛上分享,《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和《周处除三害》在大陆的票房都超过了本土市场。前者的7.91亿远远超过日本以及美国,在日本电影市场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因为这是日本电影市场的新片首度出现海外单一市场票房超过本土市场的情况;后者的6.65亿,则几乎是其在全球其他所有地区的总和的两倍。

这两部电影的票房表现,是中国电影市场巨大票房体量和观众审美趋向的典型证明。

“在今年我们也看到,电影跨国家、跨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所谓的语言差异,在整个世界文化交流的环境下越来越平了,很多海外的电影我们引进的时候,认为国内观众不一定能够理解或者喜欢,但事实证明都超越了我们的预期。”下半年阿里影业协助推广的《姥姥的外孙》,在大陆的1.65亿票房,同样是泰国地区的两倍。“我们进一步坚信中国电影观众是具有世界级审美的。”李捷表示。

显而易见,现在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类型题材和审美达不到自身要求的电影了,他们想看到不一样的题材和故事,以及更多“与己有关”的内容。

李捷认为,引进片市场目前正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引进片不再只是美国好莱坞的天下,印度、泰国、日本、中国台湾都可以分一杯羹;第二,引进片的题材和类型几乎都是不一样的,有悬疑,有动画,有罪案,也有现实主义;第三,口碑对引进片的票房有明显助力,票房都是随着口碑的扩散而节节升高的。

“所以我认为,引进片对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非常重要,在国产电影和进口大片之外,引进片是国产电影的一种补充,它留住了一批喜欢电影的观众。”李捷也借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这一契机呼吁,希望海南岛努力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引进片的政策高地,用海南自贸港的优势,为引进片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让中国电影多一些超越本土电影票房的海外引进片。

合拍是策略、更是“人”的艺术

在论坛上,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焦宏奋把电影的国际合作分为四种模式:引进来、走出去、合拍和协拍,其中合拍和协拍是四种模式里更为深度的合作形式。

“合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纯商业投资的片子,我投钱和国外一些大的制作公司,特别是好莱坞合作;第二类是故事性的、人文现实题材的合作,主要是和相同文化背景、叙事方式相一致的区域合作,比如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我觉得这个是合拍的重点;再一个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关于“一带一路”、金砖系列国家这种命题作文的合作,包括故事片、纪录片。我觉得合拍主要有这三个层面的合作:商业、文化情怀、政策引导。”

焦宏奋认为,合拍将是未来中国电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方针的引领下,共同的故事结构、叙事方式和情感表达是国际合作的基础,也是讲好合拍电影故事的核心所在。

钱重远早期参与过很多合拍片,诸如《狼图腾》、《唐人街探案》系列、《误杀》系列,在他看来,早期的合拍片主要是“请进来”,即把国外的主创请到中国来拍摄、取景,讲中国的故事。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合拍片是走出去,不仅是去国外取景,更是跟当地的主创和艺术家一起携手制作一部电影。

“好处是电影里能够有更丰富的元素,能够讲到更多让观众耳目一新的故事,给他们带来更新鲜的感受和体验。”从《唐人街探案》系列、《误杀》系列的票房来看,合拍片在中国市场还是很受欢迎的。

钱重远也在现场分享了拍摄《唐人街探案》系列时的一些感受。比如临时的变化和调整对中国电影人来说稀松平常,但在国外的电影工业中是不被允许的。“特别有意思的是,陈思诚导演在拍《唐探2》的时候,最常用的口头语是‘快快快’,催促我们中国的工作人员加快速度。所以最后用47天就拍摄完成了《唐探2》这部电影。在日本也一样,日本的电影人也非常严谨和认真,我们需要提前一个多月、两个月就做好拍摄计划。《唐探3》在全世界人流量最大的涩谷十字路口取景,包括在秋叶原封了一条街,这些很早就已经完成了。”

“所以当时我们确实是跟国外的电影人做了很多沟通、磨合、交流的工作,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他们的电影人也从我们的电影工作者身上学到了很多临时变化、快速调整、快速反应的方法,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好的交流机制。”在钱重远看来,沟通和工作模式上的差异,可能是目前和海外合拍、协拍的困难和问题之一。

除了工作模式,合拍片想要真正俘获国内外的观众,最大程度地爆发出口碑和票房效应,更重要的可能还是寻找文化的共同点。“很多我们说不太理想的合拍片在这一方面确实做得不好,这也想说、那也想说,没有找到共同点,甲方观众看不太明白,乙方观众也看不太明白。”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皇甫宜川在论坛上表示。

他认为,合拍片在叙事过程当中,在视觉呈现和情节设置上,需要把多元的文化融入进去,而不是仅仅地拼贴。要尊重双方的文化,同时在故事中找到一种平衡点。“比如说《卧虎藏龙》,它是对我们中国武侠文化的一种展现,也体现了我们东方的美学和哲学观点。但是在具体叙事的时候,它是一种很简洁、让很多人都能看懂的方式,这种平衡掌握得特别好。”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文化符号,以一种大家更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我在想如果我们能够遵循这样一种叙事策略的话,是有可能完成好一部合拍片的。但是它仅仅是一种策略,我个人相信还是在于人,还是在于你的创作者,你的团队是不是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和对本地文化的了解,是不是真的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来讲这个故事。”

从“各自为战”走向合力发展

引进片对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但中外的电影合作是交互的,除了引进,中国电影同样应该实现有效输出。

在李捷看来,现如今国内很多电影的发行都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发行,因为它们大多只在国外的华人聚集区发行,没有进入到海外本地语言的主流市场。华语电影在全球发行方面遇到的困难,既有内容和发行渠道的原因,也跟当下的整个国际环境形势息息相关。

华语电影想要实现“走出去”,第二个路径是节展。但总体来讲,节展获得认可的华语电影都是非商业类型的文艺片,比如今年上映的《走走停停》和待映的《捆绑上天堂》,都曾在知名的节展上放映。“第三个途径是市场,各个电影节展和国家都有电影市场,最大的就是美国的AFM,香港也有电影市场,我们会把一些商业片拿去这些电影市场做路演,通过预购或者是合作的方式与海外的发行商建联。”

《地球最后的夜晚》《爱是一把枪》等的制片人单佐龙在论坛上分享了法国合作伙伴眼中能够在欧洲形成大流行和大传播的华语电影。第一类是高度类型化的电影,“比如刁亦男导演的所有电影。”他执导的《白日焰火》《南方车站的聚会》在欧洲分别拥有29万和24万观影人次。

第二类是已经经过法国市场充分认证的作者,“比如中国台湾的侯孝贤导演,他的《刺客聂隐娘》在法国卖出了22万观影人次,在全欧卖到了32万观众人次。再比如说贾樟柯导演,他前面一部作品《江湖儿女》在法国取得了13万观影人次的成绩。”

“第三类是有强烈的社会议题,这两年这一类型的中国电影在法国市场没有特别大的案例可以来举。第四类是这两年一个很特别的案例,叫‘有充分的完成度非常高的中国美学’。我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们中国的新导演顾晓刚,他的第一部作品《春江水暖》,在法国取得了将近14万观影人次的成绩。今年上半年还有一部非常具有东方美学气质的动画电影《深海》,今年上半年在法国上映,也取得了大概125万美金的成绩。从法国人的视角来看,华语电影是如何走出去的,我觉得这四类电影是一个非常好的明证。”

单佐龙同样认为,中国电影要想进入全球更广泛观众的视野,除了去到世界最头部的电影节,还要真正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上映、发行,而不能只在华人聚居的地区不断地上映,只发行给华裔观众。“我觉得一部电影软实力的象征之一是拥有全球的多元市场,它能够被发行给真正多元的观众,所有种族的观众都能看到这样一部电影,而不是倚赖于一个单一种族的单一市场。”

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这个得天独厚的舞台,李捷真诚呼吁,希望中国能够建立一个面向全世界的电影市场。“我们目前的电影市场是非常分散的,虽然有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但这些并没有形成一个合力。我们也要考虑海外合作方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和便利性,他们不可能一年来中国三次。”

华语电影的海外发行结构和市场,目前都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力和规模优势,这非常不利于华语电影的全球发行。改善这一情况的拐点,也许正是一处能够集中所有力量的舞台。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名片优势,其赋予影视产业的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或许正能助力其成为中外电影合作的新广阔天地。

0 阅读:1

骨朵网络影视

简介:网络影视业内资讯、数据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