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件文物:商代晚期冉方彝

文字绘者青青 2025-01-04 01:59:51

冉方彝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彝”,本来是商周青铜礼器的通称。宋朝人开始系统研究青铜器时,发现有一类像小房子一样的青铜器没有自名。于是宋朝人将“彝”字送与了它们,并加了个“方”字,名之曰“方彝”。

方彝,亦是盛酒器,盛行于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出土较少,且只出现在较高等级的墓葬中。

在博物馆里,方彝是很好辨认的,长得像小房子的就是,由长方体器身和屋顶式器盖组成。

这件商代晚期的冉方彝高19.7厘米、口径10.8*7.5厘米、腹深9.9厘米,器身为下部略收的长方体,器盖为四面坡屋顶形。

之所以叫“冉方彝”,是因为盖内和器底分别铸有族徽铭文“冉”字,可惜没能找到相关图片。“冉”为商周时期的重要氏族,目前已发现200多件属于“冉”族的青铜器。

器身四面纹饰大体相同,自上而下分为三层:

上层为两只相对的夔龙纹。夔龙头朝下,身体呈倒S形,圆眼突出,柱角高耸,龙口大张,尾巴上卷。

中层为主体纹饰,饰大兽面纹。兽面臣眼凸睛,刀眉尖耳,阔嘴利牙。比较特别的是它的角,由两条形象完整的夔龙构成。夔龙整体呈倒C形,头朝下口大张,尾朝下向内翘。

下层圈足部位四面有弧形缺口,每面饰两只相对而立的神兽(或夔龙)。神兽昂首张口,上唇前翘,下唇外折,尾部向上勾卷。

器盖四面饰与器身中部一样的大兽面纹,不过兽面纹是倒立的。盖顶还有一钮,亦是四面坡形,饰几何纹。

器身、器盖纹饰均较高浮雕,以云雷纹铺地,庄重华丽,十分精美。再加上满布绿锈,三千多年的时光似乎凝结于上。

这件文物时间是商代晚期,出土信息不明,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摄于三星堆博物馆临展《吉金铸史》。

0 阅读:0

文字绘者青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