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前夜,李建成早得知有危险,为何还要去送死?

四海视野 2025-04-25 18:25:23

武德九年,也就是626年的六月四号一大早,李世民悄悄地带着长孙无忌他们进了宫,在玄武门那儿埋伏了起来。没几个小时后,大唐会发生一件大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玄武门之变”。

【一、】

昨天晚上,张婕妤一得知李世民举报李建成的那些事儿,立马就派人快马加鞭地去给李建成送信。

张婕妤深得李渊宠爱,但她跟李世民关系不太好,反而跟李建成之间有些纠葛,说不清楚。她老在李渊耳边嘀咕,夸李建成这好那好,把李世民说得一无是处。

有了这种联系,张婕妤能轻松地从李渊那里拿到不少重要的消息。

李世民要想让“玄武门之变”得手,关键一步就是得让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踏进宫里。他俩要是不来宫里,那李世民半路动手肯定不成,而且整个政变的事儿也就露馅儿了。

因此,李世民得找个法子,让那两个人非得进宫不可。

李世民的说法很简单直接:他们在后宫乱搞!

【二、】

李渊发现自己被戴了顶“有色帽子”,他岂能不发火,不气得直跳脚?

他立刻下了道死命令,让那两个人明早一早就得进宫。为了防止他们提前开溜或者吓得不敢来,李渊在圣旨里压根儿没提是啥事儿。

皇上下了死命令,就连身为太子的李建成,也不敢不听从皇上的旨意。

不过,李建成能选择拖延策略,晚点再去宫里。

李渊那道让人摸不着边的旨意,肯定会让李建成一头雾水,心里还直犯嘀咕。李建成可不是个傻子,他肯定会先打发人去宫里探探虚实。

这样一来一回,李世民精心策划的安排很可能会被搞乱,甚至还有可能把他的计划给泄露出去。

李世民早就料到这事儿,心里也有了主意,那就是得把张婕妤这颗棋子给用活了。

张婕妤在宫里头肯定有不少人盯着呢,李世民那边刚递上奏章,没一会儿,奏章里的事儿张婕妤就知道了。这事儿李世民心里明镜似的,其实他也巴望着这样呢。

想想都知道,张婕妤听到这事儿肯定惊呆了!说什么后宫乱搞,后宫不就她和尹德妃那点人吗?要是李世民真把这事儿给办了,张婕妤哪还有好日子过!

张婕妤肯定会赶紧把这事儿告诉李建成,让李建成能早点想办法应对。

这正是李世民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三、】

李建成一听到确切的消息,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再派人去皇宫刺探,他立马就把齐王李元吉叫来,一块儿琢磨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元吉下意识地就说:“甭管那么多,咱们手底下有兵马,怕他干啥!干脆就说病了不去,先看看啥情况再决定。”

李元吉这人吧,脑子不灵光,力气倒挺大,而且脾气还特火爆。一听说李世民告他们“乱搞后宫”,他头一个念头就是先躲起来。他虽然勇猛,但特别惜命,再加上可能真干了那见不得人的事儿,所以他压根儿不敢进宫去见皇上。

遇到麻烦先找个地儿藏起来,实在躲不掉那就直接干吧!

李元吉心里头早就憋着股子反叛的劲儿,现在他手里还捏着好几万大军,底气自然就足了。他就撺掇李建成别听皇帝的命令,说等局势清楚了再做打算。听说有个护军薛实,曾经跟齐王李元吉说:“大王您的名字,跟‘建成’合起来就是个‘唐’字,这说明大王您才是唐朝真正的主人。”齐王一听这话,乐呵呵地说:“只要能把秦王除掉,拿下东宫还不是易如反掌。”

李建成可不这么想,他本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这天下迟早得归他管。要是他敢不听皇上的旨意,那岂不是自己把太子的位置给丢了?

再说了,“搞乱后宫”这事儿可轻可重,全凭李渊怎么想。

李建成毫不犹豫地驳回了李元吉的提议,一脸严肃地说:“咱们在京城里里外外都有人,不用担心有人会捣乱,咱们得按照皇上的旨意进宫,把事情讲清楚。”

【四、】

李建成以前吃过这种亏,所以现在做事小心多了。想当年,他差点因为被人举报谋反而丢掉太子之位。

武德七年夏天,624年的那个六月,到了二十四号这一天,庆州那边,就是现在的甘肃庆城县,发生了大事,都督杨文干扯旗造反了。

杨文干本来是太子李建成身边信赖的保镖,后来被调到了庆州当都督。不过,他私下里一直帮着太子暗中招募和锻炼私人武装。

要想训练士兵,装备肯定少不了。李建成瞅准李渊不在长安,自己临时负责国事的空档,悄悄派了心腹尔朱焕和桥公山,给杨文干送去了一批护具。

根据唐朝的法律,偷偷运送铠甲那就是跟想造反差不多,就连太子也不能搞特殊。

这事儿被人告到了李渊那儿!李渊火冒三丈,立马叫李建成来见他。

李建成接到那个命令后,心里吓得要命,根本就不敢去。

自己心里头压根儿没想着要反叛,但做的事儿却像是在造反,一旦见了李渊,那真是说啥都洗不清了。要是不去,那就等于自己先招了,等于默认了造反的事儿。

李建成这会儿可真是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他的心腹徐师謩给他支了个不太靠谱的招儿:把长安城给捏在手里,然后起兵叛乱。

李建成心里挺有数,没按徐师謩说的做!事后想想,要是他当时听了徐师謩的,那太子这位置肯定是保不住了。

心腹赵弘智给李建成支了一招:“别再摆太子出行的那套排场了,赶紧翻身上一匹快马,自个儿去找皇上认罪吧。”

讲真,这个点子确实挺管用的。

李建成一个人去找李渊,一见面他立马跪下,开始拼命磕头认错,一直磕到整个人都快没力气了,差点晕了过去。

李渊一瞅见头都磕破了,心里顿时就软了,干脆只是把李建成一个人关了起来,就没再追究。

后来,张婕妤那帮人总在李渊耳边嘀咕,结果李渊不光没动李建成的太子位置,还来了个两边都不偏袒,说这次的事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有错,各担一半责任。

一听说李世民举报自己“搞乱后宫”,李建成心想,干脆自己也来个同样的戏码,演一出受罪的戏,没必要就因为这点小事就大动干戈,起兵造反。

有啥事儿我可以直接找父皇当面讲明白,实在不行,就像以前那样拼命求他,总能让他心软的。最关键的是,长安的军权都攥在我手里,真要出了啥岔子,我也不带怕的。

李世民心里就盼着李建成能有这样的念头,只要能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哄进宫,那接下来的事儿就顺手多了。

李世民真心不简单,一路闯到玄武门那儿,李建成和李元吉心里头还盘算着,咋样才能让老爹李渊消消火,别治他们俩在后宫乱来的罪。

根本没人察觉异样,这事儿背后会不会有啥猫腻?

【五、】

其实,李世民一直瞒着李渊呢!

李世民向李渊报告,说太子和齐王在后宫胡来一气,搞得乌烟瘴气。他还动了真感情,对着李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起来。

我从来没对不起过我的兄弟们,可他们现在却一门心思想要我的命,这摆明了是给王世充、窦建德出气。就算我到了阴曹地府,那些坏蛋也肯定会笑话我。

李渊一看,整个人都愣了,真没想到俩儿子会给他整出这种事儿,头上直接顶了两片大草原。而且,他压根儿没想过,仨儿子之间的争斗已经激烈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

他是个男人,得想办法处理被戴绿帽的事儿;同时,作为皇帝和老爸,他得阻止三个儿子真的动起手来,闹得不可开交。

李渊压根儿没想过,自己竟然被李世民给悄悄算计了,无形中成了推手,帮着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给害了。

一听到要让李建成次日一早就进宫的消息传开,李渊还特地给李世民带了个话,说事情已经安排妥当,让他明天也早点去宫里,好当面说清楚。

“玄武门之变”那天早上,李渊老早就把亲信大臣裴寂、萧瑀、陈叔达他们找来,商量怎么处置太子的事。

这事儿明摆着,李渊压根儿就没往李世民利用他这方面想,更做梦也没想到李世民会搞政变。

【六、】

不是说李渊笨,也不是李建成骄傲过头,主要是李世民太出类拔萃了!

李世民想了个法子,让各方都挑不出毛病,特别是对那些精明的人,这个法子特别管用。

只要有三个人里头,有一个人觉得李世民的理由不对劲,那他的计划就难以实施。

历史这事儿,不存在啥如果!

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都顺着李世民铺好的道儿往前走,结果俩哥们儿被砍了头,剩下那一个也只能乖乖把皇位让出来。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