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11 日,国际乒联新版赛事手册重磅登场,其中 “退赛罚款翻倍,强制参加签名会,残疾也不例外” 的条款,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乒坛掀起惊涛骇浪。此前,樊振东、陈梦、马龙因不满 “不参赛就罚款”,毅然退出世界排名,那阵仗,全球瞩目。
本以为能换来转机,谁料等来的竟是更狠的 “紧箍咒”:选手每年仅有两次免罚退赛机会,排名前十的违规一次就罚 5000 美元,再犯罚金翻倍,还得无条件投身商业活动,这谁能受得了?
在奖金这块,商业利益与运动员回报的天平严重失衡。2024 年 WTT 中国大满贯赚得盆满钵满,票房高达 5700 万元,可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钦,全年奖金却少得可怜,仅有 188 万元。这差距,简直不忍直视。赛事安排不合理、权益保障不到位,更是火上浇油,让运动员和国际乒联的矛盾彻底激化。
把时间拨回到 2024 年 12 月,樊振东、陈梦、马龙退出世界排名,抗议 WTT“强制参赛 + 高额罚款” 政策,樊振东直言无力承受罚款,这一闹,全球都关注到了,国际乒联压力山大。2025 年 1 月,国际乒联成立工作组收集意见,还召开运动员论坛,信誓旦旦说 “以运动员为核心”,大家还以为迎来曙光了。结果呢?新版手册非但没取消罚款,还新增强制条款,妥妥的 “换汤不换药”,运动员的心彻底凉透,矛盾也愈发尖锐。
WTT 作为国际乒联旗下的商业机构,靠着中国市场和明星球员赚得飞起,可转头就把成本全压在运动员身上。顶级球员一年要参加超 40 项赛事,累得伤病不断,奖金却少得可怜,瑞典名将莫雷高德都吐槽参赛就是亏本。
笔者认为,在这场风波里,商业资本对运动员权益的侵蚀是根源,而身兼 WTT 董事会主席、国际乒联副主席、中国乒协主席三职的刘国梁,这 “双重角色” 更是让矛盾雪上加霜。他一边要维护国际乒联和 WTT 的利益,一边又得为中国乒乓球发展操心,两头为难。
WTT 声称罚款是为 “保障赛事观赏性”,可全年 1100 万美元奖金里,中国球员贡献了主要票房,奖金却只拿到一丁点儿。媒体人贺晓龙一针见血:“刘国梁身兼三职,既当裁判又当球员,怎么可能一碗水端平?” 樊振东的抗争不是个例,尼日利亚选手阿鲁纳控诉 WTT 拖欠奖金,莫雷高德也抱怨参赛亏损。球迷 @乒坛老炮儿直接开炮:“WTT 把中国球员当摇钱树,吃相太难看!”
刘国梁作为中国乒协主席,提出 “隐藏排名”“取消强制参赛” 等建议,想缓和矛盾;但作为 WTT 掌门人,又得维护商业利益,导致改革进展缓慢。从近期活动看,他似乎更偏向中国乒协这边,可怎么向国际乒联和 WTT 交代呢?国际乒联和 WTT 如何兼顾商业利益与运动员权益?刘国梁该如何抉择?未来乒乓球赛事又将走向何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歪歪和WTT就是吸血鬼🧛♀️
都别看WTT赛,一切就都清楚了。
国际组织wtt为什么要中国运动员为他们卖命? 取消wtt 把国内联赛 直通选拔赛搞好!
变相贺晓龙,WTT又不是刘国梁家的开的。在国际乒联里面,又不单单是刘国梁,干嘛只指责他一个人。明里口口声声为国乒着想,却暗地里把所有的罪过都推给刘国梁,只要细看这文,就知道真正的意义,真的是“能文能武”。
不是说允许放弃了吗?
资本家毀了竞技体育
各国都不举办WTT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