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很多地方的格力专卖店都改名了,改名之后,董明珠健康家这几个字成为了招牌。

对此,格力电器可能觉得这是他们转型的关键动作之一。
但是很多网友看完之后都无比纳闷,也为格力电器捏一把汗。
首先,大家纳闷,格力专卖店改成董明珠健康家合理吗?大家都知道格力是非常知名的一个老品牌,而且大家都知道格力是国企的。
虽然董明珠是格力的高管,但以个人的名义取代品牌的名称进行店铺命名,这种做法真的合理吗?
难道珠海的国资就不管吗?
在这先给大家普及一个最基本的知识。
大家要分清格力集团跟格力电器的区别。
格力集团是珠海国资委控股的国企,但目前格力电器其实跟珠海国资委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
早在2019年格力电器就进行了混改,当年珠海国资所控股的国企格力集团将他们所持有的15%格力电器股权转让出去。
这一波操作珠海国资获得了416亿元的现金,但所持有的格力电器股份从18.22%降到3.22%,直接失去了格力电器的控股权。
截至目前,格力电器的前六大股东分别为,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6.02%,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27%,京海互联网科技持股6.86%,珠海格力电器集团持股3.44%,中国证券金融持股3.19%,董明珠持股1.79%。
这里面剔除香港中央结算是港资北上之外,最大的两个股东其实是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以及京海互联网科技发展公司。
其中珠海明骏投资最大的股东是深圳高瓴瀚盈投资咨询中心(持股比例55.99%)。
而深圳高瓴瀚盈投资咨询中心的控股股东是珠海高瓴天成二期股权投资基金(持股比例82.45%)。
珠海高瓴天成二期股权投资基金的最大股东是全国社保基金,持股比例32.27%。
据此推算,全国社保基金间接持有的格力电机股份大约是2.38%。
这意味着在格力电器的股权当中,国资背景的股权占比只有6%左右,剩余的其他股权都是其他投资人,其中实际控人就是高瓴资本。
所以从控股权的角度来看,格力电器目前已经不是国有企业,而是一个混合所有制企业。
没有了国资的束缚,董明珠就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她将格力电器专卖店改成董明珠健康家也不难理解。

自从格力完成混改之后,董明珠一直有意无意的在强化她在格力电器当中的影响力。
比如在格力电器网络直播当中,董明珠就亲自上阵。
之前在格力电器推出手机的时候,开屏广告也是董明珠亲自代言。
格力的官方商城也是命名为格力董明珠店,很多电商平台的店铺也是以董明珠命名。
如今董明珠不仅在线上进行改名,也把这种改名的趋势延续到线下,对于全国普遍存在的格力专卖店,未来估计都要统一改名为董明珠健康家。
董明珠这种做法或许是为了保持格力电器线上线下命名的统一,方便品牌的统一塑造。
她有可能是想借着“董明珠”这三个字的巨大影响力来推动格力的变革,从而将格力带出泥潭。
但这种做法是否能够取得成效,是值得商榷的,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董明珠必须深刻认识到一个基本的道理,大家之所以购买格力的产品,认定的是格力这个品牌,而不是董明珠这个人。
虽然董明珠在推动格力发展上面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作用,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的今天,甚至很多人都将董明珠等同于格力。
但个人和品牌完全是两码事,格力就是格力,董明珠就是董明珠。
董明珠是一个企业家,能力很强,知名度也很高,但她不能等同于格力。
格力代表的是一个品牌,它代表的是一种品质和知名度,尤其是在空调行业的影响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消费者都知道格力,但我相信大多数人其实都不知道董明珠是谁。
如果董明珠不清醒的认识到这点,而是将格力专卖店改成董明珠健康家,这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有可能会带来格力电器销量的下降。
因为大家在购买空调的时候认定的是格力这个牌子,而不是董明珠这个人。
而现在董明珠却刻意削弱格力这个品牌的影响力,这是要把几十年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品牌知名度给砸掉吗?
对此,我们表示看不懂。
当然最让人忧虑的是,董明珠已经70多岁了,还能干多久?董明珠1954年出生,今年已经71岁了。
虽然目前董明珠很健康,完全不输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工作狂。
但人会变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规律,任何人都是无法逆转的,包括董明珠在内也是一样的道理。
未来随着董明珠岁数的不断增加,她的体力精力各方面肯定会下降的,她总不可能在80多岁的时候还在直播面前天天卖吆喝吧?
如果某一天董明珠突然淡化出大家的视野了,董明珠健康店的热度还能保持多久?
到时为了维持董明珠健康店这个品牌,格力是不是需要花更多的资金去重新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体系?
如此一来格力这个品牌是不是慢慢淡化出大家的视野,是不是以后连格力都有可能改成“董明珠”?

用个人来命名产品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确实并不少见,包括国内很多知名的品牌都是以个人命名的。
比如张小泉菜刀,张裕葡萄酒等等。
在全球范围内,以个人命名的知名品牌也很多,比如劳斯莱斯,雪佛兰,迪奥,雅诗兰黛,香奈儿,范思哲等等这些大牌都是以创个人命名的。
但大家必须弄清楚,这里面的每一个牌子都是以创始人命名的,而且名称从来没有改变过。
但是董明珠并不是格力的创始人,她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以个人的名义塑造品牌明显有点不妥,也是不可持续的。
一旦未来董明珠不直接参与到格力直接的经营当中了,她的个人影响力会慢慢淡化的,这跟那些大牌都是由家族继承完全是不一样的。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担心格力在董明珠化之后,会把这个品牌给砸了。
毕竟最近几年格力本身的业绩表现就并不太理想。
比如从2020年到2023年,格力的营收分别为1704.97亿元,1896.54亿元,1901.51亿元,2050.18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也只有1467.22亿元,整体增速其实很慢。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格力老对美的营收这几年却一直不断增长,2024年营收已经超过4,000亿,相当于两个格力的规模。
再比如小米,当初雷军跟董明珠举行赌约的时候,董明珠在2018年是赢了,当年格力的营收就达到2,000亿左右。
然而6年时间过去了,格力仍然原地踏步,而小米的营收今年已经突破3,000亿。
从这两个案例可以折射出,其实董明珠的能力并没有她自己想象那么厉害,换个角度来说,是格力这个品牌成就了董明珠,而不是董明珠成就了格力。
虽然董明珠在格力发展过程当中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消费者认定的终究还是格力这个品牌,如果把这个老品牌丢了,那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是很难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