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故事:风流的光棍汉(之六十八)

翱翔评小说 2025-02-01 18:10:35

话说郭社龙领着杨芳全穿过区政府大院,出了后门又穿过马路,来到郭社龙租房住人家的院子,杨芳全进门后发现,在县城里来说,城市居民户籍的人家,能在县城拥有这么大院子的人家不是很多。

这家人的院子靠南边是三间东西方向一砖到顶的人字梁房,房子虽看起来有点陈旧,但还可以住人的。房东一家就住在三间人字梁的旧房内。在房子前面的窗口下方,堆放着一排落有残雪的蜂窝煤,而郭社龙租住的新楼房是由南至北方向盖的两层上下六间的灰色小楼。

郭社龙对杨芳全介绍到,这家房东的老家是河南洛阳人,会木工手艺。这里此前是一个比较大的深坑,是房东从远处拉黄填了后才盖上了房子。

解放前蒋介石炸了花园口,造成中原大水灾,令房东其父辈携家带口人逃难至关中,后就在这里落户了,下面的三间房租给了三个进城做小本生意的乡下人,而二楼三间贯通在一起的套房租给了他。

郭社龙领杨芳全上到二楼,让杨芳全脱了脚上的大头窝窝,穿上一双灰色的棉拖鞋,在杨芳全换鞋之际,郭社龙笑着说:“兄弟,你上身穿着这么漂亮、这么威风凛凛的将校呢军大衣,脚上就不应该再穿这种大头窝窝了,你得穿上一双明光铮亮的黑皮鞋才般配噢!”

杨芳全笑笑,说他没有这么想过,穿什么让脚暖和就穿什么了。

郭社龙揭开垂挂在门上的棉门帘,用夸张的姿势做了一个请进的动作,杨芳全抬头一看,室内一片灯火通明,壁灯吊灯吸顶灯都亮着。门口旁边的蜂窝煤子腾起一股幽蓝兰的火苗,蹲在炉子上方大铝壶里的水发出“咕咕噜噜”持续不断的响声,一缕缕乳白色的水蒸汽掀动着壶盖“扑哧、扑哧”喷出。

腰系蓝围裙,正在厨房里忙碌饭菜的孙兰香看郭社龙领着她大哥杨芳全进了门,就从厨房走出来,有点难为情地喊了杨芳全一声哥,就转身拎起铝壶沏茶拿烟。

杨芳全坐在沙发上,打量着屋内的装饰和摆放的家具,郭社龙随即滔滔不绝地对杨芳全科普起了有关家具的知识,而郭社龙对杨芳全所贩卖的有关一些名贵家具的知识,都是在他购买家具时,从家具店铺老板那里所获得的。

此时的郭社龙装出一副很内行的样子,眉色飞舞地说:“兄弟呀,你听哥给你说,这红木家具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经多朝多代的演变与传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信息,是咱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制作时,融合了儒、道、佛多种文化元素……其实,红木是一类优质硬木材的统称,包括紫檀木、黄花梨等多种珍贵木材,这类木材之所以名贵,是因其生长缓慢,成才周期长,资源稀缺而才有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它们的特点是能够经受长时间的考验。纹理自然美观,色泽温润,质感细腻,不需人工的过多修饰,就能展现出一种天然的美感……”

杨芳全点点头,表示他认同郭社龙的说法。

“兄弟你再仔细瞅瞅,”郭社龙抓起桌子上的一盒带过滤嘴的“恒大”牌香烟,用手指轻轻弹出一支烟后,连烟盒一起递向杨芳全,让杨芳拿烟抽,杨芳全忙摆手说他没什么烟瘾,再抽头就会发晕,郭社龙就自己抽出一支烟叼在嘴角点燃吸了一口后,接着用手敲了敲茶几,盈脸骄傲地说:“你看一下这纹理,再闻闻这种天然的香味儿……”

杨芳全看郭社龙这么认真而自豪地对他在说,只好垂下头仔细看了看,又将鼻子凑上前闻了闻,说:“确实与普通家具相比有所不同呢……”

两人正聊着家具,孙兰香取下腰里系的蓝围裙,喊俩人上餐桌饮酒吃饭。

孙兰香为他大哥杨芳全准备的午饭还是比较丰富的,一盘油炸黄花鱼,一盘油炸花生米,一盘瘦猪肉炒红薯粉条,一碗莲藕排骨汤,还有一沙锅的白萝卜焖黄牛肉,一瓶精装的“西凤酒”

在饮酒吃饭时,杨芳全委婉地告诉妹妹孙兰香和郭社龙不要再将他女主人刘菊英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给包括自己的父亲在内的所有人,妹妹孙兰香和郭社龙明白杨芳全的心思,就点头答应了。

杨芳全在喝了三小杯酒后,当郭社龙又端起酒瓶为他斟酒时,杨芳全挡了,说了他吃过饭还要踩单车去一趟五姐杨慧姐拜年的事。

郭社龙就有点遗憾地放下了酒瓶,说:“本想今天和你喝个痛快呢,过了这两天,我就正式开始上班了,想再聚在一起喝几杯酒都有点难了……”

杨芳全笑说:“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

两人聊了一会,杨芳全就从口袋掏出20元放在桌子上对妹妹孙兰香笑笑说:“兰香,这20块钱,是大哥我给你的压岁钱,不要嫌少噢!”

孙兰香一听,不好意思地笑说,哥,你看我多大了,还给我压岁钱,让外人知道了还不笑掉大牙呀!杨芳全笑说你再大,在你大哥我眼里还是那个小不点儿,杨芳全在对妹妹孙兰香说这番话时,心里不由涌出一股酸波,亦不由想起了他2岁多大的那年冬季临近过年的一天,妈妈在生下小妹妹后因大出血而辞世的事。几天后,妹妹就被人抱走的画面,那记忆遥远而模糊,但至今却仍不时会闪现在他杨芳全的脑海里……

按人们常说的3岁才记老呢,当时只有2岁多大一点的杨芳全,是不应该记得那段牺惶(可怜)的画面,可事实上,在杨芳全脑海深处那幅画面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此时,多愁善感的杨芳全,竭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从椅子上站起来告辞。

郭社龙看杨芳全执意要告辞,只好起身陪杨芳全来到他们司机宿舍,然后目送杨芳全跨上轻便自行车迅速消失在街头的人流中。

杨芳全在出城时,尽管年前他已买了几款贺年礼物,让妹妹孙兰香代他送给了几个姐姐,可此时他要去五姐杨慧琴家,还是买了几款贺年礼品挂在车头上。

随后,他跨上自行车,脚下就加大了力朝五姐她家赶去。

头顶的太阳虽然明晃晃的,但气侯仍比较冷,柏油路上雪水漫溢,有的路段上因距两边的村庄较远,没有人及时将路面上的积雪扫净,就变成了稀屎雪路,自行车的车轮碾压在上面,就会发出“嚓嚓”的响声。

用了不到半个钟的时间,口吐白雾的杨芳全就来到了五姐杨慧琴她村的村口,庆幸的是五姐他们村紧靠柏油马路的路边。但村内的巷道还不像今天这样铺上了水泥路面,遇到下雨或落雪的日子,就会泥泞翻卷。要进村,就不得不绾起裤子,小心翼翼走才行。

杨慧琴以及姐夫张安民看弟弟突然莅临,自是十分高兴,忙拿出过年待客的各种馋嘴之物摆上桌子,柿饼核桃、花生瓜籽水菓糖等物,并迫切地问弟弟想吃什么好吃她马上给弟弟做。

杨芳全这才对五姐杨慧琴说了他想和父亲杨忠伟在五姐家吃餐团圆饭的原因和理由,姐夫张安民明白了杨芳全的意思后,未等妻子杨慧琴做出安排,就起身从门后拿一把小椅子,放在院子一辆半新旧手扶拖拉机的车厢里,尔后抡起摇把,把手扶拖拉机搅动得黑烟滚滚,尔后就跳上拖拉机驾驶位,嘟嘟地出了院大门一路向北,到羊群娃村接岳父杨忠伟去了。

随后,杨芳全和五姐杨慧琴边烤火边嚼着瓜子花生,边聊着农村过大年的一些趣事儿,而杨芳全关心的是他们生产队刘队长的三个儿子被公社放出来后,有没有再找过五姐一家人的麻烦?五姐一听,高兴地直摆手,笑晏晏地说:“……那三个瞎熊被放出来后,龟了许多,迎面看到了我,就低下头不敢看我呢,特别是他们的那个被村里人称为母老虎的妈,远远看见我,就会绕路走呢……”

杨芳全一听,心里也挺高兴。

尔后他对五姐说:“只要他家人不再张牙舞爪地欺负咱家里的人就行了,咱也不要得理不饶人,见了面该打招呼就打声招呼,住在一个村,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要见的,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仇人要好呢……"

五姐杨慧琴听弟弟杨芳全这么说,就吭了一声,说:“他们若不先搭理我,我才懒得理他们呢……”

杨芳全看五姐这么说,心想,在对他人的宽容上,女人们始终还是不如男人们的。

于是,杨芳全就叉开了话题,不再与五姐唠嗑这事儿。

接下来,杨慧琴又对弟弟说:“等一会你安民哥把咱大接来后,就让咱大在我家多住两天,我给咱大把我前厦房的土炕烧热,让他住下来,从今天晚上,到明后两天晚上,我们村都有戏看呢,今年一进腊月天,我们大队就组织人排了三场戏,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还有《洪湖赤卫队》电影里的插曲等唱腔,你别说,我们村的人排的戏剧在周边各村还是有点名气的,全公社20多个大队,有18个大队在过年前都排练了文艺节目,年底到公社进行文艺节目表演比赛时,我们村可得了个冠军呢,原因是我们村有一个在咱县剧团当专业戏剧演员的人,大队干部多次请人家回来进行辅导……”

……

姐弟俩正聊着天,院大门口就传来了手扶拖拉机的“嘟嘟”声。

杨芳全知道姐夫张安民把父亲请来了,姐弟俩忙起身出门迎接。

杨芳全出了院大门,笑晏晏地上前将穿得厚厚的父亲杨忠伟从手扶拖拉机上扶了下来迎到屋内,立即斟茶敬烟,多日不见的父子俩坐在一起聊起了各自过年的生活。

父亲对儿子说的全是实话,可杨芳全对父亲说的话却有一半都是加了水氛的话,他不想让父亲和五姐他们知道他杨芳全如今是在干着侍候一个漂亮女病人的工作,这是一份在农村人眼里,不被人瞧得起的工作。此时的他,在这些自己亲人的眼里,他杨芳全仍是县建筑公司里跑业务的业务员。一会在五姐家和父亲吃一餐团圆饭,他就要赶回单位上接待几个从外县来的甲方人员呢!

杨忠伟和儿子杨芳全聊了一会,就和儿子杨芳全说起了他岳父郭年友的事,杨忠伟语重心长地说:“前几天,你岳父对我说他想让你辞职回来跟上他干呢,他在年前已对你打过招呼了,可你还没有给他准确消息……”

听父亲这么说,杨芳全装出为难的样儿,说他和人家县建筑公司是签了合同的,不可单方面不履行合同,否则就会涉嫌违法而被追究法律责任的,等合同到期后,他才能考虑他岳父郭年友聘用他的事儿……

杨忠伟觉得儿子杨芳全说的挺有道理,就说他回去之后,见到了杨芳全的岳父郭年友后唠嗑唠嗑这事儿。

这时候,杨芳全感到有点困意,就让姐夫张安民陪父亲烤火喝茶聊天,他自己爬上五姐家的土火炕上睡一会,五姐杨慧琴在厨房忙乎饭菜。

可杨芳全万万没有想到,等他睡醒,一睁开眼,就看到了一个他当时万万没有想到的人,这可真是冤家路窄噢!各位读者朋友,大家猜猜这个人会是谁?(未完待续)

0 阅读:0

翱翔评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