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全年GDP数据,中国在去年实现了134.9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同比上涨5%,顺利完成增速目标的同时也让我国的GDP总量正式迈入130万亿元大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f48ec13e6d1e9aa0a48dec1a54f95b.jpg)
7天后的1月24日,反映中国经济状况的另一组重要数据公布,财政部在官方网站发布2024年财政收支情况。
与GDP不同,一至四季度的经济增速虽然并没有全部达到5%的目标但至少都是正增长的,财政收入则是连续出现同比下滑,即便临近年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依然未能转账。
2024年1-11月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9.9万亿元,同比下降0.6%。而累计降幅最大的时候出现在年中,2024年上半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8%。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03ca67a2d939fc059f4680566c329c5.jpg)
随着下半年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累计降幅开始收窄。尤其在9月出台大量刺激经济政策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月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开始上涨。
根据数据统计,去年前八个月的单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低于上年同期,但9-12月则连续四个月实现单月同比增长。特别是2024年12月,单月实现财政收入2.07万亿元,同比大涨24%,终于让将全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负转正,逆转了前11个月的情形。
纵观全年财政收入情况,2024年我国总共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同时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1619fb06b7e66f6afb819f48dd2775d.jpg)
在面临外部环境动荡、美国加速“脱钩断链”的情况下,2024年全年实现将近22万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非常不容易的。正如前面说过的,第四季度的货币、财政、产业政策发力功不可没,由此可见政府手里是有牌可打的。
不过,仔细分析2024年财政收支情况后可以看到依然有三个隐患,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全年税收收入负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前者显然更为重要。2024年全年实现税收收入17.5万亿元,同比下降3.4%。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1c4a20b242e625409f18db07e768e99.jpg)
三大主要税全部下降,最大税源增值税比上年下降3.8%。比较给力的是国内消费税,实现1.65万亿元,同比增长2.6%
税收是衡量经济发展和财政健康的关键因素,只有交易活跃、消费旺盛、企业和个人都能挣到钱的情况下税收收入才能持续上涨。
2024年全年税收收入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内部有效需求不足所致,好消息是单月税收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样,9月开始同比由降转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32479f35f3613a4ba2868dfc6642a3c.jpg)
2.罚没收入两位数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另一块是非税收入,2024年增长25.4%,起到托底财政收入的作用。财政部对非税收入大幅增长的解释是,部分中央单位上缴专项收益和地方多渠道盘活资源资产等。
然而,这一解释并不能掩盖非税收入中的罚没收入增长较快的事实,2024年罚没收入全年增长14.8%。结合近期曝光的“远洋捕捞”、“小错大罚”相关事件,有理由怀疑部分地区为了弥补税收收入不足而加大罚没力度、存在趋利性执法现象,对营商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28c15ff4f96b561f9cd4ee5b23eeeb.jpg)
3.楼市萧条严重拖累土地出让金收入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不包含土地出让金的,该收入是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之中且占据绝对大头。2021年下半年以来楼市进入调整,拖累土地市场,导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连年下降。
2024年我国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6.21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2.2%,继2022年和2023年后连续第三年同比减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cbee88f87b85b9399ad03b7766bd7a.jpg)
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总形成广义财政收入,我们发现2024年中国政府的收入相比2023年少了近5700亿元,究其原因是土地出让金的连年下降。
将时间线拉长可以看到土地出让金的历史高峰出现在2021年,那时一年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为8.71万亿元,2024年只有4.87万亿元了,少了44%。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土地出让金恐怕很难回到曾经的巅峰期,这意味着需要开拓更多税源、通过较大幅度地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能弥补“土地财政”留下的缺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80e6178037d12b65b250572320e47c2.jpg)
总的来说,2024年我国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财政收支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尽管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终实现了正增长,但税收收入的负增长、非税收入中罚没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土地出让金收入的持续下滑等问题仍然反映出我国财政运行面临诸多挑战。
展望未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需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同时加强税收征管,提升财政收入质量。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