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抑郁可能导致流产!医生教你四个方法助您改善孕期情绪

安波玩转养护 2024-11-01 14:30:48

小王近期常感情绪低落,夜晚的睡眠状况愈发不佳。原本是个开朗的姑娘,怀孕后却开始变得敏感、爱哭,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当一个好妈妈。更让她担忧的是,医生告诉她,这种持续的情绪波动,可能不仅影响她自身,还会影响胎儿,甚至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流产。

实际上,诸如小王这类状况在准妈妈群体中颇为常见。根据研究,约15%至20%的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孕期抑郁症状,而孕期情绪的剧烈波动或抑郁状态,可能会增加流产的风险。情绪问题不仅会影响母亲的健康,还可能干扰胎盘的功能,进而威胁胎儿的发育。

那么,孕期中的情绪低落为何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后果呢?对于孕期,如何妥善调控个人情绪才恰当呢?

孕期心情不佳的原因:内分泌波动与心理重压的双重作用。

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量剧烈变动,尤以雌激素及黄体素的明显变化,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进而诱发情绪的不稳定。这种情况在古代中医中被称为“气血失和”。《黄帝内经》中有“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一说,古人认为孕妇的情绪波动与气血运行密切相关,而现代医学则发现,孕期荷尔蒙的剧烈变化确实会对大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直接影响。

情绪问题不仅仅是生理的反应,外部的心理压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家庭关系、社会期待、未来育儿的压力,都会让准妈妈们感到焦虑和无助。在这些重重压力下,一些孕妇可能会感到情绪失控,陷入抑郁的深渊。

抑郁导致流产的原因:心理因素与胎盘功能的关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持续的抑郁情绪会导致母体内皮质醇(即“压力激素”)水平升高,这种激素的长期增高可能会影响胎盘功能,导致胎盘供血供氧不足,从而引发胎儿发育不良甚至流产的风险。情绪的长期压抑还会导致孕妇体内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使身体更易产生应激反应,进一步威胁胎儿的安全。

中医则认为,孕期抑郁与气滞血瘀、脏腑失调有关,认为孕妇的“心气”一旦郁结,容易导致血脉不通,子宫失养,从而引发胎动不安甚至“胎堕”。这种古代医学的解释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与现代医学对胎盘供血不足和情绪失衡的认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个方法助您改善孕期情绪

1. 规律运动,增强体内“快乐激素”

运动是缓解抑郁的良药,尤其是对于孕妇而言,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助于稳定情绪,还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美国妇产科医学会(ACOG)建议,孕妇每天应进行20至30分钟的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或孕期专用的水中运动。运动能增加大脑中内啡肽的分泌,有效减轻焦虑和抑郁。

古代中医讲究“动静结合”,《黄帝内经》提到“形动而不愆”,强调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调和气血。孕妇应避免久坐不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

2. 寻求社会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家人的陪伴和理解对孕妇的情绪健康至关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家庭和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减少孕妇的孤独感,增强她们的信心。准爸爸的陪伴、长辈的关爱,甚至是朋友间的倾诉,都会对孕妇的情绪起到积极的缓解作用。

中医同样强调“心主神明”,认为情绪的调节与心的安宁密切相关。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不仅能帮助孕妇释放情绪,还能使“心气”得到调养,从而稳定情绪。

3. 正确饮食,补足“心血”

孕期抑郁与营养摄入不足、体内“心血”亏虚也密切相关。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叶酸、DHA、维生素B6等对神经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而这些营养素的缺乏可能会加重孕妇的抑郁情绪。

古代中医则讲究“养血安神”,认为孕期应补足气血,使“心血”充盈,情绪方能稳定。孕期妈妈们得留心膳食平衡,常吃富含蛋白质精华、维他命及矿物元素的食物,例如深海鱼类、绿叶蔬菜、干果等佳品。

情绪调节很重要,需时常化解累积的不良情感,避免负面心境堆积。

孕期中情绪起伏大的女性,寻找经验丰富心理辅导专家的帮助,也是一条可行的积极应对之策。现代心理治疗中有许多针对孕妇情绪问题的干预手段,如认知行为疗法(CBT)、正念减压疗法等,能够帮助准妈妈们认识到自己情绪波动的来源,并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应对。

而中医也有类似的情绪疏导方式,比如针灸疗法、药膳调理等,用于缓解情绪郁结。古代中医理论中强调“心神安定”,针灸能够通过调节经络平衡,从而安抚心神,改善情绪。

孕期抑郁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重视并积极应对。作为准妈妈,您不需要因为一时的情绪波动而焦虑不安,也不要对自己过于苛责。情绪调控是个不断进行的历程,家人的体谅与鼓舞无疑是最为坚实的后盾。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