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老汉请道士进屋做客,道士:让你的黄花大闺女出来请我

月醒醒 2025-02-11 08:00:57

古时候,江湖上有个玄灵道长,神龙见首不见尾。

据说他每日游山玩水,四处游逛,若是进了谁家屋子,那家来年必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可若是道长不愿意进屋,那这家很快就会迎来灾祸,轻则破财,重则家破人亡。

因此,人人都盼着玄灵道长能进自家门,哪怕只是喝口茶、歇个脚,也算是沾了仙气。

这日,天降暴雨,乌云压顶,雷声滚滚。武家庄的武老汉披着蓑衣,踩着泥泞的小路往家赶。

他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走一步喘三喘,心里还嘀咕着:“这雨下得邪性,莫不是要出什么事?”

刚到家门口,武老汉猛地一愣,只见自家破旧的院门前站着一位道士。那道士身穿青灰色道袍,手持拂尘,仙风道骨,正仰头望着天,任凭雨水打湿衣襟。

武老汉心里一咯噔,仔细一瞧,这不正是传说中的玄灵道长吗?

武老汉顿时慌了神,想起那些关于道长的传闻,赶紧上前作揖,恭敬地说道:“道长,雨大天寒,快请进屋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可那玄灵道长却像没听见似的,依旧站在原地,目光直直地盯着武老汉家的破屋子,眉头紧锁,仿佛在思索什么。

武老汉心里更慌了,暗道:“难不成我家要遭灾了?”

他不敢怠慢,又陪着笑脸说道:“道长,您看这雨越下越大,您要是淋坏了身子,老汉我可担待不起啊!”

道长依旧不吭声,只是微微侧头,瞥了武老汉一眼,眼神里透着几分冷意。

武老汉心里一沉,暗道不妙,赶紧又说道:“道长,您要是嫌我家简陋,老汉我这就去给您准备些酒菜,您看如何?”

这时,玄灵道长终于开口了,声音冷得像冰:“让你的黄花大闺女出来请我!否则,今日别指望我进屋!”

武老汉一听,顿时傻眼了。

黄花大闺女?他家里确实有个独女,名叫黄鹂,是他将近五十岁的时候才得来的宝贝闺女。

可这闺女长得奇丑无比,脸上满是麻子,平日里连门都不愿意出,怎么可能会认识玄灵道长?再说了,道长怎么会指名道姓要她出来请?

武老汉心里七上八下,赶紧解释道:“道长,您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家闺女……她……她长得丑,平日里连门都不出,怎么可能认识您这样的高人?”

玄灵道长冷哼一声,道:“你只管叫她出来便是,何必多言?”

武老汉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进屋去叫黄鹂。

黄鹂正在屋里绣花,见父亲一身湿透地进来,便起身要去接他的蓑衣。

武老汉却摆摆手,喘着粗气说道:“闺女,玄灵道长在外头,指名要你出去请他进屋。你快去看看吧,别让道长等急了。”

黄鹂一听“玄灵道长”四个字,脸色顿时变了,手里的绣花针也掉在了地上。

她咬了咬嘴唇,低声说道:“爹,我……我不去,那道长必定是来罚我的!”

武老汉头脑发懵:“闺女,你……这到底咋回事啊?别管了,先去把人请进来再说!道长可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咱们得罪不起啊!你快去请人家进屋,别让咱家遭了灾!”

黄鹂低下头,咬了咬牙,终于决定把一切都告诉父亲。

这还要从黄鹂自身说起,她打小就与众不同,模样虽说长得不太尽如人意,一张脸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麻子,可却有一副让人惊艳的好嗓子,声音清脆悦耳,宛若天籁,比那山林里的黄鹂鸟叫声还好听,所以武老汉就给她取名叫黄鹂。

黄鹂原本生性活泼,也爱唱歌,每天都在家中欢快地唱着。那美妙的歌声吸引了不少年轻男子。

那些小伙子们,一开始听到黄鹂的歌声,都像是着了魔似的,被迷得神魂颠倒,满心期待着能见到唱歌的姑娘是何等的天仙模样。

可等真正见到黄鹂的那一刻,他们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嫌弃,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就这么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黄鹂都快二十岁了,还是没能相看上个好人家。

武老汉和老伴儿为此愁得头发都白了不少,可又实在没什么办法。他们四处托人说媒。可一提到黄鹂的长相,那些媒婆都直摇头,连连叹气,说这事儿难办。

黄鹂一直对自己的长相耿耿于怀,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心里头别提多憋屈了。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间听闻了玄灵道长的威名,据说这道长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儿。

黄鹂的心里顿时燃起了一丝希望。她心想,要是能找到这位道长,求他帮帮自己,说不定自己就能变美嫁出去了。

打听到玄灵道长曾经在兰若寺出现过,是个爱喝酒的主儿。黄鹂咬咬牙,拿出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壶上好的佳酿,兴致勃勃地前往兰若寺。

到了兰若寺,黄鹂四处寻找,却连道长的影子都没瞧见。

她满心失落,最后只能无奈地把那壶酒放在显眼的地方,转身离开。

就在她转身的瞬间,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小女娃,留步。”

黄鹂惊讶地回过头,只见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她身后,正是玄灵道长。

黄鹂又惊又喜,赶忙上前,把自己的来意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言辞恳切,眼里满是期待,就差没掉眼泪了。

玄灵道长听了,慢悠悠地喝了口酒,上上下下打量她一番,不紧不慢地说道:“变美不难,不过,这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你得付出代价。等你变美之后,再回兰若寺找我。”

黄鹂一听,想都没想,就忙不迭地点头答应了,那股子急切劲儿,就好像生怕道长反悔似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黄鹂惊喜地发现,自己脸上的麻子竟一天比一天少,皮肤也变得光滑细腻起来。整个人就像换了一副模样,出落得亭亭玉立,美若天仙。

这下,上门说媒的人都快把门槛踏破了。武老汉和老伴儿笑得合不拢嘴,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黄鹂看着镜子里美丽的自己,心里别提多得意了,每天都忙着试穿新衣服,和媒婆介绍的小伙子们见面,把和玄灵道长的约定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天,黄鹂正和一个年轻的书生聊得火热。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她只觉得眼前一黑,脑袋一阵眩晕。

等她再回过神来,就见对面的书生一副惊恐的模样。

原来,黄鹂脸上的麻子又回来了,而且比以前更加严重,原本明亮的眼睛也变得黯淡无光,整个人又变回了那个丑陋的模样。

书生看到黄鹂的变化,吓得脸色苍白,连话都没说一句,转身就跑。

黄鹂呆呆地站在原地,泪水夺眶而出。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时,她突然想起了玄灵道长的话,心里 “咯噔” 一下:难道是因为自己没有遵守约定,所以遭到了惩罚?

黄鹂满心懊悔,可一切都已经晚了。

那些原本对她趋之若鹜的小伙子们,得知她又变回了丑女,都纷纷离她而去,再也没有人愿意多看她一眼。

武老汉和老伴儿也唉声叹气,看着女儿这样,他们心疼不已,却又无能为力。

从那以后,黄鹂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以泪洗面。她的世界一下子从天堂跌入了地狱,曾经的美好瞬间化为泡影,只留下无尽的痛苦和绝望,比变美之前的日子还要难熬百倍。

那玄灵道长非但收回了黄鹂的美貌,如今还亲自登门找人,必定是真生气了,气她的不守信义。

他知晓黄鹂变回丑女,那些前来提亲的必定都被吓退了,因此故意讥讽她还是个“黄花大闺女”。

武老汉从女儿嘴里听完了前因后果,一下子瘫坐在地,脸色惨白:“完了,咱家欠了道长的债,大祸临头了啊!这可咋办呐?”

黄鹂是个孝顺的孩子,不愿意见父亲为难。思量再三,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打开门,冒着大雨走了出去。

她不敢直视玄灵道长,只低头看着他的脚面,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求饶:“道长,小女子知错了,求您进屋坐会儿吧!要罚就罚我一人好了,我家里人都是无辜的……”

玄灵道长看着黄鹂,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你既已知错,那便随我进来吧。” 说罢,他径自走进了屋子。

屋里的武老汉见道长主动进来,知道事情有了转机,喜得跟什么似的,赶紧为道长端来一杯热茶。

道长接过茶,轻轻抿了一口,才缓缓开口:“姑娘,你所得到的,必然是你付出之后的回报;而你所失去的,也往往是因为你违背了某些规则……你违背约定,这是你的过错。但念你已尝到受罚的滋味,且尚有悔意,我便再给你一次机会。”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子,递给黄鹂:“这瓶药,你每日服用一粒,可恢复你些许容貌。但你要记住,容貌不过是外在之物,转瞬即逝,唯有真诚善良的心,才是最为珍贵的。你要用这颗心去对待他人,对待生活,切不可再被虚荣蒙蔽了双眼。”

黄鹂接过药瓶,心中满是感激,她连忙跪地,向道长磕头谢恩。她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善良正直的人,绝不辜负道长的一番苦心。

那瓶药吃完后,黄鹂的样貌稍稍比原先好了一点,但依旧不是人们所喜爱的模样。

但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整天对着镜子唉声叹气,抱怨自己的容貌,而是积极地帮着父母打理家事,还常常去帮助村里那些有困难的人。

她的歌声依然那么动听,可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的歌声里多了一份温暖和力量,那是来自内心的真诚与善良。

村里的人也渐渐发现,黄鹂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但为人却十分善良和真诚。她总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和帮助别人,渐渐地,大家都不再在意她的容貌,而是被她的内在美所吸引。

几年后,一位年轻的秀才路过武家庄。他偶然间听到了黄鹂的歌声,那美妙的歌声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他顺着歌声找到了黄鹂,当他看到黄鹂的那一刻,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露出嫌弃的表情,而是被她脸上真诚的笑容所打动。

秀才和黄鹂交谈起来,他发现黄鹂不仅歌声动听,而且心地善良,谈吐不俗。两人越聊越投机,仿佛相识已久。

从那以后,秀才经常来找黄鹂,他们一起谈诗论道,一起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升温。

不久后,秀才向武老汉提亲,武老汉欣然答应。在众人的祝福声中,黄鹂和书生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又温馨的婚礼。

婚后,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

黄鹂也终于明白了,真正的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