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过牙齿酸痛的经历吗?
刷牙时,牙刷一动牙齿就酸得难受;
吃饭时,冷热酸甜也会引起牙齿酸痛;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对着镜子观察下牙龈周围是否存在坚硬的、像水垢一样的结构——牙结石。
根据2018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在35-44岁人群中,牙结石检出率达到96.7%,在55-64岁人群中,牙结石检出率达到96.4%,青少年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但牙结石检出率也达到了73.6%。
由此可见,牙结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口腔问题。
牙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牙结石,又称牙石,是沉积在牙齿或修复体表面上已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软垢。
口腔中有很多种细菌,在牙齿上堆积形成牙菌斑。在牙间缝的牙菌斑通过刷牙是刷不干净的,如果不清除,时间长了,它会钙化形成牙石。

而色素是我们经常吃的一些食物,比如咖啡、黑芝麻糊附着在牙面上形成的。这种色素不仅影响美观,还会附着牙菌斑,由于它不光滑,就更容易钙化成牙石。
牙石不仅会引起牙龈出血、牙龈炎、牙周炎,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导致牙齿脱落。
通过洗牙,可以把牙菌斑、牙石和色素清除掉,由此就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牙周病的目的。
洗牙多久洗一次合适?
正在进行牙齿正畸人群、重度吸烟者、糖尿病患者,建议一年洗牙3-4次。
牙周炎患者,特别是重度牙周炎患者,建议一年洗牙2次。
而健康人群,一般一年复查一次口腔,进行1次洗牙就可以了。
很多人觉得洗牙跟洗衣服一样,脏了、黄了才要洗,牙齿白就代表牙齿很干净,不需要洗。
然而事实上,牙齿白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洗牙。洗牙针对的是牙菌斑、牙石和色素,只要牙齿上有这三种东西,都提示需要洗牙。
牙齿白并不代表牙齿上没有牙菌斑和牙石,比如很多烤瓷牙患者,牙齿本身就很白,牙齿上的牙菌斑和牙石不容易被看出来,如果出现牙龈又红又肿,就有可能是牙结石等导致了牙周炎,就需要进行洗牙,甚至龈下刮治等治疗。
参考资料:
医学微视官网 - 徐莉 主任医师《洗牙》
本文版权归医学微视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ID:yixueweishi),谢绝直接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