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交配六亲不认,雄性遇上自己母亲怎么办?马不欺母是真的吗?

事説新语 2025-01-23 17:34:52

在人类社会中,不论是从伦理道德方面,还是法律方面,近亲结婚都被视为禁忌。

这一禁忌源于深刻的生物学认知,因为这会极大增加了遗传疾病传递给后代的风险,可能导致后代出现各种先天性缺陷和健康问题。

可反观动物世界,近亲繁殖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一些动物在交配时似乎并不会刻意回避近亲,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会出现雄性与自己母亲交配的极端情况。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动物在面对近亲繁殖时,要是雄性遇上自己母亲怎么办?我们平时认为的马不欺母是真的吗?

一、动物近亲繁殖现象

在动物的世界里,确实有近亲繁殖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宠物。

有些宠物猫在发情期,与自己的母亲进行了交配,最终生下了一窝体弱多病的小猫。

这些小猫不仅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而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特别是当同一种类动物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时,这种近亲繁衍的情况会比较常见。

在我国西沙群岛上的野牛,是明朝末年百姓躲避战乱时带到岛上的,之后老百姓离开时,并未带走这群野牛。

而这群野牛所在的地方是东岛,只能通过船只才能登陆和离开,所以野牛无法离开,也接触不到外界,只能和自己的亲人发生关系繁衍。

长期的近亲繁殖导致野牛群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牛群整体体质下降,身材矮小、体弱多病,对疾病的抵抗力也明显降低。

二、近亲繁殖的危害

因为在生物学上,近亲有非常相似的DNA,而这些DNA如果混合了,就会很容易将一些缺陷基因暴露出来。

比如说,如果让猪和自己的近亲繁殖的话,母猪的产仔量会下降,并且生下来的小猪也很难存活。

为什么会难以存活呢?因为这些小猪的体质会由于基因的问题变得非常弱,患上各种疾病的几率较高,生长速度也比一般的小猪慢。

而且这些小猪还有很高的几率出现畸形,缺少一些器官或者是四肢发育不全。

不仅是猪,牛如果近亲繁殖的话,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果是母牛进行了近亲繁殖的话,那么它之后孕育的后代很有可能会有各种遗传疾病,且其体质的抗病能力也不如一般的小牛,而且近亲繁殖也会使母牛更不容易生产。

三、动物避免近亲繁殖的机制

狮子是群居动物,但是它们却很少与亲近发生关系。

一个狮群中会有一只或多只雄性,多只雌狮,还有他们的狮崽,当雄狮幼崽长到2-3岁左右时,会被狮群中的成年雄狮驱逐出狮群。

这种驱逐行为使得年轻雄狮不得不离开自己出生的群体,去寻找新的领地和狮群,这就从空间上避免了近亲繁衍。

并且狮子有着敏锐的嗅觉,它们可以通过气味来识别自己的亲属。

对于雄狮来说,它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会熟悉母亲的气味等特征。

即使在离开狮群一段时间后,也可能凭借这种记忆和气味识别来避免与母亲相遇和交配。

而且如果狮群中的生存环境发生严重改变,导致雌性狮子难以继续生活时,它们会选择离开,然后加入其他狮群,这也降低了近亲繁衍的风险。

老虎是独居生物,它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防止近亲繁衍方式。

成年老虎会进行长途迁徙,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它们通过在树干上抓挠、喷洒排泄物等方式,明确划分领地范围。

一般来说,雄虎的领地面积比雌虎大,且同性别的老虎领地不会重叠,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近亲接触的机会。

母虎怀孕或产崽后,若有领地重叠的雄虎,雄虎会承担起保护妻儿的责任。

幼虎长大后,雌虎通常会在母亲附近建立领地,而雄虎则会远离母亲和姐妹。

这使得雄虎在寻找配偶时,基本不会与近亲相遇,有效降低了近亲繁殖的可能性。

不止狮子和老虎,其他动物也在进化过程中知晓了近亲繁衍的弊端,所以它们也有避免近亲繁衍的方法。

崖燕和无尾蝙蝠都有一套独特的方式,来辨别对象是否是自己的家人,那就是它们的叫声。

母亲会发出特别的叫声,呼唤自己的孩子,而小蝙蝠也通过独特的叫声回应父母,这样就能避免近亲发生关系。

蜜蜂也是有一种独特的方式辨认亲人,那就是气味。

蜂巢门口有负责守卫的蜜蜂,它们以自身气味为标准,只有气味相同的蜜蜂,也就是来自同一个蜂巢的蜜蜂,才被允许进入蜂巢,这有效防止了近亲蜜蜂之间的交配。

田鼠和白足鼠等动物,在成年前会与家族成员亲密相处,但成年后,它们会毅然决然地离开群体,独自生活,不再与家族成员有过多交集,从而避免近亲繁殖。

同样,狒狒的族群中也很少有近亲发生关系的情况。

雄性狒狒长大后会离开之前所居住的族群,也就是说,它们会离开自己的父母,但雌性狒狒不会离开,这也在空间上避免了近亲繁殖。

而且狒狒生性残暴,野生狒狒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它们离开原有族群之后,与异性亲属见面的几率也比较小。

即便近亲成年后仍生活在一起,它们也会尽量避免性接触,研究表明,狒狒通常会避开同父异母或血缘关系更亲近的配偶。

三、马不欺母的真相

这个典故在民间广为流传,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有一个白马墙村,村里人人都是养马高手。

一天,养马人挑选了两头优质白马进行交配,然而一向“无所顾忌”的公马却始终无动于衷,不愿配合。

养马人经过调查,惊讶地发现公马和母马竟是母子关系,但养马人并不甘心就此放弃,他将公马的眼睛蒙上,最终让其完成了交配。

交配完成后,公马发现了对方是自己的母亲,它顿时情绪崩溃,仰天大声咆哮,最终一头撞在墙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悲壮的举动,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让“马不欺母”的故事流传开来。

从此,这个村庄便改名为白马墙村,以纪念这匹坚守本能、诠释“孝道”的白马。

原来,马主要通过气味来识别亲属。

在小马驹成长过程中,母马会通过舔舐、抚摸等亲密行为,将自身独特的气味传递给小马驹,这种气味深深地烙印在小马驹的记忆中。

成年后,公马能够凭借敏锐的嗅觉,准确分辨出母亲的气味,从而本能地避免与母亲交配。

在正常情况下,公马会远离母亲,去寻找新的领地和伴侣,以确保基因的多样性。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马不欺母”的现象也可能会被打破。

若母马身上的气味因受伤、生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发生改变,公马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出母亲,从而导致意外交配的发生。

当公马体内雄性激素分泌过高,使其处于极度兴奋和冲动的状态时,也可能会忽视本能的约束,与母亲进行交配。

四、其他特殊现象

有一种名为Tidarren的蜘蛛,其雄性拥有两个巨大的生殖器官,这使得它们行动不便。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雄性蜘蛛会自行扭断其中一根生殖器官,只保留一根用于繁衍后代。

蜗牛的交配方式也别具一格,在交配时,一只蜗牛会向另一只蜗牛释放出自己的粘液。

这种粘液具有神经刺激性并且含有精子,被射中的蜗牛会“被迫”受孕,充当本次交配的雌性。

而袋鼬的交配方式堪称疯狂,它们的交配季节在寒冷的冬季,此时食物匮乏,雄性袋鼬会尽可能多地与雌性进行交配,交配时间可长达数小时甚至一整天。

在交配结束几周后,雄性袋鼬会出现毛发脱落、体重减轻的症状,最终死于内出血或坏疽,可谓是“自杀式”交配。

结论:

动物在交配过程中,并非完全“六亲不认”,大部分动物都拥有避免近亲繁殖的本能,这种本能对于维持种群的健康和繁衍至关重要。

“马不欺母”是真的存在,因为马能够通过气味识别亲属,从而本能地避免与母亲交配,但在特殊情况下,这种本能也可能会被打破。

动物的繁殖行为充满了复杂性和独特性,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巧妙的机制来确保后代的健康和种群的延续。

这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智慧,也让我们对动物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敬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事説新语

简介:社会万象笑料多,速来围观乐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