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从“抢破头”到“无人问津”!

人言财经 2024-09-12 11:07:17

01

刚开学,土建专业就迎来一则爆炸性新闻!

网传消息称,“武大建筑学大一新生集体转专业,原本四五十名学生,转专业之后只剩下了4人,教授人数直接反超学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这个消息经过核实来源不明,大概率是假消息.

但网友看到这则消息后,已经炸了锅。

最主要原因?

那当然是大家普遍意识到,土建专业真的要凉凉了。

来看看各大名校的“土建惨状”:

——C9高校西安交通大学,2025届本科毕业生预计5719人,建筑学只剩下24人,土木工程更是仅有3人!

——985高校四川大学,2024年土木和建筑专业转专业人数竟然上百。

——大名鼎鼎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全国前十,2022年土木工程学院转出98人,一个都没转进来。

——山东大学直接考虑取消土木工程专业!

在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20周年院庆上,深耕多年的周福霖院士直呼,“曾经常年火爆的土木工程,如今咋成了‘夕阳’专业?”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一个专业头上,就像一座山,土木专业就是最为真实的案例。

02

再看看招生分数,土建专业的分数已经相当“白菜价”了。

——2024年宁夏某考生以438分抄底“世界第一”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要知道一本分数线才432分,差点成了价格小数点后的“零头”!

——同年,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4项目组招生最低只需要453分,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理科最低分也要555分!

其实早在2023年,北京科大、大连理工、四川大学这些名校的土木类国家专项都在云南进入第二轮征集志愿。

甚至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在河南也招不满,高考生宁愿不从调剂也不报考土木!

再来看看行业现状,土木专业的就业环境也是相当苦,从业者的工作完全可以用“吃得苦中苦,还有苦上苦”来形容。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设计院异常艰难,“007”的工作模式(月薪仅两三千,绩效看天吃饭)。有人对着三联周刊说:“每月就拿到深圳最低工资2360元!”

——施工单位更是“老天欠我一个亿”:郊外或深山老林常驻,工作强度比“996”还魔幻。

连网友都调侃:“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畜生用!”

03

那为什么土建专业变成这样?

主要是大基建时代结束、房地产不景气直接影响就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得惊人。

面对这些情况,各大高校也是绞尽脑汁。

——清华大学2017年起推行“土木水利海洋工程”的大类专业;

——湖南大学也将土木、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合并成“土木大类”统一招生;

——连“南天一柱”的中山大学也把土木、水利、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捆绑在一起招生。

还有创新的!

同济大学首开先河,引入“智能建造”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他高校纷纷效仿。住建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智能建造专业招生3562人,2023年直升到5539人。

可是,这些措施真能彻底挽救土建专业吗?

毕竟,曾经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如今这个特殊行业真的要靠时代的洪流慢慢适应“转型”了。

对很多家长来说,看到这里,是不是该和孩子商量下未来的新规划了?

04

如果你已经踏入了土木行业,或者正在学习的就是相关的专业。

那么言叔的建议是:在好好学习专业的同时,也是可以考虑转行的。

转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土木人面临的挑战包括放弃已有的专业积累、适应新的行业文化、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但最关键的,还是方向的选择。如果方向错误,所有的努力都可能白费。

那么,土木人如何避免“无效转行”呢?首先,要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职业目标。

其次,要考察目标行业的前景,选择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再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更容易投入和学习。

同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确保能够胜任新行业的工作。最后,要平衡工作与生活,确保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并行不悖。

对于土木人来说,转行可以分为“半转行”和“全转行”。

半转行,即在保留土木工程背景的同时,跨界到其他领域,如土木+计算机、土木+法律等,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开拓新的职业道路。

全转行,则意味着彻底放弃土木工程,全身心投入到一个全新的行业中,如互联网、金融等。

土木人“半转行”的路径多样,比如结合计算机技术,从事CAD二次开发或BIM;或者利用工程经验,转向法律领域,处理工程纠纷;又或者利用外语能力,从事国际贸易。

这些路径都能让土木人在保留专业背景的同时,拓宽职业视野。

而“全转行”则更为彻底,比如考公、考编制,进入体制内;或者投身互联网行业,成为程序员;又或者进入金融行业,从事研究分析。这些选择需要土木人放下过去的专业,从头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1 阅读:421

人言财经

简介:专注资本市场和商业逻辑,一家说人话的硬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