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27日,毛主席在与多年好友周世钊聊天时,告诉对方志愿军在早些时候已经跨过了鸭绿江,此时先头部队已经与美国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和当时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周世钊也是坚决反对出兵朝鲜的,他认为贸然出兵会给新中国的和平建设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当他从毛主席口中得知志愿军已经入朝作战的消息时,急的连声说主席糊涂。
周世钊急得直跳脚,而毛主席却表现得十分镇定,他对周世钊说:“我们急切需要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有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抵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
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经过数十年的战乱,人民也急需休养生息。因此,当时绝大多数人都与周世钊一样,无法理解毛主席为何非要坚持出兵朝鲜。
那么,抗美援朝中国究竟得到了什么?不要说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不理解,即便是美国人也是直到14年后才醒悟,毛主席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其实,通过之后数十年的时间来看,抗美援朝最大的贡献就是牢牢守住了祖国东北的大门,为之后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兴起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毛主席与周世钊对话时,一再强调“不能置之不理”的重要原因。
而且,抗美援朝带来的好处可不仅仅是这一个,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也让西方列强见识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让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到此时的新中国再也不是50年前任人欺凌的旧中国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场立国之战,毛主席在做出这个高瞻远瞩的决定时,其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从双方的实力对比上来看,当时的美国是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一个先进的工业强国。而我国仅仅是一个刚刚成立的新国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除了国力的巨大悬殊之外,朝鲜半岛的狭小地形缺少战略缓冲,这对出国作战的志愿军也是极为不利的。而且,蒋介石虽然败退台湾,但是他留在大西南的数十万国民党残军和土匪也都还没有肃清,西藏地区也还没有和平解放。
虽然有着种种的不利条件,但是毛主席却排除万难,坚持作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这一点,令当时的美国人都感到十分讶异,这是完全出乎他们预料的。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夺取的胜利越大,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提升的也就越大。在此之前,除了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之外,西方国家是不大瞧的起中国的。
为何美国人能在一夜之间组建出一支所谓的“联合国军”?其实就是反映了这些国家的真实想法,这些国家认为跟着美国人身后,就能像50年前的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一样,大发一笔战争财。
等到这些所谓的“联合国军”士兵进入朝鲜半岛作战后,才发现自己是踢了一块厚厚的铁板,绝大多数都成为了志愿军的俘虏。到最后就连不可一世的美国人,都被志愿军牢牢钳制在三八线附近不得寸进,最后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画押。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明了,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现实。
在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爆发出的惊人战斗力,也让苏联人对我国刮目相看,新中国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得到苏联人的接纳与认可。在苏联人的援助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大大提高,实现了一个巨大的飞跃。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抗美援朝结束后,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在之后召开的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中,我国凭借着强大的自身实力和“求同存异”的外交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尊重,更为日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奠定了基础。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不但为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赢得了声誉,提高了地位,更是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宝贵的和平环境。而这一切,都多亏了毛主席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