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普义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有这样一群诗人,他们或许并未留下浩如烟海的诗篇,却凭借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熠熠生辉。这些诗人,如张若虚、王湾、王翰、张继、金昌绪、苏麟、李煜、朱元璋等,他们的名字或许不如李白、杜甫那样如雷贯耳,但他们的某一首诗,却足以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1e1c02c307ea24c46b3152cbe70ff04.jpg)
张若虚: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春江花月夜》却是千古绝唱。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情感,被誉为“以孤篇盖全唐”。诗中,春江、花林、明月、沙汀、思妇、游子,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既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绝美风光,又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宇宙的深刻思考。尤其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几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宇宙意识相融合,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2e2fb7fe54631732be66284541fc8d.jpg)
王湾:新年伊始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代诗人,以一首《次北固山下》而闻名。这首诗写于诗人北游吴地时,诗中描绘了诗人停泊在北固山下,眺望江南风光,感受新年将至的喜悦与期待。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尤为精彩,不仅描绘了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象,更寓意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给人以无限的希望与憧憬。这首诗也因此成为了后世迎新送旧的经典之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255785cb442ad4bb832784f9a4abcb.jpg)
王翰:边塞豪情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其《凉州词二首·其一》以其豪迈奔放、激昂慷慨的风格而著称。诗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四句,既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与豪情,又流露出对战争的无奈与悲凉。尤其是后两句,更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展现了诗人超脱生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张继:寒山寺的钟声《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诗人,以一首《枫桥夜泊》而流传千古。诗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四句,描绘了诗人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既有秋夜的清冷与孤寂,又有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思念。尤其是“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更是将寒山寺的钟声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成为了后世传颂不衰的经典。
金昌绪:家国情怀的《春怨》
金昌绪,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春怨》一诗却广为流传。诗中,“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四句,以一位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远征丈夫的深深思念与牵挂。诗中既有对黄莺儿的嗔怪,又有对丈夫的深情与担忧,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苏麟:自荐之词的《断句》
苏麟,宋代官员、诗人,以一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而著称。这句诗出自他的《断句》,原诗已失传,但这两句却因其深刻的哲理与寓意而广为流传。诗中,诗人以近水楼台与向阳花木为例,比喻那些因接近权贵或处于有利地位而容易得到机会的人。同时,这句诗也成为了后世自荐之词的经典表达,鼓励人们要勇于展现自己的才华与能力,争取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李煜:亡国之痛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以词著称,其《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更是其词中的巅峰之作。词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几句,既描绘了自然景物的更迭与变化,又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与亡国之痛。尤其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愁绪比作无尽的春水,既形象又深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悲壮的人生。
朱元璋:帝王之气的《咏菊》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以一首《咏菊》而展现其不凡的帝王之气。诗中,“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几句,以菊花自喻,既描绘了菊花的独特与坚韧,又表达了诗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英勇精神。尤其是后两句,更是将菊花比作身披黄金甲的战士,展现了诗人非凡的气魄与决心。这首诗也因此成为了后世赞颂朱元璋英勇善战、开创伟业的经典之作。
这些诗人,虽然各自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创作风格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以一首诗而流传千古,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他们的诗作,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才华与情感,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时代的变迁。这些诗作,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永远闪耀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