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篮球圈真是热闹,继去年崔永熙尝试 NBA 之后,今年又有俩年轻小伙儿宣布参加选秀 ——22 岁的林葳和 19 岁的杨瀚森。说句心里话,咱普通老百姓平时看 CBA,就图个热闹,突然听说自家球员要去 NBA 闯一闯,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就跟邻居家孩子考上好大学似的,既盼着他出息,又忍不住担心他能不能适应。
先说说林葳吧。这孩子在同曦队打了几年,今年常规赛场均 21 分 5 助攻,搁 CBA 里算是妥妥的 “大腿” 了,尤其是季后赛,两场球下来场均 30 分 11 助攻,看得人直拍大腿:这小伙子真能扛事儿!但 NBA 那是什么地方?那是全世界最能打的一群人扎堆的地儿,随便一个替补可能都有把子狠劲儿。林葳身高 1 米 88,在 CBA 里还算灵活,可到了 NBA,后卫线上随便拉个对手可能都比他高半头,防守时难免像小树苗遇上大风,得卯足了劲儿往上蹿。我记得看他季后赛有场球,最后时刻连续三分没进,急得球迷直跺脚 —— 这要是在 NBA,投篮稳定性可太重要了,人家防守强度更高,机会可能就那么一两秒,抓不住就没了。
再看杨瀚森,19 岁就 2 米 18,搁咱普通人堆里那就是 “小巨人”,在 CBA 也被喊作 “中国版约基奇”,能传球能策应,技术确实细腻。可这孩子季后赛打浙江那场,全场就拿 2 分,最后坐替补席上掉眼泪,看得人挺心疼。网友经常说,NBA 是个 “高压锅”,一场比赛下来身体和心理都得扛住压力,杨瀚森这心理素质啊,就像刚学会开车的人突然上了高速,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不过他签的经纪公司厉害,是詹姆斯那个团队,资源肯定没得说,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他这 “玻璃心” 炼成 “钢铁心”。毕竟 NBA 里的对抗,那真是寸土不让,你要是太软乎,分分钟被人碾过去。
有人可能会问,好好的 CBA 不待着,非得去 NBA 遭这份罪干啥?咱老百姓都知道,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CBA 这些年虽然热闹,但跟 NBA 比起来,强度、战术、训练体系都有差距。就像咱们上学,老是在自家班里考第一,出去跟别的学校尖子生一比,才知道自己哪儿不足。林葳和杨瀚森这俩孩子,敢走出舒适区,本身就值得点赞。再说了,以前姚明、易建联去 NBA,不也给中国篮球探了条路嘛,现在年轻人接着往上冲,说不定就能蹚出更宽的道儿。
当然啦,担心也不是多余的。以前咱们也有球员去 NBA,最后没站稳脚跟回来的,比如崔永熙,去年受伤后现在还在康复,不知道能不能再获得机会。NBA 选秀就像大浪淘沙,每年参选的几百人,最后能留下的也就几十号人,竞争太激烈了。但换个角度想,就算没选上,出去见识见识高水平训练,回来也是咱 CBA 的宝贝啊。就像咱们平时学手艺,去大城市见过世面的师傅,带出来的徒弟就是不一样。
现在林葳已经准备去美国特训了,杨瀚森也要参加海外训练营,接下来几个月,估计他们得天天泡在训练馆里,打磨技术、增强对抗。作为普通球迷,咱也不懂太多专业的,就盼着他们能少受伤,多学点真本事。说实在的,中国篮球这些年起起落落,球迷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就希望看到有年轻人能站出来,在世界舞台上露露脸。
最后咱也留个问题给大伙:你觉得林葳和杨瀚森这俩小伙子,能在 NBA 闯出点名堂不?是像姚明那样成为球队核心,还是像周琦那样偶尔露个脸,又或者可能遇到挫折回来继续打磨?不管结果咋样,咱都得给他们点个赞,毕竟敢去挑战的人,就已经赢了第一步。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