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态环境建设出力,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责无旁贷。”近日,在罗定市黎少镇,人大代表们实地察看镇“人大代表林”并开展管护行动。
今年以来,罗定市人大常委会以“人大代表林”建设为抓手,推动绿美罗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互促,各镇人大也积极响应,组织人大代表参与进来,助力罗定从“植绿”向“护绿”“用绿”升级。

以人大之为助力擦亮绿美底色
3月,罗定市人大常委会在罗定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携手共建‘人大代表林’,助力绿美罗定生态建设”植树活动,联合罗定海关、市税务局及生江镇等有关单位共同种植了近 300 株桃花树苗,为罗定市“人大代表林”建设添了一片新颜。
据统计,目前,罗定市共建设市“人大代表林”1个,镇(街)“人大代表林”21个,规划种植面积超过400亩,已种植各类苗木超1.2万株,有力助推绿美罗定生态建设提质增效。

以有效监督凝聚强大合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生态保护责任落实,罗定市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视察调研、专题询问等监督方式,定期组织代表视察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生态项目,先后提出“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等针对性建议12条。
各镇(街道)人大亦通过多种方式建立“种植-管护-监督”闭环机制,确保“种一片、活一片、美一片”。生江镇人大明确镇林业站、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管护责任,定期在“人大代表林”开展病虫害防治和补植补种,确保树苗成活率和保存率。黎少镇人大组织代表视察“人大代表林”生长情况,提出“健全树木管护长效机制”建议,推动全镇3万棵绿化苗木纳入网格化管理等。2023年以来,全市人大代表累计开展生态建设专项监督活动56次,推动解决环境问题32个,真正让“人大代表林”成为生态林、景观林和民心林。

让“生态绿”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罗定市21个镇(街道)人大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全面开展“人大代表林”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产业”融合路径,打造生态振兴新样板。如分界镇人大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在罗星村的镇“人大代表林”种植乌榄260株,推动打造罗星村50亩乌榄种植基地,既提升生态颜值,又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注入动能。龙湾镇人大则将绿美生态建设与发展南药产业融合推进,在南充村种植500余株肉桂、银杏等树种,形成绵延10亩的生态绿带,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

加益镇人大代表则助力清水村打造出黄花风铃“黄金大道”,并在石头村建设5亩的桃花林,推动乡村旅游与生态建设互促共进;榃滨镇人大发起“充植赋能”行动,动员企业、乡贤认捐树苗1.5亩;塘镇黄金村通过“代表联络站+村民理事会”模式,发动群众参与植树护绿,筹集资金4万余元,认捐凤凰树、紫花风铃等苗木978棵,实现“生态小板块”建设与村容美化双提升……

绿水青山共为邻,满目葱茏入画来。罗定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发挥人大职能和代表作用,助力绘就 “山清水秀、产业兴旺、城乡共美” 的新画卷。

来源:云浮人大、罗定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