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用“栓”字组词组出“栓Q”,老师给出0分,网友觉得不妥

万晴指南 2024-10-25 17:30:35

语文考试最忌的就是出现“网络用语”。尤其是一些没有文化内涵的谐音梗,在网上娱乐一下、口头上开个玩笑无伤大雅,要是写在考卷上就会一分不得。

小学生经常会混淆口语和书面用语,尤其是经常上网、不经常读书看报的学生,考试的时候脑海里除了网络用语以外一片空白。结果小学生的作业里和试卷上,就频繁出现了语意不明的新鲜词汇,尤其是中英文混合的网络火星文,最让老师们头疼。

小学生用“栓”字组词组出“栓Q”,老师给0分

一小学生用“栓”字组词,明明可以写门栓、栓塞、螺栓、栓剂、栓子等,结果学生大脑一片空白,情急之下,居然编出一个“栓Q”。老师就无奈了,写网络用语一分都拿不到。

“栓Q”是thank you发音不标准的衍生词汇,随着在网络上的传播,语意也发生变化,用来表示对某件事持有厌恶的态度。老师觉得事情不简单,不能任由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网络用语,便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

学生非但没觉得自己有错,还理直气壮的表示,这是从短视频里学的,平时同学之间都这样说。老师无奈,只能在班级里明确要求,一律不许在作业、考试里使用网络用语,一旦发现一律按0分处理。

除了栓Q以外,还有很多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也用到了网络用语,比如“芭比Q了”,以及“city不city”、“YYDS”等,还有很多老师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字母缩写。老师也想不明白,写作文也没有敏感词需要规避,为啥不能大大方方把每个字都写出来,非要写缩写?

多所学校宣布禁用网络用语,网友觉得不妥

为了让学生明确了解哪些词汇属于考试禁用的网络用语,武汉育才小学等学校的语文教研组,推出了网络用语“禁用令”,学生可以对照该规定有所回避。避免学生因为分不清网络用语还是书面用语而误判。

“禁用令”里包含的词汇除了上述提到的以外,还有“爷青回”、“不明觉厉”、“噶了”、“鸡哔你”、“碰瓷”、“显眼包”、“打卡”、“学霸”等等。

该规定公布后,不少家长都觉得惊讶,原来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词汇有很多都来源于网络。要不是老师总结出来,还真分不清哪些是网络用语。

不过也有一些人持有反对意见,毕竟语言是需要不断发展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每年都有很多新鲜词汇被收入到词典当中,从此也能堂而皇之出现在大雅之堂。学校也不能一味打压网络用语,这样反而会打压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觉得学习枯燥无味。

除了中英文混合、谐音梗等不伦不类的用语必须禁止以外,其余有些词汇未必不能使用,比如“打卡”这样的新兴词汇就不该被禁止。除非老师平时上课或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能做到不提这两个字,否则凭啥不让学生使用?

专家回应,新生词汇是语言活力的一种体现,可以适当使用

针对关于网络用语的争议,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刘宝俊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生长期使用网络用语,确实会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及时加以制止是毋庸置疑的,但不能对网络用语实施一刀切式的禁止。

比如“打卡”、“学霸”等网络词汇,已经被全民广泛使用,甚至有些词汇被写进现代汉语词典,就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新生词汇,学生完全可以使用。适当接纳新生词汇是语言活力的一种体现,学生可以适当使用。

需要明确的是,中英文混合的、首字母缩写的、粗俗的、谐音的以及表意不明确的网络词汇仍旧不适合广泛使用,学生更不能用来考试。

之所以学生会出现词汇匮乏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平时阅读量小,课余时间都用来上网了。只要平时多看有益图书,就会减少语言系统受网络影响的程度。学生阅读积累以后,再组词的时候就会有更多选项,不会出现只能写出网络用语的尴尬处境。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学生该禁用网络用语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