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候,在南方有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叫作清水村。
清水村有一男子名叫张峰,娶妻李氏。

张峰依靠着父母留给他的财产,和李氏新婚后的几年里,既不务农,也不做生意,天天腻歪家中,享受婚后生活。
再这样下去,便要坐吃山空。看着家中的积蓄就要见底,张峰终于下定决心,决定外出做点生意。
于是张峰辞别了李氏,踏上了去外地经商的路途。
可是三年过去了,张峰音信全无,一封信都没有寄过来。李氏非常担心自己的丈夫,不知道丈夫在外边发生了什么,天天盼着丈夫能够安全回家。
一天晚上,李氏正要上床睡觉,听到有人在轻轻地敲着家门。
李氏心里起疑,这么晚了,自己又孤身一人,门外会是谁呢?
李氏悄悄地走到大门前,低声问道:“是谁?”
屋外传来丈夫张峰的声音:“是我,快开门!”
李氏惊喜万分,天天期盼,夜夜思念的丈夫终于回来了,她连忙打开大门,将丈夫迎进来。
月光下,李氏见丈夫风尘仆仆的样子,怀中抱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箱子。
张峰边慌张的走向屋子,边回头对李氏说道:“赶紧关上门。”
李氏关上门后回到屋子,此时张峰已经将箱子放在了桌子上。
“我去烧水去,换身衣服洗个澡吧。对了,要是你还没有吃饭,我先去准备饭。”李氏关切地问道。
“先不要着急忙这些,你过来看这箱子里是什么?”张峰边打开箱子边对李氏说道。
李氏凑上前一看,吓得心咯噔一下,着急的问道:“这是哪里来的?”
张峰哈哈一笑,得意地说道:“这些都是你丈夫这几年赚的啊!”
箱子里面是满满的金子!
从此,张峰摇身一变,成为了村里的第二个地主,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话说村里的第一个地主姓赵,这赵地主不明白张峰这小子为什么会摇身一变,能和自己平起平坐?
但事实证明张峰就是很有钱,赵地主也无可奈何接受了现实。
好事成双!以前一直没有身孕的李氏,也突然有了身孕,十月后为张峰诞下一个儿子,取名为张坤。
张峰乐得合不拢嘴,钱也有了,儿子也有了,真是祖宗保佑啊!
张坤渐渐长大,不仅长得一表人才,人也善良,乐善好施,看见穷人有困难,就偷偷从家里拿钱给穷人。
这件事被张峰觉察到,想不到儿子竟然有这“毛病” ,把自己家的钱白白送给穷人,这样下去,家里就算有座金山也能送完啊,这亏本的买卖可不能干,于是张峰就把钱全部藏了起来,让儿子找不到。
张坤找不到钱,很着急,于是又添了新的毛病,花费上大手大脚起来,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吃昂贵的食物。
虽然张峰看不惯,但转念一想,我这儿子虽然大手大脚,但总比赵地主的小儿子强多了,他那小儿子年纪轻轻,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根本不成器。想到这里,张峰咧嘴一笑,也不再心疼花在儿子身上的钱了。
那赵地主的小儿子名叫赵霸,人如其名,从小骄横跋扈,祸害乡里,村民都怒不敢言。
这一日,赵霸带着几个泼皮从县城吃喝玩乐回来,路过村头小桥,正好遇上了一个姑娘。
姑娘路过小桥,要给在田间农作的父母送饭,正巧赵霸输了钱,正在气头上,看见姑娘就想调戏一番。
姑娘见到这么多地痞无赖,想喊救命,却已经害怕得喊不出任何声音。
正当赵霸嬉皮笑脸的上前调戏姑娘时,觉得自己衣领被人揪住了。
赵霸转头一看,原来是张坤!
赵霸开始破口大骂,骂张坤坏他好事,并且“问候”了张坤的全家人。
赵霸没有想到,张坤另一只手里早已拿了一块石头,就在赵霸喋喋不休的骂人时,张坤把石头狠狠地砸在了赵霸的后脑上。
赵霸“哼”的一声从桥上掉进了河里,那些地痞无赖慌忙下河把赵霸捞了起来,抬回了赵地主家中。
赵地主赶紧请来郎中给儿子诊治,虽然最后保住了命,但是变成了植物人,除了只会喘气,其他全都不会了,成为了活死人。
赵地主得知是张坤把儿子打傻的,一怒之下将张坤告上了县衙,县令接到报案后,将张坤关进了大牢。
这县令可不是个好官,是个大贪官,常常草菅人命,只要有钱,就能随意改判官司,冤屈了好多无辜的老百姓。
赵地主为了给儿子报仇,暗地给县令送了不少银子,想让县令把张坤判个死刑。县令看到银子后喜笑颜开,拍着胸脯保证这事没有问题,但是得从长计议。
县令对赵地主说道:“赵霸既然没有被打死,就没法治张坤的死罪,不行就判个流放,让张坤去边塞干苦力,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人去了就是活受罪,生不如死。”
赵地主想想这样也行,自己的儿子在活受罪,要是张坤死了算是便宜了他,那就流放边塞也让他活受罪去吧。赵地主觉得这样还不解气,于是求县令在审问张坤的时候,多让他受些皮肉之苦。
开堂问审这天,县令还没有问话,张坤一下子全都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这一下子让县令为了难,想不起来找什么理由打他一顿。
就在县令想坏主意时,张坤又说道:“我知道有个地方,那里埋着好多财宝,你想知道吗?”
县令本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主,非常心动,生怕堂上的其他人听到,急忙制止了张坤,自己走下堂来,把耳朵凑到张坤嘴边,说道:“你就告诉我一个人即可,如果真的有,我或许改判你流放到一个富裕的地方,在那里你就不用受罪啦。”
张坤一笑,说道:“好啊!”

县令又把耳朵往前凑了凑,这时只见张坤猛地一口咬在了县令的喉咙上,活生生咬断了县令的喉管。
血从县令的脖子喷射出来,县令也随之倒地,抽搐了几下后死掉了。
周围的人都惊呆了,张坤哈哈大笑,使劲撞向了身旁的柱子,撞得自己脑袋迸裂而亡。
流氓赵霸被打成了植物人,贪官县令直接被咬死,张坤一下子为民除了两害,大家从心里敬佩着张坤。
县令被张坤活活咬死,上边十分震惊,但由于凶手张坤已死,只好让他爹张峰抵罪,罚了张峰几千两银子后这件事才算过去。
因为这件事,张峰一下子重回解放前,没有了当地主时的风光。
儿子没有了,钱也没有了,从此张峰一蹶不振。
但是很快,一个消息让张峰振作起来,那就是李氏有了身孕。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李氏又为张峰生了一个儿子。
张峰高兴坏了,为这个儿子取名张顺,意味着以后的日子顺顺利利。虽然家败落了,但是张家的香火还在延续,只要有人在,失去的一切都还能再回来。
转眼间,张顺马上到周岁了,按照习俗,张峰张罗了一些东西,要让儿子抓周。
张顺周岁这日,张峰在家中摆满了东西,有三字经、毛笔、算盘、铜钱等,让张顺去抓,去选择。
张峰最希望儿子能够抓一本书,或者一支笔,这样就能预示着儿子会去做官,千万不要去经商,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就当张峰抱着儿子要去抓周时,这时在大门口出现一个道士,是来讨水喝的。
张峰很高兴,赶紧请道士进来,正好可以让道士给儿子算算运势。
张峰将儿子放在地上,让他爬过去抓周。
张顺在地上爬着,眼看他向铜钱爬去,看样子是对铜钱感兴趣。
这时,道士突然发觉张顺嘴角显现出了一丝诡异的笑,道士大惊,赶紧掐指一算,大喊了一声:“不好,快停下!”
这时,正在地上爬的张顺停了下来,转过头恶狠狠地对道士说道:“老道,我劝你少管闲事!”
张峰一听傻眼了,儿子才一岁,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这时道士急忙跑到张顺身边,抽出一张符贴在他的脑门上,张顺一下子安静了。
张峰急忙将儿子抢回来,大声的问道士:“我儿子怎么了,你想干什么?”
道士冷笑一声:“我是在救你,不然你的儿子就会变的呆痴。”
张峰不明白道士什么意思,只听道士继续说道:“你是如何发家致富的,我都已经知道了,是你说出你做的亏心事,还是让我给你挑明?”

张峰听后,低头不语。
过了好长时间,他才缓缓抬起头,说道:“是的,我确实愧对了一只狐狸。那一年,我外出做生意,赔得一塌糊涂,无奈只得回家。回家路上,在经过一片山林时,我看到一只狐狸被捕兽夹夹住了前腿,已经精疲力尽。我想置之不理继续赶路,谁知那狐狸竟然开口说话,说让我救救它,它修炼多年不容易,这才学会说人话,不想就这么死去,并且它说,如果救了它,它就送我一场富贵。听了狐狸的话,我怕它骗我,就让它先说出这场富贵在哪里。狐狸为了活命,只得说出了财宝的所在。我按照狐狸说的地方,果然找到了一箱子金子,这足够我无忧无虑花三辈子了。这时,我又想狐狸本性狡猾,况且这只狐狸已快要修炼成精,如果我放了它 ,它会不会反悔把我杀了?最后,我没有救出狐狸,而是把它杀了。我带着那箱金子回到了家,过起了富日子。这就是我的亏心事,愧对了一只狐狸。”
道士听后,长叹一口气说道:“就是这点亏心,让你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上一个儿子张坤就是这只被你打死的狐狸投胎转世的。从张坤刚开始乐善好施,后来的大手大脚,到最后一死让你破费数千两银子,都是想把你从他那里亏心得来的钱都花光,让你再次一无所有。”
张峰看了看儿子张顺,只见儿子脑袋上贴着符纸,一动也不动,于是心疼地问道:“那这事和我这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道士答道:“怎么没有关系,你现在的这个儿子仍然是那只狐狸转世的!因为他转世的张坤死后,一算还没有花尽你从他那里得来的钱,于是再次转世来向你讨债。今天就差一枚铜钱了,如果他去抓周抓到那个铜钱,把你欠他的最后一枚铜板得到手,他的心愿就了结了,灵魂就会脱壳而去,而留给你一个呆痴的儿子。”
张峰听后,原来是这样啊,自己不讲信用、见钱眼开害死狐狸,如今他来讨债,也是自己罪有应得啊。
这时,张峰拿起那枚抓周用的铜钱,将铜钱放在儿子的手里,然后轻轻地撕下贴在儿子头上的符纸,对附在儿子身体上的狐狸说道:“对不起,我把钱全都还给你了!你原谅我吧!”
此时,儿子睁开了眼,对着张峰一笑,很快,眼神暗淡下去,变得无神、呆滞。
道士说道:“狐狸的灵魂已经走了,他算是报了仇。至于你的儿子,或许会痴傻一生了。”
张峰紧紧抱住儿子,对道士说道:“我做的恶,我应当承受,大儿子没了,小儿子虽然呆痴,但至少是我的骨肉,我愿意接受惩罚,把儿子养大。”
道士仰天长叹,对张峰说道:“你好自为之吧,但愿你儿子会渐渐好起来。”
道士说罢,递给张峰几个丹药,交待完如何服用后,转身离去。
看着道士渐行渐远,张峰一手拿着丹药,一手抱着儿子,心里满是懊悔,为了一时的贪欲,违心害死了一只狐狸,却遭到了狐狸的报复,换来了这一辈子的苦果。但是话说过来,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回到从前,他会抵御住那么多财宝的诱惑吗?就算能抵御住金钱的诱惑,人世间诱惑那么多,难道都能抗住吗?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